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其一原文
郊原雨足靜蓬扉,許放山林老布衣。
地隔市城過客少,塵封筆硯答書稀。
棋當斂局知高下,鳥慣窺檐說是非。
消受竹籬根處穩,去年春盡尚遲歸。
詩詞問答
問:山居·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江有溶
問:山居·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山居·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郊原
原野。 南朝 梁 蕭子范 《東亭極望》詩:“郊原共超遠,林野雜依菲。”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郊原雨初足,風日清且好。”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國破山河在,城傾草樹迷。看縱橫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燦爛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蕭森。”
雨足
(1).雨量充足。《書·洪範》“曰雨、曰暘” 唐 孔穎達 疏:“雨足則思暘,暘久則思雨。” 宋 楊萬里 《夏日雜興》詩:“九郡報來都雨足,插秧收麥喜村村。” 清 厲鶚 《雨後》詩:“野夫欣雨足,米價及時平。”
(2).雨腳。 晉 張協 《雜詩》之十:“雲根臨八極,雨足灑四溟。”《隋書·長孫晟傳》:“﹝ 長孫晟 ﹞夜登城樓,望見磧北有赤氣,長百餘里,皆如雨足下垂被地。” 宋 寇準 《點絳唇》詞:“水陌輕寒,社公雨足東風慢。”參見“ 雨腳 ”。
山林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山林地區
布衣
(1) 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2) 平民百姓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市城
城市。《周禮·地官·司市》“朝時而市商賈為主” 漢 鄭玄 註:“商賈家於市城。” 宋 劉過 《上金陵章侍郎》詩:“欲上雲霄虎豹關,失身一落市城間。” 明 唐順之 《董進齋壽詩》:“薄游滄海客,大隱市城居。”
過客
過路的人
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實異也。——《韓非子·五蠹》
塵封
指物品放置過久,覆滿灰塵
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
筆硯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三國志·魏志·后妃傳》“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世說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標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內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鍼綫,套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岳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
斂局
謂設局 * 。《南史·鄭鮮之傳》:“ 毅 素好摴蒱,於是會戲,帝與 毅 斂局各得其半。”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說是非
(1).指評說事理的是非。 元 關漢卿 《裴度還帶》第二折:“這廝得道夸經紀,學相呵説是非。”
(2).搬弄口舌。《 * 詞話》第三回:“ 王婆 道:‘不是老身説是非,大官人宅上有許多,那裡討得一箇似娘子的。’”
消受
禁受;忍受;享受(多用於否定)
無福消受
籬根
竹籬近地處。 唐 高適 《宋中遇陳二》詩:“籬根長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 皮日休 《秋晚留題魯望郊居》詩:“簷上落鬭雀,籬根生晚潮。” 清 湯潛 《雁宕載菊寄謝明王子》詩:“日日籬根下,閒吟興不窮。”
去年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春盡
(1).春去,春天結束。《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薪采者也” 漢 何休 註:“金主芟艾,而正以春盡木火當燃之際,舉此為文,知庶人采樵薪者。” 唐 柳宗元 《別舍弟宗一》詩:“ 桂嶺 瘴來雲似墨, 洞庭 春盡水如天。”《遼史·營衛志中》:“弋獵網鉤,春盡乃還。”
(2).謂青春逝去或容顏衰減。 明 高啟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詩:“閉門春盡無人問,縞袂春裙不理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