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楓林釣艇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仇英楓林釣艇原文

楓落吳江候,煙篷破冷浮。

聊存竿線意,詎為釜鬵求。

山色早辭夏,波光宜是秋。

思蓴風味在,靜與目相謀。

詩詞問答

問:仇英楓林釣艇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仇英楓林釣艇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仇英楓林釣艇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七十六

2. 去聲

參考注釋

楓落吳江

《新唐書·文藝傳上·崔信明》:“ 信明 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 李百藥 ,議者不許。 揚州 録事參軍 鄭世翼 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 信明 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 吳江 冷”,願見其餘。’ 信明 欣然多出眾篇, 世翼 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後遂以“楓落吳江”借指詩文佳句。 宋 辛棄疾 《玉樓春》詞:“舊時‘楓落 吳江 ’句,今日錦囊無著處。”亦省作“ 楓落 ”。 宋 陸游 《秋興》詩:“才盡已無楓落句,身存又見雁來時。”

煙篷

亦作“煙篷”。1.指出沒煙波的船隻。 宋 范成大 《送陸務觀歸會稽》詩之一:“寳馬天街路,煙篷海浦心。”

(2).安在船尾燒飯處的船篷。《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浦 掮著行李,走到船尾上。船家……把他安在煙篷底下坐。”

(3).內河小火輪客艙上面的地方。只能躺著或盤腿而坐,票價較廉。《負曝閒談》第十七回:“老人家是省儉慣的,只趁煙篷。” 郭沫若 《水平線下·到宜興去》:“誰知走上船來一看,所謂煙篷是坐在船篷上幾乎連腰不能伸的一種坐位,頭上還頂著一道布篷。”

釜鬵

釜和鬵。皆古代炊具。《詩·檜風·匪風》:“誰能亨魚,溉之釜鬵。”《韓非子·備內》:“今夫水之勝火亦明矣,然而釜鬵閒之,水煎沸竭盡其上,而火得熾盛焚其下。” 宋 范仲淹 《閱古堂詩》:“虎豹卷韜略,鯨鯢投釜鬵。” 明 方孝孺 《石鏡精舍記》:“邑士 童君 伯禮 既以禮葬其父於舍南之 石鏡山 ,與三弟謀合貲產共釜鬵以食。”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館秋。” 宋 歐陽修 《朝中措·平山堂》詞:“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葉聖陶 《從西安到蘭州》:“一會兒出了隧道,又看見窗外的天光山色。”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後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盪湖波,波光艷綺羅。”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

思蓴

亦作“ 思蓴 ”。同“ 思鱸蒓 ”。 宋 陳與義 《次韻謝文驥主簿見寄兼示劉宣叔》:“能復幾寒暑,思蒓久未決。”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赴閩》:“幾載戎衣滿戰塵,雄心拚裹革,肯思蓴?”

風味

風格、特徵與趣味、味道

風味小吃

一台地方風味的文藝晚會

相謀

互相商量。《韓詩外傳》卷四:“有無相貸,飲食相召,嫁娶相謀,漁獵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親而相好。” 宋 葉適 《朝請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陳公墓志銘》:“ 踞 ( 吳踞 )、 安世 ( 項安世 )不相謀也,檢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 郭沫若 《今昔集·論古代文學》:“所以到了 秦 漢 時代,儘管南北分裂將近一千年,各不相謀的發展著,而那個時代的 中國 卻是做到了‘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地步。”

詩詞推薦

仇英楓林釣艇原文_仇英楓林釣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