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原文
蠻花簟冷春氣分,午醉醒尋野寺門。
黃落遠林供倚杖,卻疑殘照是朝暾。
詩詞問答
問: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鄰寺遣興三絕句·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元韻
參考注釋
蠻花
蠻地的花。 唐 李商隱 《和孫朴韋蟾孔雀詠》:“瘴氣籠飛遠,蠻花向坐低。” 宋 王安石 《溯栰》詩:“野果寒林寂,蠻花午簟溫。” 明 徐渭 《扶桑花》詩之一:“憶別 湯江 五十霜,蠻花長憶爛扶桑。” 清 唐孫華 《戲為友人代憶》詩之二:“蛋戶驚妝靨,蠻花照淚痕。”
氣分
(1).舊謂人和物所受元氣的分限。《孔子家語·執轡》:“ 子夏 問於 孔子 曰:‘ 商 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蟲,各有奇耦,氣分不同。’” 三國 魏 嵇康 《明膽論》:“尋所受之終始,推氣分之所由。”
(2).引申為氣息;氣質。 宋 蘇軾 《法雲寺禮拜石記》:“聞我佛修道時,芻泥巢頂,霑佛氣分,後皆受報。” 茅盾 《虹》一:“如果從後影看起來,她是溫柔的化身;但是眉目間挾著英爽的氣分,而常常緊閉的一張小口也顯示了她的堅毅的品性。”
(3).身分,體面。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小梅香伏侍得勤,老夫人拘繫得緊,只怕俺女孩兒折了氣分。” 元 戴善夫 《風光好》第三折:“我和你兩情調兩意肯。這諧合有氣分。”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一折:“這衣服和銀子,也則是一時間周急,添你氣分。”
同“ 氣氛 ”。 葉聖陶 《雙影》:“這種幽鬱氣分也可以清楚地辨出。”參見“ 氣氛 ”。
野寺
野外廟宇。 唐 韋應物 《酬令狐司錄善福精舍見贈》詩:“野寺望山雪,空齋對竹牀。” 宋 蘇軾 《游杭州山》詩:“山平村塢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張錫祚 《謁韋刺史祠》詩:“道心棲野寺,詩思冷秋塘。”
黃落
(1).謂草木枯萎凋零。《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黃落,乃伐薪為炭。” 漢武帝 《秋風辭》:“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鴈南歸。” 唐 李商隱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之一:“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2).指枯草落葉。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海無隱飈,山有黃落。”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林飛黃落,山積白雪。” 宋 戴復古 《山中即目》詩之一:“岩路穿黃落,人家隱翠微。”
倚杖
(1).依賴。 晉 乾寶 《晉紀總論》:“倚杖虛曠,依阿無心者,皆名重海內。”《晉書·趙胤傳》:“ 南頓王 宗 反, 胤 殺 宗 ,於是 王導 、 庾亮 並倚杖之。” 清 薛福成 《書益陽胡文忠公與遼陽官文恭公交歡事》:“今用事者,胸無成見,依人而行,況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隸旗籍,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請。”
(2).拄著手杖。 南朝 宋 鮑照 《代東武吟》:“腰鐮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維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唐 杜甫 《春歸》詩:“倚杖看孤石,傾壺就淺沙。”
殘照
落日的光輝;夕照
朝暾
初升的太陽。亦指早晨的陽光。《隋書·音樂志下》:“ 扶木 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 唐 孟郊 《抒情因上郎中二十二叔監察十五叔兼呈李益端公柳縝評事》詩:“明明三飛鸞,照物如朝暾。” 明 劉基 《為杭州鄭善止題<蓬萊山圖>》詩:“ 鐘山 燭龍在其北,兩眼燁煜如朝暾。”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每見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郭沫若 《晨興》詩:“月光一樣的朝暾,照透了這蓊鬱著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