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

作者:李如榴 朝代:明代

原文

了卻塵囂問大還,寒花清晝自閒閒。

蒼顏不老霜前色,臥雪齋頭亦小山。

詩詞問答

問:《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如榴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如榴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如榴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刪韻

2. 錄一

參考注釋

了卻

了結;辦理好

這就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

塵囂

指人世間的煩擾、喧囂

借門遊方士,焉測塵囂外。——陶潛《桃花源詩》

大還

(1).謂全軍撤回。《左傳·襄公十四年》:“ 伯游 曰:‘吾令實過,悔之何及,多遺 秦 禽。’乃命大還。”

(2).即大遷,日至於女紀之稱。《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鳥次,是謂小還;至於 悲谷 ,是謂餔時;至於女紀,是謂大還。”參見“ 大遷 ”。

(3).大還丹。 唐 李白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詩:“赫然稱大還,與道本無隔。” 唐 馬湘 《詩》之二:“時人若覓長生藥,對景無心是大還。” 清 馮桂芬 《和朱蘭坡師重遊頖宮元韻》:“朗鑒無花推眼老,大還有藥駐顏童。”

(4).死之婉稱。 宋 樓鑰 《宜人楊氏輓詞》詩:“一昨聞微恙,寧知竟大還。”

寒花

亦作“ 寒華 ”。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晉 張協 《雜詩》:“寒花發黃采,秋草含緑滋。” 晉 陶潛 《九日閒居》詩:“塵爵恥虛罍,寒華徒自榮。” 唐 李頎 《送李回》詩:“千巖曙雪旌門上,十月寒花輦路中。” 明 湯潛 《衲子道明雲瀆川陶古石家菊甚好兒子中偕看有詩二首子亦興發詩以招之》:“蘿門何處通幽曲,背指寒花屋後栽。”

清晝

白天。 唐 李白 《秦女休行》:“手揮白楊刀,清晝殺讎家。” 宋 楊萬里 《題望韶亭》詩:“ 嶧山 桐樹半夜鳴, 泗水 石頭清晝躍。” 清 王貴一 《觀仲儒熹儒煮茗》詩:“薰風破微炎,細雨灑清晝。”

自閒

(1).亦作“ 自閒 ”。悠閒自得。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閒。” 唐 李白 《山中問答》詩:“問君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宋 蘇轍 《南齋竹三絕》之一:“幽居一室少塵緣,妻子相看意自閒。” 明 高攀龍 《夏日閒居》詩:“問君何所為?無事心自閒。”

(2).謂自設防範。《新唐書·李夷簡傳》:“ 夷簡 致位顯處,以直自閒,夫嘗苟辭氣悅人。” 郭沫若 《<虎符>附錄·寫作緣起》:“但在故事裡卻絲毫嗅不出這樣的氣息,足見得他們很能以禮自閒,我在劇中也就寫成了這樣。”

見“ 自閒 ”。

蒼顏

(1).蒼老的容顏。 宋 歐陽修 《醉翁亭記》:“蒼顏白髮,頽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清 孫枝蔚 《病》詩:“已識蒼顏瘦,何勞明鏡窺。”

(2).蒼翠之色。 宋 曾鞏 《冬望》詩:“長松夾樹蓋十里,蒼顏毅氣不可迴。” 清 孫枝蔚 《水嘆》詩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識蒼顏。”

臥雪

《後漢書·袁安傳》“後舉孝廉” 李賢 注引 晉 周斐 《汝南先賢傳》:“時大雪積地丈餘。 洛陽 令身出案行,見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 袁安 門,無有行路,謂 安 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 安 僵臥。問何以不出。 安 曰‘大雪人皆餓,不宜乾人。’令以為賢,舉為孝廉。”又 三國 魏焦先 亦有“臥雪”故事。 晉 皇甫謐 《高士傳·焦先》:“後野火燒其廬, 先 因露寢,遭冬雪大至, 先 袒臥不移,人以為死,就視如故。”後遂以“臥雪”為安貧清高的典實。 唐 皇甫曾 《酬鄭侍御秋夜見寄》詩:“ 袁公 方臥雪,尺素及柴荊。”

齋頭

指書齋。 清 黃景仁 《答仇一鷗和韻》:“逢君陌上鞭雙控,醉我齋頭被共眠。”

小山

文體名。 漢 王逸 《<楚辭·招隱士>解題》:“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自八公之徒,鹹慕其德而歸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以類相從,故或稱小山,或稱大山,其義猶《詩》有小雅、大雅也。”參見“ 大山小山 ”。

詩詞推薦

  • 題秋林小景

    王汝玉明代〕孤筇何處事清游,林壑生涼雨乍收。霜葉一枝紅未脫,白雲深鎖亂山秋。
  • 吳山·其一

    邢雲路明代〕午夜心齋持瓣香,清晨上殿肅趨蹌。天門伐鼓開閶闔,王子 * 引鳳凰。呼吸有誠通帝座,晶瑩無語下金皇。五風
  • 天台陳逸人

    崔道融唐代〕絕粒空山秋復春,欲看滄海化成塵。近拋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蠟梅

    吳文英宋代〕蝶粉蜂黃大小喬。中庭寒盡雪微銷。一般清瘦各無聊。窗下和香封遠訊,牆頭飛玉怨鄰簫。夜來風雨洗春嬌。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

    陸游宋代〕舍北有漁磯,下臨清溪流,柳陰出朱橋,蓮浦橫蘭舟。蓴絲二三畝,采掇供晨羞;魚蝦雖瑣細,亦足贍吾州。人生
  • 冥鴻辭

    白玉蟾宋代〕夜來烏鵲棲寒楓,蒼天萬里煙霞濃。海神洶湧翻怒濤,風伯鼓舞吹冥鴻。霜翰不入矰繳內,星眼直射煙霄中。下嗤
  • 乾隆清代〕由來腐草生,翻似亂燈擎。遇暗偏成照,經秋卻不鳴。夜珠相藉助,陰火漫晶瑩。究未離蟲類,將無因炫明。
  • 杏壇

    乾隆清代〕重來又值燦開時,幾樹東風簇絳枝。豈是人間凡卉比,文明終古共春熙。
  • 晦日重宴

    高嶠唐代〕駕言尋鳳侶,乘歡俯雁池。班荊逢舊識,斟桂喜深知。紫蘭方出徑,黃鶯未囀枝。別有陶春日,青天雲霧披。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檀玉如意

    乾隆清代〕檀寫渭川竹,玉成阿閣凰。居然勝犀鏤,那更藉金相。不變質藏璞,恆留節負霜。吉人祝如意,周雅詠高岡。
  • 秋懷次韻晁應之三首

    張耒宋代〕木落晚風急,宵涼侵暑衣。有期惟向老,無計未成歸。只益顛毛脫,還從髀骨肥。感時仍弔古,回首意多違。
  •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陸游宋代〕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零三首·其一百三

    釋月澗宋代〕地釣東湖二十年,眼頭老卻幾風煙。等閒笑捲絲綸去,秋滿江山月滿天。
  • 酬汾守鄭大夫

    李復宋代〕鄭公賦政鬢如絲,符竹新分晉水湄。招客遠郊常置驛,論文古訓舊箋詩。漢庭行曳尚書履,涇谷曾刊隱士碑。今日
  • 鐵拄杖(並敘)

    蘇軾宋代〕柳真齡字安期,閩人也。家寶一鐵拄杖,如ω栗木,牙節宛轉天成,中空有簧,行輒微響。柳雲得之浙中,相傳王
  • 鼓笛令

    黃庭堅宋代〕寶犀未解心先透。惱 * 、遠山微皺。意淡言疏情最厚。枉教作、著行官柳。小雨勒花時候。抱琵琶、為誰清瘦。
  • 乾隆清代〕繚曲谷朝陽,迴環山列屏。暖律先盎春,韶光已可憑。石罅莎含綠,阿邊柳舒青。臨高縱遙目,潤土爭新耕。萬景
  • 薌岩山居孟夏二十絕

    舒岳祥宋代〕種松為老伴,栽菊充歲糧。新國苦長役,遺民懷故鄉。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堯宋代〕佳節喜逢長久日,魏文帝《與鍾繇書》曰:“九月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
  • 谷簾水

    王禹偁宋代〕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迢遞康王谷,塵埃陸羽篇。何當結茅屋,長在水簾前。
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原文_題叢桂長春圖壽袁景庵(錄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