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雍和宮瞻禮疊乙卯韻原文
六旬歸政告天初,適百常懷半九書。
誰識帡幪恩錫昊,竟符精一訓傳予。
戶封刑措曾何有,正已安民慚尚餘。
邸地仰瞻憶髫歲,流光望九電如諸。
詩詞問答
問:新正雍和宮瞻禮疊乙卯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新正雍和宮瞻禮疊乙卯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新正雍和宮瞻禮疊乙卯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餘集卷二
參考注釋
歸政
(1).交還政權。《漢書·宣帝紀》:“大將軍 光 稽首歸政,上謙讓委任焉。”《宋書·徐羨之傳》:“ 元嘉 二年, 羨之 與左光祿大夫 傅亮 上表歸政。”
(2).指將政權移交他人。《清史稿·禮志三》:“ 乾隆 六年,親祭 傳心殿 ,六十年歸政,再行之。”
告天
(1).祭告天帝。《東觀漢記·安帝紀》:“遣司徒等分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後漢書·光武帝紀上》:“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 李賢 註:“天高不可達,故燔柴以祭之,庶高煙上通也。”
(2).呼天訴冤。《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庶女告天,振風襲於 齊 臺。” 李善 註:“《淮南子》曰:‘庶女告天,雷電下擊, 景公 臺隕,海水大出。’ 許慎 曰:‘庶女, 齊 之少寡,無子,養姑。姑無男有女,女利母財而殺母,以誣告寡婦,婦不能自解,故寃告天。’”
(3).“ 告天子 ”的省稱。《三才圖會·告天子》:“告天,褐色,似鶉而小,海上叢草中多有之,黎明時遇天晴霽,則且飛且鳴,直上雲端,其聲連綿不已,一雲叫天子。”參見“ 告天子 ”。
百常
一千六百尺。八尺為尋,倍尋為常。言極高。亦借指極高的樓台。《文選·張衡<西京賦>》:“通天訬以竦峙,徑百常而莖擢。” 薛綜 註:“倍尋曰常。”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千門始搆,百常洞啟。” 宋 林逋 《和才上人春日見寄》:“瑤華伸玩情何極,高絶猶如登百常。”
帡幪
1.本指帳幕。後亦引申為覆蓋。
2.庇蔭,庇護。
恩錫
猶恩賜。錫,通“ 賜 ”。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賚益州天門冬啟》:“一蒙恩錫,竊幸往代。”《周書·寇儁傳》:“﹝ 世宗 ﹞數加恩錫,思與相見。”
精一
精粹而齊心
士卒精一
訓傳
對詞語、文句的解說。《書序》:“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於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經籍,採摭羣言,以立訓傳。” 孔穎達 疏:“帝令註解,故云承詔為五十九篇作傳。以注者多言曰傳,傳者,傳通故也。” 宋 呂陶 《長樂馮先生墓志銘》:“退而講學誨人,每正席橫經,演明大旨,凡訓傳之殊騁,及其膚説,則判別是否,歸於至當,學者多信嚮之。” 元 王惲 《二十四大儒贊·毛萇封樂壽伯》:“溫溫 樂壽 , 漢 初名家,訓傳首出,遂正而葩。”
刑措
見“ 刑錯 ”。
何有
(1).有什麼。《詩·邶風·谷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鄭玄 箋:“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晉 潘尼 《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詩:“ 崐山 何有?有瑤有珉。”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論語·里仁》:“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難。”《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王審用臣之議,大則可以王,小則可以霸,於何有哉?”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一:“意氣傾人命,離隔復何有?”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不愛重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惡,唯力是視,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 蒲 狄 乎!” 楊伯峻 註:“何有,古人習語,意義隨所施而異,此謂心目中無之也。”《呂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將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顏魯公碑亭記》:“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曾不若脫屣,而何有於亭?”
(4).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討,國何有焉?” 杜預 註:“言討家臣,無與國事。”《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顛, 瑤 何有焉?”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苟其人之惡,則於銘乎何有?”
(5).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不在乎。《左傳·昭公元年》:“ 吉 若獲戾,子將行之,何有於諸 游 ?” 楊伯峻 註:“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 明 李贄 《與周友山》:“士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於廢棄歟?” 魯迅 《熱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淨;倘竟如此不淨,則即使‘授受不親’後來也就會‘瞟’,以至於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時便是一部《禮記》,也即等於《 * 》了,又何有於《蕙的風》?”
(6).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左傳·僖公十五年》:“獲 晉侯 ,以厚歸也;既而喪歸,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預 註:“何有猶何得。”
(7).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文選·木華<海賦>》:“弘往納來,以宗以都。品物類生,何有何無?” 李善 註:“言諸品物以類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無?言其多也。”
(8).哪裡有,豈有。 漢 張衡 《西京賦》:“澤虞是濫,何有春秋?”《後漢書·賈琮傳》:“刺史當遠視廣聽,糾察美惡,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聖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吳承恩 《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歲之水也,洪濤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與賦哉!”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撫人民。《書·皋陶謨》:“在知人,在安民。” 孔穎達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張居正 《請蠲積逋以安民生疏》:“竊聞致理之要,惟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說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盤清府庫。”
仰瞻
仰望;追慕。 三國 魏 曹植 《應詔》詩:“嘉詔未賜,朝覲莫從。仰瞻城閾,俯惟闕庭。” 宋 洪邁 《容齋三筆序》:“仰瞻昔賢,猶駑蹇之視天驥。” 清 姚鼐 《長椿寺觀明劉孝純太后畫像》詩:“仰瞻後像非副褘,卻號菩薩佩瓔絡。”
髫歲
幼年。《周書·柳霞傳》:“ 霞 幼而爽邁,神彩嶷然,髫歲便有成人之量。” 明 胡應麟 《詩藪·國朝下》:“余髫歲從家君寓都下, 裕卿 自 李臨淮 處見余詩,輒擊節矜賞。”
流光
時光
總把流光誤。——《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