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牒

作者:李正民 朝代:宋代

訟牒原文

決遣慚非朱子元,紛紛訟牒擁輶軒。

自嗟虛忝皇華使,材拙將何廣上恩。

詩詞問答

問:訟牒的作者是誰?答:李正民
問:訟牒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訟牒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參考注釋

決遣

亦作“決遣”。審判發落。 晉 陸機 《晉平西將軍周處碑》:“ 處 轉 廣漢 太守。郡多滯訟,有經三十年而不決。 處 詳其枉直,一朝決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六日》:“ 西朶樓 下, 開封 尹彈壓,幕次羅列罪人滿前,時復決遣,以警愚民。”《宋史·刑法志一》:“貧不能自存者給飲食,病者給醫藥,輕繫者即時決遣,毋淹滯。” 清 曾國藩 《戶部員外郎彭君墓表》:“﹝ 彭永思 ﹞就逆旅操筆定讞,且判且詰,決遣如神。”

朱子

對 宋 朱熹 的尊稱。 明 饒信 《重刊<晦庵先生文集>序》:“ 宋 大儒續 孟 氏之絶,而 朱子 會其全。”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 朱子 表章 周子 、二 程子 、 張子 ,以為上接 孔 孟 之傳。” 范壽康 《<朱子及其哲學>序言》:“ 朱子 乃是 宋 代理學的集大成者。”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訟牒

訴狀。 宋 韓琦 《答孫植太博後園宴射》詩:“鈴索聲沉訟牒稀,優遊大司養疎拙。” 元 張養浩 《牧民忠告·弭訟》:“起訟有原,書訟牒者是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倪幼蓉》:“訟牒朝投,判牘夕下,署無留案,獄無滯囚。”

輶軒

(1).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 漢 揚雄 《答劉歆書》:“嘗聞先代輶軒之使,奏籍之書皆藏於 周 秦 之室。”《文選·左思<吳都賦>》:“輶軒蓼擾,彀騎煒煌。” 李周翰 註:“輶軒,輕車也。”《新唐書·陳子昂傳》:“則莫如擇仁可以恤孤、明可以振滯、剛不避彊御、智足以照姦者,然後以為使,故輶軒未動,而天下翹然待之矣。” 清 姚鼐 《萬年庵次劉石葊韻以呈補山》:“前輩輶軒過,風流憶宛然。” 柳亞子 《<盛湖竹枝詞>題辭》之十二:“乘風問俗周詳甚,應有輶軒異代求。”

(2).古代使臣的代稱。《文選·張協<七命>》:“語不傳於輶軒,地不被乎正朔。” 李善 注引《風俗通》:“ 秦 周 常以八月輶軒使採異代方言,藏之秘府。”《新唐書·高季輔傳》:“為政之道,期於易從,不恤其匱,而須其廉,正恐巡察歲出,輶軒繼軌,而侵漁不息也。” 章炳麟 《<新方言>序》:“ 錢曉徵 蓋志輶軒之官守者也,知古今方言不相遠,及其作《恆言録》,沾沾獨取史傳為徵,亡由知聲音文字之本柢。”

虛忝

謙詞。謂無其實而空受榮寵。《晉書·傅鹹傳》:“臣雖不能滅身以全禮教,義無靦然,虛忝隆寵。” 唐 張說 《奉和御製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猥承三事命,虛忝百僚師。”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唐朝士俸微》:“ 楊文公 在 真宗 朝為翰林學士,而雲‘虛忝 甘泉 之從臣,終作 若敖 之餒鬼’,蓋是時尚為鮮薄,非後來比也。”

皇華使

皇帝的使臣。 唐 王維 《送李判官赴江東》詩:“聞道皇華使,方隨皁蓋臣。” 唐 杜甫 《寄韋有夏郎中》詩:“萬里皇華使,為僚記腐儒。” 宋 范成大 《趙州石橋》詩:“不因再度皇華使,誰洗奚車塞馬塵?”參見“ 皇華 ”。

詩詞推薦

訟牒原文_訟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