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五原文
持盈保泰信惟艱,往復平陂理轉環。
拜疏省僚群自去,垂衣宮禁尚耽閒。
蜩螗三案紛轇轕,門戶東林激變患。
獨有思陵殉宗社,故宜矜惜動龍顏。
詩詞問答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五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明史綱目書成有述·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一
2. 明之亡實亡於萬曆之惰於為政及天啟之?不盡崇禎之罪也故我世祖以禮葬於思陵加謚建碑較古獨厚雲
參考注釋
持盈保泰
謂處在極盛時要謙遜謹慎以保持平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舒梁阿三公遠見》:“今雖府庫充盛,然乞皇上以節儉為要,慎勿興土木之功,黷武之師,以為持盈保泰之計。”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設稍感激知遇,持盈保泰,移其封殖自利之謀,以協贊軍國。其功名福澤,豈在 郭汾陽 下。”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三篇:“同時,他自己的官階也已經達到了應該持盈保泰的時候了。”參見“ 持盈 ”。
往復
(1) 來回;反覆
循環往復
(2) 往來
通信往復
平陂
亦作“ 平波 ”。亦作“ 平頗 ”。平地與傾斜不平之地。語本《易·泰》:“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後亦常指事物的變遷不定或世道的盛衰興亡。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九徵》:“然則平陂之質在於神,明暗之實在於精。” 唐 鄭畋 《麥穗兩歧》詩:“謳謡連上苑,化日遍平陂。” 清 顧炎武 《浯溪碑歌》:“天運有平陂,名蹟更存亡。”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士氣屈伸應有數,世道那得無平頗!”《<廿載繁華夢>序一》:“就令平波往復,天道自有循環;無如世路崎嶇,人心日形叵測。”
拜疏
上奏章。 唐 韓愈 《施先生墓銘》:“秩滿當去,諸生輙拜疏乞留。” 唐 陸龜蒙 《和襲美臘後送內大德從勖游天台》:“若戀吾君先拜疏,為論台岳未封公。”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北門管鑰賴將軍,虎節重臣親拜疏。”
垂衣
見“ 垂衣裳 ”。
宮禁
(1) 帝王和王后居住的地方;借指帝王后妃
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誠不願也。——《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
(2) 王宮的戒令
蜩螗
亦作“ 蜩螳 ”。1.蟬的別名。 漢 焦贛 《易林·謙之解》:“蜩螗歡喜,草木嘉茂。” 晉 陸雲 《寒蟬賦》:“容麗蜩螗,聲美宮商。” 五代 齊己 《移居西湖作》詩之二:“蜩螗晚噪風枝穩,翡翠閒眠宿處深。”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十二:“蜩螳千萬沸斜陽,蛙黽無邊聒夜長。” 清 曹寅 《射堂柳已成行命兒輩習射作》詩之一:“無限蜩螗齊沸了,又攜兒輩踏清秋。”
(2).比喻喧鬧、紛擾不寧。 清 趙翼 《耳聾》詩:“世務紛蜩螗,聆之本何益。” 丘復 《寄曹耐公汕頭》詩:“國會初開幕,黨爭正蜩螗。” 廬隱 《海濱故人》四:“以年來國事蜩螗,固為有心人所同悲,但吾輩則志不在斯。”參見“ 蜩螗沸羹 ”。
三案
指 明 宮庭中發生於 神宗 萬曆四十三年的梃擊案、 光宗 泰昌 元年的紅丸案和 熹宗 天啟 初的移宮案。當時奸黨首領 魏忠賢 藉此為名,編《三朝要典》一書,以誣陷東林黨人,成為 明 代歷史上著名的三大案。《明史·光宗紀贊》:“ 光宗 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
轇轕
(1) 縱橫交錯
(2) 深遠貌
洞轇轕乎其無垠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
(3) 廣大深遠
張樂乎轇轕之宇。——《史記》
門戶
(1) 房屋的出入口
門戶開放
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門戶千萬。——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派別,宗派
門戶之見
(3) 門第
門戶相當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東林
(1).東邊的樹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詩》之一:“孤雲出北山,宿鳥驚東林。” 唐 杜甫 《舍弟占歸草堂檢校卿示此詩》:“東林竹影薄,臘月更須栽。”
(2).指 廬山 東林寺 。 唐 張喬 《送僧鸞歸蜀寧親》詩:“高名徹西國,舊跡寄 東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慶寺華社主省常上人》詩:“任夸西掖吟紅藥,何似 東林 種白蓮。”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閒園即事寄暕公》詩:“欲就東林寄一身,尚憐兒女未成人。”參見“ 東林寺 ”。
(3).指 明 末東林黨。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公暇時,時共 攀龍 講學, 魏廣微 忌之,曰:‘此崛彊老者,‘東林’之魁渠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是,‘疾惡太嚴’,‘操之過急’, 漢 的清流和 明 的“東林”,卻正以這一點傾敗。”參見“ 東林黨 ”。
(4).指東林書院。 清 趙翼 《寄題同年項任田青士居祠堂》詩:“ 東林 威標榜, 鄒 顧 屹山斗。”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尋遍 東林 南北部,一家鉤黨古無人。”參見“ 東林書院 ”。
激變
(1) 由於激怒而激起譁變
激變軍隊
(2) 急劇的變化
慎防激變
獨有
(1).獨自具有;獨自據有。《管子·形勢》:“召遠者,使無為焉;親近者,言無事焉;唯夜行者,獨有也。” 支偉成 通解:“夜行,謂陰行其德,則人不與之爭,故獨有之也。”《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聽訟,文辭有可與人共者,弗獨有也。”
(2).只有;特有。《史記·曆書》:“是時,獨有 鄒衍 ,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 唐 張籍 《賀周贊善聞子規》詩:“此處誰能聽,遙知獨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這樣猖獗,真是 中國 獨有的怪現象。” 毛 * 《冬雲》詩:“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3).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獨行。《莊子·在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成玄英 疏:“人慾出眾,而己獨游,眾無此能,故名獨有。”
思陵
宋高宗 趙構 死後葬於 會稽 之 永思陵 。 宋 人因以“思陵”為 高宗 的代稱。 宋 樓鑰 《跋王岐公立英宗詔草》:“ 思陵 以 壽皇 為皇子,詔曰‘ 藝祖皇帝 七世孫也。’”參閱《宋史·高宗紀九》。
宗社
宗廟和社稷,泛指國家
矜惜
憐惜;珍惜
矜惜名節
龍顏
(1).謂眉骨圓起。《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晉 潘岳 《西征賦》:“造長山而慷慨,偉龍顏之英主。”後因用以指帝王的容貌。《南史·褚彥回傳》:“陛下不得言臣不早識龍顏。” 唐 黃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詩之一:“五色綵毫裁鳳詔,九重天子豁龍顏。” 魯迅 《熱風·智識即罪惡》:“他只穿一件極儉樸的愛國布的龍袍,但那龍顏卻比活的時候胖得多了。”
(2).借指帝王。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夫未遇 伯樂 ,則千載無一驥;時值龍顏,則當年控三傑。”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值龍顏之鬱起,乃憑風而矯翼。” 明 王寵 《送餞太常元抑祠祭顯陵》詩:“龍顏授玉冊,殿上親祗領。” 端木蕻良 《渾河的急流》:“龍顏一聽大怒,因此就降旨滅他九族。”
(3).謂魚頭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