旄頭下掃在旦暮,嗟此大議知誰當

陸游送范舍人還朝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陸游的《送范舍人還朝》

全文:
平生嗜酒不為味,聊欲醉中遺萬事。
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君如高光那可負,東都兒童作胡語。
常時念此氣生癭,況送公歸覲明主。
皇天震怒賊得長,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頭下掃在旦暮,嗟此大議知誰當?公歸上前勉書策,先取關中次河北。
堯舜尚不有百蠻,此賊何能穴中國。
黃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頭新。
因公並寄千萬意,早為神州清虜塵。

陸游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陸游旄頭下掃在旦暮,嗟此大議知誰當書法作品欣賞
旄頭下掃在旦暮,嗟此大議知誰當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頭下

(1).猶名下。 宋 蘇軾 《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今來前項人戶,從初徑於市易差出勾當人等頭下賒欠。”

(2). 遼 金 兩代諸王、外戚、大臣及諸部從征所俘掠的人戶,歸其各自奴役,稱“頭下”。亦指由此種人戶所建立的特置州縣。《遼史·地理志一》:“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賈之家,徵稅各歸頭下;唯酒稅課納 上京 鹽鐵司。”《元代白話碑集錄·1240年濟源十方大紫微宮聖旨碑》:“兼不以是何頭下官員人等,無得騷擾。” 蔡美彪 註:“‘頭下’或寫作‘投下’,但非蒙古語的譯音。 遼 金 兩代均有此制。”參閱《遼史·地理志一》。

旦暮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暫的時間

吾攻趙,旦暮且下。——《史記·魏公子列傳》

大議

(1).朝廷集議國家大事。《漢書·循吏傳·黃霸》:“守丞相長史,坐公卿大議廷中知 長信 少府 夏侯勝 非議詔書大不敬, 霸 阿從不舉劾,皆下廷尉,繫獄當死。” 顏師古 註:“大議,總會議也。”

(2).謂對國家大事的意見、建議。《漢書·酷吏傳·田延年》:“當發大議時,震動朝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始發大議,乞立宗子為後,以安宗廟。”

(3).朝廷的重大決策。《後漢書·董卓傳》:“ 卓 又抗言曰:‘昔 霍光 定策, 延年 案劒。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之。’” 宋 曾鞏 《韓琦制》:“及受末命,戡濟艱難,以己徇時,坐定大議。”

誰當

何人。當,語助詞。《後漢書·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麥青青大麥枯,誰當穫者婦與姑。’”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兵馬休戰爭,風塵尚蒼茫。誰當共攜手,賴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彎碕》詩:“永懷 少陵 詩:‘菱葉淨如拭’。誰當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為,為什麼。 唐 沉佺期 《擬古別離》詩:“奈何生別者,戚戚懷遠遊。遠遊誰當惜,所悲會難收。”

(2).安得,怎得。 唐 劉長卿 《酬李侍御登岳陽見寄》詩:“誰當北風至,為爾一開襟。” 唐 韋應物 《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詩:“對酒始依依,懷人還的的。誰當 曲水 行,相思尋舊跡。”

陸游名句,送范舍人還朝名句

詩詞推薦

旄頭下掃在旦暮,嗟此大議知誰當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