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旦下烏石灘,暮泊嚴陵瀨。
潺湲臥溪聲,慘澹宿山靄。
所歷已陳跡,不忘惟嘉話。
淚濕青雲篇,撫襟慚慷慨。
詩詞問答
問:《新定道中寄桐廬關太守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2. 自註:關有詩相送雲《青雲篇》,送行詩也。
參考注釋
嚴陵瀨
在 浙江 桐廬縣 南,相傳為 東漢 嚴光 隱居垂釣處。《後漢書·逸民傳·嚴光》:“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於 富春山 ,後人名其釣處為 嚴陵瀨 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自縣( 桐廬縣 )至 於潛 ,凡十有六瀨,第二是 嚴陵瀨 ,瀨帶山,山下有一石室, 漢 光武帝 時 嚴子陵 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即人姓名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嚴州 有 嚴光 釣瀨,名 嚴陵瀨 。”
潺湲
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唐·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溪聲
溪澗的流水聲。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宋 陸游 《登紫翠樓》詩:“水落溪聲壯,天寒山色奇。” 清 趙俞 《溪聲》詩:“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岩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慘澹
見“ 慘澹 ”。
山靄
山上的雲氣。 唐 岑參 《高冠谷口招鄭鄠》詩:“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氛氳。” 宋 梅堯臣 《山光寺》詩:“鳥啼山靄里,僧語山林中。”
陳跡
過去的事跡;舊跡;過去的事情(物)
夫普法之戰,迄今雖為陳跡,而其事信而有徵。—— 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清· 袁枚《祭妹文》
六朝陳跡
嘉話
(1).善言,有教益的話。 晉 張協 《七命》:“雖在不敏,敬聽嘉話。” 宋 范仲淹 《養老乞言賦》:“納老成之嘉話,闡誕敷之休命。” 宋 蘇軾 《賜韓絳到闕生餼口宣》:“想見老成,渴聞嘉話,特頌牢醴,以勞驂騑。”
(2).佳話。流傳一時,當做談話資料的好事或趣事。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後漢紀·光武帝》:“入詩正是嘉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又恭值 高宗 純皇帝 御宇周甲,五世同堂,曼福龐釐,君民同慶,則誠昇平嘉話。” 清 王韜 《淞隱漫錄·沉荔香》:“昔 楊鐵崖 有鞋杯,今 沉荔香 有屐杯,亦一時風流嘉話也。”
青雲
(1) 比喻高官顯爵
平步青雲
(2) 舊時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雲之士
(3) 比喻隱居
形入紫闥,而意在青雲
(4) 天空
撫襟
亦作“ 撫衿 ”。撫摸衣襟。表示感嘆。《漢書·鄒陽傳》:“功義如此,尚見疑於上,脅肩低首,絫足撫衿,使有自悔不前之心。” 晉 潘岳 《悼亡詩》之二:“撫衿長嘆息,不覺涕霑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潘岳<悼亡>》:“撫襟悼寂寞,怳然若有失。”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新定道中寄桐廬關太守三首·其二原文_新定道中寄桐廬關太守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