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二月廿六日)原文
昨日游山轉,山雲隨馬布。
入夕濃漸低,問夜眠且寤。
五更霏淅瀝,傍曉欣密霔。
惜為時弗久,旋零旋復住。
林巒已增潤,石窪有水注。
高峰更出雲,峻挺藏煙霧。
心希大霈澤,一犁興農務。
詩詞問答
問:微雨(二月廿六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微雨(二月廿六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遇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八
2. 二月廿六日
參考注釋
昨日
昨天
五更
(1)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達五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淅瀝
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雨聲、落葉聲等
為時
從時機或時間上看
為時只十有一月。——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為時過早
旋復
迴轉,回還。 漢 傅毅 《迪志詩》:“日月逾邁,豈雲旋復。”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顧旋復之無軌,長自棄於遐濱。”
林巒
(1).樹林與峰巒。泛指山林。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唐 王昌齡 《山行入涇州》詩:“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宋 朱熹 《休庵》詩:“別嶺有精廬,林巒亦幽絶。” 明 皇甫沖 《維摩寺雨坐》詩:“林巒忽不見,但聞山澗響。” 清 汪懋麟 《送勞書升之任黔中》詩:“風景憐殊俗,林巒想故關。”
(2).指隱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贈參寥子》詩:“長揖不受官,拂衣歸林巒。”
水注
(1).文具名。專供注水於硯的盛水器。以玉石或陶瓷製成。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與此同購者, 商 爵一, 汝窯 水注一。”《花月痕》第九回:“﹝ 秋痕 ﹞瞧那桌上的一個白玉水注,兩三個古硯……亂堆在靠窗這邊。”參閱 宋 龍大淵 《古玉圖譜·文房部》、 明 高濂 《遵生八箋·水注》。
(2).《水經注》的省稱。 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是故 秦 權 漢 尺,以為質古;《山經》《水注》,以為博雅。”
高峰
最高點或最高部分。比喻事物發展的最高點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攀登科學高峰
峻挺
挺拔。《文選·張協<七命>》:“搖刖峻挺,茗邈苕嶢。” 呂延濟 註:“峻,高也;挺,出也。” 宋 范成大 《吳船錄》卷上:“院有 普賢閣 ,迴環十七峰繞之。背倚 白崖峰 ,右傍最高而峻挺者,曰 呼應峰 。”
煙霧
煙、霧、雲、氣的泛稱
山谷里煙霧繚繞
殘生竟抱煙霞癖。——倪瓚《次韻郯九成見寄》
大霈
謂皇帝大施恩澤。多指大赦。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俞侍郎執法》:“﹝ 俞澂 ﹞以為 * 於異代,既更開國大霈,猶所不赦,況 亮 乎?”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考察破例》:“即 穆宗 登極,大霈言官,無一遺棄。”
農務
指農事。
例句:晉 陶潛 《移居》詩之二:“農務各自歸,閒暇輒相思。”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一:“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清 林則徐 《札蘇藩司繼續勸捐疏浚白茆河道工費》:“乘此春融天霽,農務未興之時,妥速早為興工。”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微雨(二月廿六日)原文_微雨(二月廿六日)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