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孫思明

作者:張達 朝代:元代

贈別孫思明原文

穴蟲辨陰曀,巢鳥驚早寒。

所以知微士,不為異患乾。

孫侯抱利器,射策來吳關。

楊葉已百中,錯節試一刊。

春風動歸興,慷慨懷悲酸。

稽首謝絳闕,掛冠趨考槃。

方舟晚相遇,意過平生歡。

倩論發幽賾,脫跳盤中丸。

視彼昧幾者,孰能識其端。

浮雲翳大壑,短水翻長瀾。

君歸適歡會,我往足憂艱。

岐路一分手,壯懷良已彈。

釣水步清淺,采山陟㠝岏。

斯游儻可遂,酌酒開芳顏。

詩詞問答

問:贈別孫思明的作者是誰?答:張達
問:贈別孫思明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張達的名句有哪些?答:張達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元音遺響卷九

參考注釋

陰曀

(1).雲翳。《淮南子·泰族訓》:“其且雨也,陰曀未集而魚已噞矣。” 鄭澤 《讀鈍庵紅薇感舊記作》詩:“金風吹素節,陰曀幔雲霄。”

(2).雲氣掩映日光,天氣陰晦。《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欲竢時於須臾兮,日陰曀其將暮。” 王逸 註:“陰曀,闇昧也。” 唐 無名氏 《東陽夜怪錄》:“翼日,到 渭南縣 ,方屬陰曀,不知時之早晚。” 明 張居正 《徐存齋七十壽序》:“第觀庚戌而上,暨於 嘉隆 ,君子小人之進退,士風民俗之清濁,朝廷邊鄙之休戚,如陰曀復開,沍寒復燠,誰為此者乎?” 胡樸安 《宿圖書館風雨狐鼠之聲徹夜不絕感而賦此》:“ 閩 海多瘴癘,陰曀我心憂。”

(3).比喻政治昏亂。《文選·班彪<北征賦>》:“夫何陰曀之不陽兮,嗟久失其平度。” 李善 註:“陰曀,喻昏亂也。”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時儻莽而陰曀兮,忽不識乎舊宇。”

(4).指昏亂的政治。 明 宋濂 《擬晉武帝武功頌》:“誕布陽和,以消陰曀。旋乾轉坤,六合一家。”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知微

猶知幾。《國語·晉語二》:“ 縶 敏且知禮,敬以知微。”《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應變知微,探賾賞要。”參見“ 知幾 ”。

不為

(1).不做;不乾。《詩·衛風·淇奧》:“善戲謔矣,不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銘始不實。”

(2).謂收成不好。《墨子·雜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歲不為。” 王念孫 《讀書雜誌·墨子六》:“‘歲不為’,猶《玉藻》言年不順成也。”《淮南子·本經訓》:“是故上下離心,氣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為。” 高誘 註:“不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夫璿玉致美,不為池隍之寶;桂椒信芳,而非園林之實。”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先破後承,始開終結,內分八股,股股相對,繩墨不為不嚴矣。”

(1).不因為。《荀子·天論》:“天行有常,不為 堯 存,不為 桀 亡。” 漢 東方朔 《答客難》:“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彥 《浣溪沙》詞:“不為蕭娘舊約寒,何因容易別 長安 。”

(2).不為了。《漢書·揚雄傳下》:“蓋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 顏師古 註:“言憂百姓也。”

利器

(1) 鋒利的兵器

鐵須礪以成利器。——《書·說命上》孔傳

(2) 有效的工具

(3) 比喻傑出的才能

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傳》

射策

(1). 漢 * 試取士方法之一。《漢書·蕭望之傳》:“ 望之 以射策甲科為郎。” 顏師古 註:“射策者,謂為難問疑義書之於策,量其大小署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顯。有欲射者,隨其所取得而釋之,以知優劣。射之言投射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説也。言中理準,譬射侯中的。二名雖殊,即議之別體也……對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南史·儒林傳序》:“及 漢武帝 時,開設學校,立《五經》博士,置弟子員,射策設科,勸以官祿,傳業者故益眾矣。” 宋 蘇軾 《策略第一》:“自 漢 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

(2).泛指應試。 唐 皮日休 《三羞》詩序:“丙戌歲, 日休 射策不上,東退於 肥陵 。”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射策 長安城 ,驄馬黃金絡。”

吳關

(1). 吳 地的關隘。指 春秋 吳國 之地。 唐 李白 《西施》詩:“ 勾踐 徵絶艷,揚蛾入 吳 關。”

(2). 吳 地的關隘。指 三國 吳 之故地。 唐 李白 《永王東巡歌》之六:“ 丹陽 北固 是 吳 關,畫出樓臺雲水間。”

百中

猶言百發百中。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楊葉之大,加百中焉,可謂善射矣。” 唐 杜甫 《見王監兵馬使說近山有白黑二鷹》詩之一:“一生自獵知無敵,百中爭能恥下鞲。” 唐 元稹 《觀兵部馬射賦》:“引滿雷碎,騰凌飈疾,皆窮百中之妙,盡由一札而出。”

錯節

指木中交錯連結之處。常用以喻艱難繁雜之事。《後漢書·虞詡傳》:“不遇槃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宋 司馬光 《清風台》詩:“水鑑秋毫盡,霜鋒錯節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器成錯節,聖啟殷憂。”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歸興

歸思;回鄉的興致。 唐 杜甫 《官定後戲贈》詩:“故山歸興盡,回首向風飈。”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王魁傳》:“之子動歸興,輕袂飄如蓬。” 宋 郭祥正 《金山行》:“白雲南來入我望,又起歸興隨征鴻。”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悲酸

悲痛辛酸。 晉 王羲之 《雜帖》:“無由敘哀,悲酸!”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當時謡詠有云:‘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 元 黃溍 《效古詩》:“讀書莫弔古,弔古多悲酸。” 蕭紅 《生死場》十三:“一陣強烈的悲酸掠過低垂的人頭,蒼蒼然藍天欲墜了!”

稽首

(1)

(2)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周禮·春官·大祝》。賈公彥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頭至地多時,則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頓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國語·晉語》

孟明稽首曰。——《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於是關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國演義》

(3) 出家人所行的常禮,一般在見面時用

神仙見 西門慶,長揖稽首就坐。——《 * 》

絳闕

宮殿寺觀前的朱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 晉 陸機 《五等論》:“鉦鼙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詩:“相逢絳闕下,應道軒車遲。” 宋 蘇軾 《水龍吟》詞:“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女﹞迎謂 許 曰:‘來從絳闕,暫寄紅塵,三生夙契,今當與君償之。’”

掛冠

辭官

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於遼東。——《後漢書·逢萌傳》

考槃

亦作“ 考盤 ”。亦作“ 考磐 ”。成德樂道。《詩·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 毛 傳:“考,成;槃,樂。” 陳奐 傳疏:“成樂者,謂成德樂道也。”《漢書·敘傳下》:“ 竇後 違意,考盤於 代 。”《考槃序》則言此詩為刺 莊公 “不能繼先公之業,使賢者退而窮處”,故後即以喻隱居。 晉 陸雲 《逸民賦》:“鄙 終南 之辱節兮,韙 伯陽 之考槃。”《晉書·隱逸傳·張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參 《太一石鱉崖口潭舊廬招王學士》詩:“此地可遺老,勸君來考槃。” 宋 蘇轍 《次韻秦觀見寄》:“考槃溪山間,自獻恥乾謁。” 清 姚鼐 《獲嘉渡河》詩:“想見幽人尚考盤,安得同歸脫鞿絆。”一說,“考,扣也;槃,器名。葢扣之以節歌,如鼓盆拊缶之為樂也。”見 宋 朱熹 《詩集傳》引 陳氏 說。近人亦或從之,以為是奴隸出亡反抗之辭。見 高亨 《詩經今注》及 鮑昌 《釋考槃》。

方舟

兩船相併。《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 成玄英 疏:“兩舟相併曰方舟。” 漢 班固 《西都賦》:“方舟並騖,俛仰極樂。”《梁書·武帝紀上》:“ 鄖城 、 竟陵 間粟,方舟而下; 江陵 、 湘中 之兵,連旗繼至。” 唐 陳希烈 《奉和聖制三月三日》:“錦纜方舟渡,瓊筵太樂張。”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汰侈》:“ 江 南風俗,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並進,以急趍疾進者為勝。” 清 方文 《留別宋子建徐闇公》詩:“春雨方舟海上來,簫聲長近 鳳凰臺 。”

相遇

遇見,遇到

這些候選人在許多講壇上相遇進行辯論

平生歡

素來交好。語出《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上使 泄公 持節問之箯輿前。﹝ 張耳 ﹞仰視曰:‘ 泄公 邪!’ 泄公 勞苦如生平驩,與語,問 張王 果有計謀不。”《漢書·張耳陳餘傳》作“平生歡”。 宋 張淏 《雲谷雜記·侍郎徐公帖》:“﹝ 徐公 ﹞不妄交於人,一日,忽過予,一見之,如平生歡。” 明 張岱 《陶庵夢憶·姚簡叔畫》:“ 簡叔 無半面交,訪余,一見如平生歡,遂榻余寓。”

幽賾

幽深精微。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妙詩申篤好,清義貫幽賾。”《周書·儒林傳贊》:“至於天官、律歷、陰陽、緯候,流略所載,釋老之典,靡不博綜,窮其幽賾。” 宋 王讜 《唐語林·文學》:“及與言論,分條析理,出沒幽賾。”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大壑

(1) 大海

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莊子·天地》

(2) 亦說“巨壑”

歡會

(1).歡樂的聚會。 三國 魏 曹植 《閨情》詩:“歡會難再逢,芝蘭不重榮。” 唐 白居易 《除夕寄弟妹》詩:“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寧調元 《次韻答哲夫》:“歡會縱多客易散,舊遊回憶更堪傷。”

(2).特指男女相會尋歡。《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這 吳氏 正待與知觀歡會,吃那一驚也不小,同丫鬟兩個抖擻了一團。”

懽會:愉快地聚會。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一女曰:‘前宵一夢大惡,今猶汗悸。’下座者搖手曰:‘莫道莫道!今宵姊妹懽會,言之嚇人不快。’”

憂艱

居父母之喪。 宋 蘇舜欽 《和韓三謁歐陽九之作》:“予方居憂艱,胸懷積瘡刺。” 宋 曾鞏 《學舍記》:“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所以遘禍而憂艱也。”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分手

(1) 道別

(2) 分別,分開

就此分手

(3) 常指情人各奔東西

壯懷

豪壯的胸懷。 唐 韓愈 《送石處士赴河陽幕》詩:“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 宋 辛棄疾 《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 明 張煌言 《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 清 龔自珍 《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

良已

痊癒。《史記·孝武本紀》:“﹝ 武帝 ﹞遂幸 甘泉 ,病良已。”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良已,善已,謂愈也。” 宋 陸游 《夏秋之交久旱得雨喜作》詩:“臥聽病良已,行吟愁欲無。”

釣水

指釣魚。 明 劉基 《項伯高詩序》:“ 項君 雖不用於世,而得以放意林泉,耕田釣水,無所維係。”

清淺

(1).謂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苹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王安石 《蒲葉》詩:“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 田漢 《江漢漁歌》第五場:“ 大別山 頭掛夕陽, 月湖 清淺翻鴛鴦。”

(2).淺顯;不深奧。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詩,其源出於 張華 。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徵引》:“ 元 白 自清淺, 劉 陸 但恣肆。”

(3).指銀河。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 織女 機。” 王琦 註:“《古詩》:‘河漢清且淺。’” 唐 孟郊 《古意》詩:“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采山

(1).開採礦產。 晉 左思 《吳都賦》:“煮海為鹽,採山鑄錢。”《史記·吳王濞列傳》 唐 司馬貞 索隱述贊:“富因採山,釁成提局。”

(2).上山打柴。 宋 梅堯臣 《田家·四時》詩:“採山持野斧,射鳥入煙林。”

芳顏

美稱他人之容顏。 晉 陶潛 《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詩:“清歌散新聲,緑酒開芳顏。” 宋 柳永 《小鎮西》詞:“意中有箇人,芳顏二八天然俏。” 清 劉大櫆 《祭張閒中文》:“既讜論之不聞,亦芳顏之莫覷。”

詩詞推薦

  • 答元奉禮同宿見贈

    白居易唐代〕相逢俱嘆不閒身,直日常多齋日頻。曉鼓一聲分散去,明朝風景屬何人?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居道林寺書懷

    齊己唐代〕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晝昏。誰來看山寺,自要掃松門。是事皆能諱,唯詩未懶言。傳聞好時世,亦欲背啼猿。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夏中即事

    俞桂宋代〕重梅過了猶慳雨,幸有南薰在以槐。燕子亦於貧者薄,今年全不見飛來。
  • 春到村居好四絕

    鄭剛中宋代〕春至村居好,枯腸飽可圖。筍尖將露角,麥秀欲生須。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梅花 其三

    王冕元代〕不同楊柳爭妍,冷笑托根泉石。歲寒寄語高人,可問調羹訊息?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遂初堂書志

    乾隆清代〕堂名早額諸,擬備倦勤居。又值春當首,可能期副予。窗明曦影曣,鼎㶿篆煙舒。乾惕仍茲勉,天恩待遂初。
  • 得省榜,見羅仲謀曾無逸策名,夜歸喜甚,通

    楊萬里宋代〕淡墨高垂兩客名,夜歸到膮腄難成。卻緣二喜添三喜,聽得黃鸝第一聲。
  • 春晚即事

    張守宋代〕風條日萼半披殘,不用登臨意惘然。宿麥吐芒風卷浪,垂楊吹絮暖生煙。送春鶯友分明語,並水鳧雛取次眠。觸眼
  • 大行皇帝輓歌辭五首·其五

    沈遘宋代〕西望陵台遠,陰陰白日昏。孤臣欲從死,累世未酬恩。身隔千官列,心隨萬國奔。維臨滄海上,泣血就湔痕。
  • 贈蓼庵上人

    顧禧宋代〕曲徑通禪室,藜床獨著書。玄心棲物外,高論接皇初。雨過苔痕淡,窗虛梅影疏。年年愁作客,為爾一停車。
  • 緣識

    宋太宗宋代〕天門地戶秘機深,誰測玄微妙理心。唯有丹田身外境,清虛恬澹影森森。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丁謂宋代〕莊籟知天理,虞韶見帝心。輕清楊柳曲,和樂鳳凰音。翼展編筠密,中虛鏤玉深。吳門休鼓腹,仙侶好追尋。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清知客

    釋慧空宋代〕從生至老只這漢,歷歷孤明沒形段。雖無形段卻淆訛,要是紅爐千萬煅。如今何處是紅爐,兩浙江南試行看。空生
  • 酹江月

    姬翼元代〕功名富貴,似無繩縛盡、英雄豪傑。古往今來同影戲,頃刻存亡興滅。羅綺妻孥,畫堂金玉,招感人窺竊。繁華妝
  •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

    歐陽修宋代〕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
  • 朱亭伯改轉見過一首

    蘇籀宋代〕三就可憐繁馬頸,一鳴須信絕雞群。縶維才駿殊旌別,籍甚名聲奈耳聞。浩渺池庭輩鴻鷺,勝軒館殿擢蘭芸。相容
  • 書第二考

    劉克莊宋代〕遙領叢祠又一年,何功月請水衡錢。江南塞北雖無分,林下山間尚有緣。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苦篁調嘯引

    李賀唐代〕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采竹二十四。伶倫采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暮秋遣興

    陸游宋代〕改盡朱顏白盡頭,杜門亦復弊貂裘。斷鴻影外玉關月,病驥嘶中青海秋。孤坐向空書咄咄,閒吟隨處送悠悠。如虹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 贈鄉人周從龍談命

    劉過宋代〕廬陵儒萬人,頗亦出青紫。老子三不歸,未省鄉里士。暮年罕交遊,僅識子周子。風流屬當行,豈止談天爾。夜從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
贈別孫思明原文_贈別孫思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