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觀齋原文
老屋九秋靜,虛軒四望通。
峰高照日紫,葉落積階紅。
霜重溪波澈,雲輕天宇空。
澄觀聖無跡,檃括纂書中。
詩詞問答
問:澄觀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澄觀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澄觀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東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二
2. 康熙年間纂諸皇祖日與儒臣校閱御書皆於此齋召見
參考注釋
老屋
舊屋;舊居。 宋 趙抃 《書院》詩:“久雨藏書蠧,風高老屋斜。”《花月痕》第九回:“白髮高堂遊子夢,青山老屋故園心。” 茅盾 《子夜》十八:“四小姐嘴裡默誦那《太上感應篇》,心裡便覺得已不在 上海 而在故鄉老屋那書齋。” 魯彥 《釣魚》:“我們的老屋在這村莊的中央,一邊是橋,橋的兩頭是街道,正是最熱鬧的地方。”
九秋
(1).指秋天。 晉 張協 《七命》:“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鳴飇。” 南朝 宋 謝靈運 《善哉行》:“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唐 杜甫 《月》詩:“斟酌 姮娥 寡,天寒奈九秋。” 華羅庚 《病中斗·寄老戰友》詩:“我身若蒲柳,難經九秋風。”
(2).指九月深秋。 唐 陸暢 《催妝五首》之一:“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為甚么桃花向三月奮發、菊花向九秋開罷?”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昌黎集》:“菊有黃華則九秋矣,故秋懷以是終也。”
(3).九年。 漢 張衡 《南都賦》:“結九秋之增傷,怨西荊之折盤。” 唐 劉禹錫 《謫九年賦》:“古稱思婦,已歷九秋,未必有是,舉為深愁。” 傅尃 《次韻和湘荃、夢蘧聯句即寄》:“九秋客思三更夢,一夜西風滿地霜。”
(4).曲名。 晉 陸機 《日出東南隅行》:“丹脣含《九秋》。”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引此句,注云:“《九秋》,曲名。”
四望
四顧
四望無人
高照
(1).指燭台。《廿載繁華夢》第二回:“那妝匳到時, 周有成 打開閨儀録一看,不過是香案高照、檯椅半副、馬胡兩張。”
(2).指燈籠。 清 唐訓方 《里語徵實》卷中下:“ 明孝宗 詔論大小官員,日間宴會,荒廢政事,夜晚飲酒,燈籠導送。今用高照本此。”
(3).高掛在長桿上的通告。 魯迅 《朝花夕拾·五猖會》:“過了許久,高照到了,長竹竿揭起一條很長的旗,一個汗流浹背的胖大漢用兩手托著。”
積階
累積官階。 元 馬祖常 《飲酒》詩之五:“出入踐華要,諈諉成其私。積階漸崇貴,剽獵章句辭。” 清 惲敬 《前光祿寺卿伊公祠堂碑銘》:“積階中議大夫,加封資政大夫。”
天宇
(1).天空。 晉 左思 《魏都賦》:“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唐 劉禹錫 《有僧言羅浮事》詩:“海黑天宇曠,星辰來逼人。”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 東坡 公昔與客游 金山 ,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乃模寫情景之具……當知神龍變化之妙:小則入乎微罅,大則騰乎天宇。” 魯迅 《野草·雪》:“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2).京都。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宋書·傅亮傳》:“﹝ 傅亮 ﹞曰:‘伏聞恩旨,賜擬 東陽 ,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廕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 太平天囯 黃從善 《建天京於金陵論》:“統四海皆為兄弟,居天宇者宜盡天事之勤。”
(3).猶天下。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張志民 《你與太行同高》詩:“為什麼這偌大的天宇,竟容不下你一聲不平的呼喊?”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
見“ 無跡 ”。
檃括
亦作“ 檃栝 ”。1.矯正竹木邪曲的工具。揉曲叫檃,正方稱括。《荀子·性惡》:“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 楊倞 註:“檃栝,正曲木之木也。”《淮南子·修務訓》:“木直中繩,揉以為輪,其曲中規,檃括之力。”
(2).泛指矯正。 晉 葛洪 《抱朴子·酒誡》:“是以智者嚴櫽括於性理,不肆神以逐物。”
(3).就原有的文章、著作加以剪裁、改寫。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蹊要所司,職在鎔裁,櫽括情理,矯揉文采也。”《宋史·文苑傳五·賀鑄》:“尤長於度曲,掇拾人所棄遺,少加檃括,皆為新奇。” 朱自清 《詩多義舉例·古詩一首》:“《涉江采芙蓉》一首全用《楚辭》,也許有點逐臣的意思,但那是有意櫽括,又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