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原文
繚曲谷朝陽,迴環山列屏。
暖律先盎春,韶光已可憑。
石罅莎含綠,阿邊柳舒青。
臨高縱遙目,潤土爭新耕。
萬景紛吾前,惟是足怡情。
詩詞問答
問: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五
參考注釋
繚曲
(1).迂迴曲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有樵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隨入。穴故嵌空而繚曲,輾轉內避,漸不容虎。” 清 劉大櫆 《游晉祠記》:“山之半有寺,鑿土為室,繚曲宏麗。”
(2).婉轉含蓄。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齊梁陳書六·以婦人為一世》:“惟 武帝 有大功,當比 周文 、 武 世室,而身又見存,遂以 臧後 充數,《南齊書·禮志》所説即此事,但 蕭子顯 措詞繚曲,未易了耳。”
朝陽
早晨剛剛升起的太陽
迎著朝陽
迴環
(1).循環往復。《關尹子·四符》:“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迴環不已。” 唐 李嶠 《汾陰行》:“道傍古老長嘆息,世事迴環不可識。”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三:“眇眇萬古歷,迴環今幾周?”
(2).指反覆。 清 黃宗羲 《復秦燈岩書》:“忽奉手書,迴環不能釋手。”
(3).環繞。 唐 令狐楚 《賦山》詩:“山,聳峻,迴環,滄海上,白雲間。” 宋 蘇舜欽 《關都官孤山四照閣》詩:“旁觀竹樹迴環翠,下視湖山表里清。” 元 耶律楚材 《復用前韻》:“門外迴環皆碧水,亭中坐臥得青山。”
亦作“廻環”。1.周行;循環。《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飛奔互流綴,緹彀代廻環。” 李周翰 註:“廻環,周行也。” 唐 韓愈 《劉生》詩:“天星迴環數纔周,文學穰穰囷倉稠。” 明 何景明 《昔游篇》:“星樞常不轉,海岳自廻環。”
(2).反覆;來回。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揚雄 《解嘲》,雜以諧謔,迴環自釋,頗亦為工。” 唐 白居易 《醉後贈人》詩:“香毬趁拍迴環匼,花盞拋巡取次飛。” 郁達夫 《采石磯》:“‘茫茫來日愁如海,寄語 羲和 快著鞭。’迴環念了兩遍之後,背後的園門裡忽而走了一個人出來。”
(3).環繞。 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詞》:“眾流迴環,嚴設龍蛇之府;羣峰拱衛,秀為真聖之都。” 清 杜岕 《過隱仙道院》詩:“古樹半身在,迴環有竹林。” 柔石 《夜底怪眼》:“往常的有一種灰白的水鳥,每當太陽落下最後底光在西山之巔的時候,它們總飛出來在 寶城 底城上,迴環的翱翔三圈。”
暖律
古代以時令合樂律,溫暖的節候稱“暖律”。 唐 羅隱 《歲除夜》詩:“厭寒思暖律,畏老惜殘更。” 宋 范純仁 《鷓鴣天》詞:“臘後春前暖律催,日和風暖欲開梅。” 明 方孝孺 《友筠軒賦》:“春之時也,暖律乍起,和風方剛。”
煖律:指溫暖的節候。 宋 玉英 《浪淘沙》詞:“塞上早春時,煖律猶微。”煖,一本作“ 暖 ”。
韶光
(1) 美好的時光,多指美麗的春光
可憐辜負好韶光,於國於家無望。——《紅樓夢》
(2) 比喻美好的青春年華
韶光一去不再來
石罅
石縫,指狹谷中小道
高縱
(1).謂恣意遠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嬐侵潯而高縱兮,紛鴻涌而上厲。”
(2).指高尚的德行。《隸續·晉右軍將軍鄭烈碑》:“委辭名位,帝嘉厥庸。追贈寵服,以顯高縱。”
遙目
遠望。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遙目九野,遠覽長圖。”
怡情
怡悅心情。《南齊書·孝義傳·杜棲》:“以父老歸養,怡情壠畝。”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居布素之賤,擅貴游之權,浪跡怡情,垂三十年,固其分也。” 明 劉基 《述志賦》:“列玄泉以瑩心兮,坐素石以怡情。” 嚴復 《救亡決論》:“非真無用也,凡此皆富強而後物阜民康,以為怡情遣日之用,而非今日救弱救貧之切用也。”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暖原文_暖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