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大學士傅恆舟渡蜀江賦詩呈覽用其韻答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若濟常殷擬巨川,平羌今復率師前。

行旌冬發真勤瘁,露布春傳此佇延。

遙度應臨滴博壘,底教稍遲蜀江船。

數千里外寧暌隔,心在丹楓玉馬邊。

詩詞問答

問:《經略大學士傅恆舟渡蜀江賦詩呈覽用其韻答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七

2. 去聲

參考注釋

巨川

大河。《書·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唐 韓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宿有題》詩:“大廈棟方隆,巨川檝行剡。” 宋 曾鞏 《侍中制》:“ 舜 用 皋陶 ,若股肱之承元首; 商 咨 傅説 ,如舟楫之濟巨川。”後亦用為比喻大事業的語典。 唐 胡曾 《賀高相公除荊南啟》:“仰將軍之大樹,敢議營巢;窺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

行旌

(1).舊指官員出行時的旗幟。亦泛指出行時的儀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香港餞別》詩:“未挈琵琶揮別調,聊將詩句壯行旌。” 周詠 《去國吟》:“落紅片片迷征程,萋萋芳草映行旌。” 魯迅 《三閒集·太平歌訣》:“恭喜的英雄,你前去罷,被遺棄了的現實的現代,在後面恭送你的行旌。”

(2).藉以敬稱出行的官員。《英烈傳》第十九回:“ 宋濂 對 孫炎 道:‘請問行旌從何而來?高姓大名?不知來尋在下,有何見教?’”《蕩寇志》第一二三回:“舍下離此不遠,願請行旌小住一日,未知可否。”

勤瘁

辛苦勞累。 三國 魏 鍾會 《檄蜀文》:“比年已來,曾無寧歲。征夫勤瘁,難以當子來之民,此皆諸賢所共親見。” 宋 蘇舜欽 《杜公讓官表》:“雖極勤瘁,無補涓毫。” 宋 曾鞏 《福州謝到任表》:“敢不誓殫勤瘁,匪懈夙宵。”

露布

(1).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東觀漢記·李雲傳》:“ 白馬 令 李雲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 ( 袁術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於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於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

(2).軍旅文書。(1)征討的檄文。《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 帝 時,大司農 弘農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後 馬超 反, 超 劫 洪 ( 賈洪 ),將詣 華陰 ,使作露布。 洪 不獲已,為作之。司徒 鍾繇 在東,識其文曰:‘此 賈洪 作也。’”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露布》:“自 賈洪 作此討 曹操 後,遂專用於軍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 桓溫 )北征, 袁虎 ( 袁宏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露布降封豕,琱戈掃孽鯨。”(2)告捷文書。《周書·呂思禮傳》:“ 沙苑 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捷書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須達帝京。”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瘴海珠江馳露布,金戈鐵馬逐天驕。”

(3).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誘胡眾。”《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 龐勛 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貼出了通緝‘現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蘭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還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遙度

猶遠渡。 宋 周邦彥 《西河·金陵》詞:“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謂在遠處規劃或推測。《宋史·岳飛傳》:“帝賜札曰:‘設施之方,一以委卿,朕不遙度。’” 明 張居正 《答兩廣殷石汀書》:“萬里之外,事難遙度,用兵之機,忌從中制。惟公熟計而審圖之。”

蜀江

蜀郡 境內的江河。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之一:“山桃紅花滿上頭, 蜀 江春水拍山流。” 宋 黃庭堅 《定風波》詞:“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 鬼門關 外 蜀 江前。” 清 唐甄 《潛書·利才》:“天下之險,莫如 蜀 江,莫如滄海。”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外寧

境外安寧。《左傳·成公十六年》:“唯聖人能外內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新唐書·狄仁傑傳》:“且王者外寧,容有內危。陛下姑敕邊兵謹守備,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

暌隔

分離;乖隔。《北史·邵護傳》:“ 護 與母暌隔多年,一朝聚集,凡所資奉,窮極華盛。”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太原意娘》:“自亂離暌隔,不復相聞。” 清 方苞 《汪孺人六十壽序》:“《杕杜》之三章曰:‘王事靡盬,憂我父母。’男女暌隔,不自言其傷,而獨以憂其舅姑為大慼。”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協和 自暌隔後,僅來一書。”

丹楓

經霜泛紅的楓葉。 唐 李商隱 《訪秋》詩:“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宋 陸游 《秋晚雜興》詩:“漠漠漁村煙雨中,參差蒼檜映丹楓。” 清 吳梅村 《九峰詩·橫雲山》:“赤壁豈經新戰伐,丹楓須記舊遊蹤。” 阿英 《流離》四:“丹楓點綴各處,有如繪畫。”

玉馬

(1).玉雕的馬。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譬猶 干將 不可以縫線,巨象不可使捕鼠,金舟不能凌 陽侯 之波,玉馬不任騁千里之跡也。” 北齊 樊遜 《求才審官對》:“臣聞雕獸畫龍,徒有風雲之勢;金舟玉馬,終無水陸之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濟陽消夏錄二》:“﹝ 高榮祉 ﹞有一舊玉馬,質理不甚白潔。”

(2).美馬。 三國 魏 曹植 《大魏篇》:“玉馬充乘輿,芝蓋樹九華。” 南唐 成彥雄 《柳枝辭》之一:“輕籠小徑近誰家,玉馬追風翠影斜。” 宋 劉克莊 《菩薩蠻·戲林推》詞:“玉鞭鞭玉馬,戲走章臺下。”

(3).喻賢臣。《論語比考讖》:“ 殷 惑女 妲己 ,玉馬走。” 宋均 註:“女 妲己 有美色。玉馬,喻賢臣;奔,去也。”《文選·任昉<百辟勸進今上箋>》:“是以玉馬駿奔,表 微子 之去;金版出地,告 龍逄 之怨。” 張銑 註:“玉馬,喻賢人也。以喻 東昏 無道,賢人歸於 高祖 矣。” 清 唐孫華 《讀<顧亭林集>二十四韻》:“玉馬新朝去,銅駝故國憐。”

(4).古代屋檐頭懸掛的玉片,能於風中撞擊發聲,用以驚鳥雀。又稱玉馬兒。 元 白樸 《梧桐雨》第四折:“驚我的又不是樓頭過雁,砌下寒蛩,簷前玉馬,架上金雞。” 元 白樸 《梧桐雨》第四折:“吉丁當玉馬兒向檐間鬧。” 元 劉庭信 《一枝花·秋景怨別》套曲:“畫簷間玎玎璫璫追魂的玉馬,戍樓上點點滴滴索命銅壺。”

(5).樂器上馬子的美稱。《群音類選·醉花陰·佳遇》:“十指纖纖似藉芽,撥銀箏。那玉馬,不由我心兒里愛他。”

(6).玉質的籌碼。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雅游》:“蒲桃架下,戲擲金錢;芍藥欄邊,閒拋玉馬。”

(7).比喻奔涌的水浪。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崇明顧彥昇洲上居》套曲:“潮生玉馬來,沙涌金鰲動。水天涵上下,浦漵控西東。”

詩詞推薦

經略大學士傅恆舟渡蜀江賦詩呈覽用其韻答之原文_經略大學士傅恆舟渡蜀江賦詩呈覽用其韻答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