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兩絕·其二原文
門外塗泥一尺深,高車誰復更幽尋。
不因雨後看亭柏,安得山僧數見臨。
詩詞問答
問:金鑾兩絕·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陳淵
問:金鑾兩絕·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金鑾兩絕·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侵韻
參考注釋
塗泥
(1).濕潤的泥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下,厥賦上下錯。” 宋 韓彥直 《橘錄·種治》:“柑橘宜斥鹵之地……凡圃之近塗泥者,實大而繁。” 明 劉基 《海寧應氏墓庵記》:“面山負山,厥土廣斥塗泥,民質以良。”
(2).謂滋潤泥土。 清 顧炎武 《酬歸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聯句見懷二十韻》:“《式微》君莫賦,春雨正塗泥。”
(3).泥濘的路途。《漢書·陰興傳》:“ 興 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躬履塗泥,率先出門。”
一尺
(1).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漢 劉向 《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 天山勇 ,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油。”
(2).形容極短或極寬,多含誇張之意,非實指。《韓詩外傳》卷七:“ 子貢 曰:‘兩國搆難,壯士列陣,塵埃漲天。 賜 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糧,解兩國之難。’”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市吏於是與 子胥 俱入見王, 王僚 恠其狀偉,身長一丈,腰十圍,眉間一尺。” 唐 孟郊 《秋懷》詩之三:“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
高車
(1).古代車篷高、供立乘的車。《釋名·釋車》:“高車,其蓋高,立乘之車也。”《晉書·輿服志》:“車,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亦謂之高車。”
(2).高大的車。貴顯者所乘。《東觀漢記·郭丹傳》:“﹝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車出 關 ,如其志焉。”《後漢書·鄭玄傳》:“昔 東海 於公 僅有一節,猶或戒鄉人侈其門閭,矧乃 鄭公 之德,而無駟牡之路!可廣開門衢,令容高車。”借指貴顯者。 唐 皎然 《詠史》:“借問高車與珠履,何如卑賤一書生?”
(3).古代民族名。初號 狄歷 ,也稱 敕勒 、 鐵勒 、 高車 、 丁零 。所乘車,車輪高大。參閱《魏書·高車傳》、《新唐書·回鶻傳上》。
(4).複姓。 北魏 有 高車門 。見《魏書·庾業延傳》。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見臨
猶光臨。 唐 韓愈 《答楊子書》:“學問有暇,幸時見臨。” 宋 蘇軾 《答趙德麟書》:“無事見臨幸甚。”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忿月喝不住,起欲取繩縛王令《西園月夜醉作短歌二闋》
- 官道奔車氣,經家煮棗煙
- 表既憎彌衡,璋復輕張松項安世《隆中次吳襄陽韻二首》
- 唇焦口燥朱晦翁,至今無柰龍無耳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五經之韜鈐戴表元《謝陳君祥憲使》
- 唾津兒浸滿盆池,手心兒擎得起屏石薛昂夫《【南呂】一枝花_贈小園春些》
- 憑誰掩其惡,水火為焚棄晁公武《讀林罕小說》
- 洗出芙蓉半朵史浩《西江月(即席答官伎得我字)》
- 士馬發燕趙,布帛來青徐
- 蜜蜂兩股大如繭,應是前山花已開饒節《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