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行

作者:佚名 朝代:兩漢

東門行原文

出東門,不顧歸。
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

詩詞問答

問:東門行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東門行寫於哪個朝代?答:兩漢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佚名東門行書法欣賞

佚名東門行書法作品欣賞
東門行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剛才出東門的時候,就不想著再回來了。
回到家進門惆悵悲愁。
米罐里沒有多少糧食,回過頭看衣架上沒有衣服。
拔劍出東門,孩子的母親牽著衣服哭泣說:
“別人家只希望富貴,我情願和你吃粥。
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現在這樣做不對!”
丈夫說:“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見白髮脫落了,這種苦日子誰知還能夠活幾天?”

注釋
東門行:樂府古辭,載於《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中。東門:主人公所居之處的東城門。
顧:念。不顧歸,決然前往,不考慮歸來不歸來的問題。不歸:一作“不願歸”。
來入門:去而復返,迴轉家門。
悵:惆悵失意。
盎(àng):大腹小口的陶器。
還視:回頭看。架:衣架。
“拔劍”句:主人公看到家中無衣無食,拔劍再去東門。
兒母:孩子的母親,主人公的妻子。
他家:別人家。
哺糜(bǔmí):吃粥。
用:為了。倉浪天:即蒼天、青天。倉浪,青色。
黃口兒:指幼兒。
⒀今非:現在的這種冒險行為不對頭。
⒁咄(duō):拒絕妻子的勸告而發出的呵叱聲。
⒂行:走啦!
⒃吾去為遲:我已經去晚啦!
⒄下:脫落。這句說:我頭上常脫落白髮,這苦日子難以久挨下去。

詩文賞析

《東門行》描繪了一幅悽慘又壯麗的畫面。主人公走出家門,不想回家,可是妻子兒女又難以割捨。一進屋門,家徒四壁,生活無望,又拔劍出門,妻子生怕出事,一邊哭泣一邊勸阻,但主人公仍感到無路可走,終於揮衣而去。

詩的前半寫主人公要去“為非”的原因,用了六句。前二句寫他下了決心走出東門,詩中卻說“出東門,不顧歸”。“不顧歸”,是說原本下了決心,不打算來歸,但又不得不歸,因為心中畢竟有所顧念。所顧念的自然是妻子兒女。可以想像:主人公在東門外踟躕、扼腕,過了好一會,終於又腳步沉重地走回家來。然而,家中的景況,對於他來說,不啻當頭棒喝,打消他的任何幻想。所以接下的兩句說,“來入門,悵欲悲”。現在他清醒地意識到:除了那一條路,別無他路可尋。心中悲酸,都繫於一個“悵”字,這並非平常的悵然之嘆,而是一種絕望之感。擺在他面前的,是殘酷的現實:“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無衣無食,這比出去乾那樁事更可怕。要么凍餒待斃,要么拚作一腔熱血,同命運作最後的決鬥。如取後者,尚存萬一生的希望,頂多犧牲個人,卻可能救活可憐的一家老小,若取前者,全家人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明擺著的事。這一段,通過主人公複雜心理活動的描敘,把主人公推向矛盾的頂點。詩中入情入理地寫出此君之所以走上這樣一條可怕的道路,乃是為貧窮所逼。詩的主題建立在這樣一個現實基礎之上,就不致使人產生 * 上的厭惡之感。這便是此詩的不可動搖的美學價值。

這六句在煉意上頗有獨到之處。一個本來安分的人怎樣走上那條危險之路,這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而詩人則緊緊抓住主人公幾度徘徊,歸而復出這一心理和行為的激烈矛盾,就寫出其中的必然性。又如“盎中”以下兩句。盎中無米,架上無衣,都是主人公眼見的事,可是,詩人卻將“視”字屬下句。這樣,在表現效果上就大不同。盎中無米,架上無衣,是悲感之所由發,也就是主人公之所以不得不去冒險的根本原因。這是全詩的關鍵所在。如說“視盎中無斗米儲”,就將本句與上句隔斷,從而使語勢陡然轉折,上句的“悲”字就失卻那種震撼心靈的力量。像詩中這樣將“視”下屬且加“還”字,就更加重了上句的意義:吃沒吃,穿沒穿,還有什麼活路呢?因而具有征服讀者的不可辯駁的力量。

後半,“拔劍東門去”承上句而來,是主人公由猶豫、反覆到下定最後的決心。主人公要出去做事,不一定非要作出一副劍拔弩張的架勢。但詩中這樣處理,卻異常真實地表現出主人公決絕而無反顧。以下妻子牽衣哭勸一段文字,是對主人公這不顧一切的行動的戲劇性烘托。妻子說,別人富貴我不羨慕,我甘願和你喝稀飯。這是自欺欺人的話。家中灶下連一粒米都沒有了。大約她也覺出自己的話沒有說服力,就又說:你看在老天爺的分上吧。這話當然也不會生出什麼效果。主人公早就不信老天爺了。她又讓他為兒女著想,而他正是為了兒女才這樣做的啊。妻子想到的是另一層:一旦事敗,觸犯“王法”,不但救不了一家老小,而且還會將他們投入更深的深淵。這句話對前面主人公的極度矛盾的心理作了註腳;同時前後照應,加深了此詩悲劇的內涵。主人公的行為不免飲鴆止渴,又勢在不得不飲。最後妻子無可奈何地說,“今時清,不可為非。”(余冠英認為“今非”中似有脫文,應作“今時清,不可為非”)主人公這樣回答他的妻子:“咄!行!我去為遲!”兩個單字句,一個四字句,短促有力,聲情畢肖地表現了主人公的決難迴轉,他是就要去拚命了。“咄”在這裡是急叱之聲,吆喝他的妻子走開,不要攔阻他。他說現在去已經為時太晚,並非指這次行動,而是說先前對自己的可悲處境尚不覺悟,對這世道尚缺少清醒的認識。“白髮”一句,可能是漢代的俗語,意思大概如今天說的“誰知還能活幾天”。表明主人公把這罪惡的人生看穿了,而不是說人的年齡。

這篇詩歌雖然採取了雜言形式,但是由於用字簡練,句子長短相濟,讀來有頓挫流離之感。

樂府中有兩篇《東門行》歌辭,這裡用的是本辭。另一篇為晉樂所奏,共四節,較本辭有所增衍。其中最顯眼的是“今時清廉,難犯教言”之類的句子。這是站在封建統治者的立場,對 * 現實加以粉飾。儘管作了這樣的改動,基本思想內容還是不能改變,最後只好予以排斥。這篇民歌的遭遇,見諸《古今樂錄》所引王僧虔《技錄》的記載:“《東門行》歌古‘東門’一篇,今不歌。”

標籤:敘事

詩詞推薦

  • 重遊何氏五首

    杜甫唐代〕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倒衣還命駕,高枕乃吾廬。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山雨
  • 鄭伯克段於鄢

    左丘明先秦〕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
  • 可嘆

    杜甫唐代〕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丈夫
  • 罷相作

    李适之唐代〕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東都賦

    班固兩漢〕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
  • 焚書坑

    章碣唐代〕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李白唐代〕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萬里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懷余對酒夜霜
  • 輕薄篇

    張華魏晉〕末世多輕薄,驕代好浮華。志意既放逸,貲財亦豐奢。被服極纖麗,餚膳盡柔嘉。僮僕余粱肉,婢妾蹈綾羅。文軒
  • 名都篇

    曹植魏晉〕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攬弓
  • 宿紫閣山北村

    白居易唐代〕晨游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余喜,為余開一尊。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奪我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唐代〕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閒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魯連台

    屈大均清代〕一笑無秦帝,飄然向海東。誰能排大難?不屑計奇功。古戍三秋雁,高台萬木風。從來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無家別

    杜甫唐代〕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里百餘家,世亂各東西。存者無訊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人行
  • 長恨歌

    白居易唐代〕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
  • 題袁氏別業

    賀知章唐代〕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魯靈光殿賦

    王延壽兩漢〕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餘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漢中微,
  • 孟冬篇

    曹植魏晉〕孟冬十月。陰氣厲清。武官誡田。講旅統兵。元龜襲吉。元光著明。蚩尤蹕路。風弭雨停。乘輿啟行。鸞鳴幽軋。
  • 雪夜小飲贈夢得

    白居易唐代〕同為懶慢園林客,共對蕭條雨雪天。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
  • 鴇羽

    佚名先秦〕肅肅鴇羽,集於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盬
  •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杜甫唐代〕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如羿射九日落,嬌如群帝驂龍翔。來如
東門行原文_東門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