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詞原文
灌木萋萋兮露既濡,草抽萌兮楊垂須。
岵不可陟兮屺不可踰,白日皎皎兮下丘墟。
神飛越兮道阻迂,仰歸雲兮不能俱。
園有桑兮巷亦有車,嗟祀事兮弗馳弗驅。
隕涕淚兮庭之隅,金章赤紱兮徒華吾軀。
詩詞問答
問:灌木詞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灌木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熊峰集卷二
參考注釋
灌木
叢生之木
一叢烏飯樹灌木
萋萋
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芳草萋萋鸚鵡洲。——唐· 崔顥《黃鶴樓》詩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白日
(1) 白天
(2) 太陽
白日依山盡。——唐· 王之渙《登鸛雀樓》
(3) 泛指時光
浪費白日
皎皎
(1).潔白貌;清白貌。《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三國 魏 曹植 《蟬賦》:“皎皎貞素,侔 夷 節兮。帝臣是戴,尚其潔兮。” 宋 曾鞏 《明妃曲》之一:“喧喧雜虜方滿眼,皎皎丹心欲語誰?”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美目娟娟,涵著一泓秋水;芳顏皎皎,帶著幾度清風。” 郭沫若 《滿江紅·贊南京路上好八連》詞:“不染纖塵, 南京路 八連皎皎。盡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
(2).明亮貌。《楚辭·遠遊》:“時髣髴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敦煌曲子詞·菩薩蠻》:“盈盈江上女,兩兩溪邊舞。皎皎綺羅光,輕輕雲粉粧。” 明 許潮 《南樓月》曲:“皎皎銀蟾如晝,看扶疎丹桂,影落金甌。” 聞一多 《晴朝》詩:“皎皎的白日啊!將照遍了朱樓底四面。”
(3).明白貌;分明貌。 晉 葛洪 《<抱朴子>自敘》:“不為皎皎之細行,不治察察之小廉。” 唐 孟郊 《秋懷》詩之六:“單牀寤皎皎,瘦臥心兢兢。” 宋 曾鞏 《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颷馳。訃皎皎而猶疑,淚汍汍而莫制。”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羽》:“寫難狀之景,了了目前;含不盡之意,皎皎言外。”
丘墟
亦作“丘虛”。1.廢墟,荒地。《管子·八觀》:“眾散而不收,則國為丘墟。”《史記·李斯列傳》:“ 紂 殺親戚、不聽諫者,國為丘墟,遂危社稷。”《後漢書·竇融傳》:“自兵起以來,轉相攻擊,城郭皆為丘墟,生人轉入溝壑。”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祝聖表》:“樓觀宮室,化為丘墟。” 柯靈 《香雪海·春節書紅》:“但這浮華富麗的城市已化為劫灰零落的丘墟。”
(2).形容荒涼殘破。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遂使 神州 陸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諸人不得不任其責。” 明 沉鯨 《雙珠記·吉筵敘故》:“兵荒極矣,城郭丘墟,靡有孑遺。” 章炳麟 《討滿洲檄》:“遂啟 蒙古 宰割 赤縣 ,則我中華始丘墟為亡國。”
(3).山陵之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馳,猶時有銜橜之變,況乎涉豐草,騁丘虛。”《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作“丘墳”。《文選·王褒<洞簫賦>》:“原夫簫乾之所生兮,於 江 南之丘墟。” 李善 註:“《丹陽記》曰‘ 江寧縣 慈母山 臨 江 生簫竹管’。 王褒 賦雲‘於 江 南之丘墟’,即此處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潁水》:“其地丘墟,井深數丈。”
(4).泛指大地。 晉 郭璞 《井賦》:“獨星陳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猶在。”
(5).陵墓;墳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中狀若丘墟,蓋遺囤故窖處也。” 宋 陸游 《嘆老》詩:“朋儕什九墮丘墟,自笑身如脫網魚。”
(6).堆壟不平貌。
(7).形容狀貌魁偉。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公狀貌丘墟,風神磊落。”
(8).中醫學名詞。針灸穴位名。《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十二經表里原絡總歌》:“膽原丘墟,肝蠡溝。”原註:“足少陽膽經病,可刺本經表之原穴,即丘墟穴也。”《醫宗金鑒·膽經分寸歌》:“踝上三寸是懸鐘,丘墟踝前陷中取。”原註:“從懸鐘行外踝下,斜前陷中,丘墟穴也。”
(1).廢墟;成為廢墟。《封神演義》第六回:“眼見七廟不守,社稷坵墟,我何忍見!” 田野 《怒吼了的膠東》:“雖然這村莊是變成了坵墟,其實,這更是一顆仇恨的種子呀!”
(2).墳墓。 清 席鎬 《除夕感懷亡弟湘北》詩:“弟兄我七人,強半歸坵墟。”
飛越
(1) 從上空飛行越過
飛越大西洋
(2) 飛揚
心神飛越
歸雲
猶行雲。《漢書·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晉 潘岳 《西征賦》:“吐清風之飂戾,納歸雲之鬱蓊。” 宋 柳永 《少年游》詞:“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隕涕
流淚。《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於是公有所愛者曰 顛頡 後期,吏請其罪, 文公 隕涕而憂。”《漢書·元後傳》:“行道之人為之隕涕,況於陛下,時登高遠望,獨不慙於 延陵 乎!” 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感傷懷歸,隕涕薰心。” 葉聖陶 《北上日記·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至 佩弦 夫人家,觀 佩弦 書室,物在人亡,幾欲隕涕。”
金章
(1).金質的官印。一說,銅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鮑照 《建除》詩:“開壤襲朱紱,左右佩金章。” 錢振倫 注引《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註:“金章,銅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觀宴將士》詩之一:“無私齊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鰲 註:“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樓春》詞:“星闈上笏金章貴。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蔣士銓 《桂林霜·告變》:“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黨,只好死抱金章瘞 北邙 。”
(2).古代高級官員的官服。 唐 蘇鶚 《杜陽雜編》卷上:“﹝ 魚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 * 令徽 位處眾僚之下,願陛下特賜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語,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謝於殿前。上雖知不可,強謂 朝恩 曰:‘卿兒著章服大宜稱也。’”
赤紱
(1).即赤芾。《易·困》:“九五,劓刖,困於赤紱。” 高亨 註:“赤紱,赤色之蔽膝,大夫所服,此赤紱象徵服赤紱之大夫。”《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愚頑之質,加以固病,誠羞負乘,辱污輔將之位,將被詩人‘三百赤紱’之刺。” 李賢 註:“赤紱,大夫之服也。”參見“ 赤芾 ”。
(2).即赤綬。《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使 魏公 位在諸王侯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唐 白居易 《戊申歲暮詠懷詩》之二:“紫泥丹筆皆經手,赤紱金章盡到身。”參見“ 赤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