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善寺怪松

作者:雷淵 朝代:宋代

會善寺怪松原文

物生自有常,怪特物之病。

嗟嗟此老蒼,怪怪生魁柄。

侏儒蹙髀股,宿瘤擁腮頸。

蜿蜒蛟龍戲,騰擲貙虎競。

須髯喜張磔,意氣怒狂迸。

匠石求棟楹,節目足譏評。

芻蕘急薪槱,堅悍空盼瞪。

靜言觀倚伏,未易相吊慶。

雖違時世用,顧免斤斧橫。

陽秋莫榮悴,歲月何究竟。

盤盤曲則全,挺挺獨也正。

小草誤埽跡,伏神還守性。

儻隨天中景,廣宇共庥映。

詩詞問答

問:會善寺怪松的作者是誰?答:雷淵
問:會善寺怪松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雷淵的名句有哪些?答:雷淵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參考注釋

生自

尚且。《三國志平話》卷上:“妻子活時同室,死後同槨,妻兒生自嫌我,何況他人?”

怪特

奇怪特別。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未始知 西山 之怪特。”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盤山》:“多泉多松,最多怪特者石,石皆鋭下而豐上,故多飛動,山中人津津齒頰。” 郭沫若 《文藝論集·未來派的詩約及其批評下》:“他畫的畫,無論著色、構圖、筆觸,我們都可以用最高比較級的下列形容詞去形容它,便是兇猛、粗暴、動亂、混沌、怪特。”

嗟嗟

(1).嘆詞。表示招呼。《詩·周頌·臣工》:“嗟嗟臣工,敬爾在公。”

(2).嘆詞。表示感慨。《楚辭·九章》:“曾歔欷之嗟嗟兮,獨隱伏而思慮。” 唐 李頎 《行路難》詩:“薄俗嗟嗟難重陳,深山麋鹿可為鄰。” 明 張煌言 《長鯨行》:“嗟嗟長鯨爾何愚,如彼異類空屈節。”

(3).嘆詞。表示讚美。《詩·商頌·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 鄭玄 箋:“重言嗟嗟,美嘆之深。”《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 明 陳烈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後序》:“嗟嗟樹開國之勛猷,昭傳世之文章。”

(4).象聲詞。猶濺濺。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

老蒼

(1).鬢髮灰白的老人。亦形容容顏蒼老。 唐 杜甫 《壯遊》詩:“脫落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陳毅 《泗宿道中》詩:“相見問安好,老蒼驚故人。” 老舍 《四世同堂》五八:“她已找不到了自己的青春,可也並不老蒼。”

(2).猶老練。 宋 黃庭堅 《次韻答邢敦夫》:“兒中兀老蒼,趣造甚奇異。” 清 黃景仁 《三十夜懷夢殊》詩:“我病甘搖落,君才更老蒼。”

(3).形容樹木蔥鬱。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賦》:“平疇蔚以穉緑,喬木森其老蒼。”

怪生

(1).難怪,怪不得。 宋 晁端禮 《清平樂》詞:“早來簾下逢伊,怪生頻整衫兒。” 宋 楊萬里 《舟過安仁》詩:“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2).猶好生,十分。 宋 楊萬里 《清明雨雪來朝晴霽》詩:“清明一雪怪生寒,逗曉新晴雪未殘。” 宋 楊萬里 《下橫山灘頭望金華山》詩:“道是 蘭溪 水較寬, 蘭溪 欲到怪生難。”

魁柄

喻朝政大權。《漢書·梅福傳》:“今乃尊寵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驕逆,至於夷滅,此失親親之大者也。” 顏師古 註:“以斗為喻也,斗身為魁。” 唐 劉禹錫 《贈司空令狐公集》:“遂委魁柄,斯以文雄於國也。” 明 張景 《飛丸記·戟戶逢仇》:“持魁柄恣紛更,認朝綱常秉更,取竭錙銖真忒橫。” 章炳麟 《訄書·正葛》:“法家之所患,在魁柄下移。”

侏儒

(1) 身材異常矮小的人;矮子

(2) 形容個子矮小

奉化應方伯,在京與試,成績很優;因為貌頗侏儒,未能列選。—— 阿英《明朝的笑話》

(3) 借指未成年人

(4) 指樑上短柱

宿瘤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宿瘤女》:“ 宿瘤女 者, 齊 東郭採桑之女, 閔王 之後也。項有大瘤,故號 宿瘤 。”後作為醜女的典型。《三國志·魏志·徐邈傳》:“然 宿瘤 以醜見傳,而臣以醉見識。”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加粉脂則 宿瘤 進,蒙不潔則 西施 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采芳集》:“ 宿瘤 也,以為仙姬;姣僮也,以為嬌客。”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蛟龍

傳說中能使洪水泛濫的一種龍

騰擲

(1).向上飛起貌。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蓋泉自石門而下……或如飛練千尺騰擲不收,又如珠簾百幅聯翩下墜。” 清 陳維崧 《繞佛閣·由劍池循石磴上至平遠堂側佇眺久之》詞:“古苔繡蝕,騰擲直上,霜磴如拭,高處奇絶。”

(2).騰跳。《太平廣記》卷四四引《河東記·蕭洞玄》:“俄然有虎狼猛獸十餘種類,哮叫騰擲,張口向 無為 , 無為 亦不動。”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攀援所絶處,排空自騰擲。”《中國近代思想史參考資料簡編·駁革命可以生內亂說》:“何嘗有擾攘騰擲,人人奮臂以奪政權之幻觀耶?”

貙虎

(1).即貙。《爾雅·釋獸》“貙,似貍” 晉 郭璞 註:“今貙虎也,大如狗,文如貍。”

(2).貙和虎。亦泛指猛獸。《史記·五帝本紀》:“﹝ 軒轅 ﹞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 炎帝 戰於 阪泉 之野。” 司馬貞 索隱:“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貙虎虣闞,不能威蚊虻。” 清 宋犖 《贈太僕卿高公輓詩》:“ 烏石峰 高穴貙虎,赤狐跳踉黃狨舞。”

(3).比喻勇猛的武士。 清 葉士寬 《上黨》詩:“往恨經貙虎,清時絶鼓鼙。”

須髯

絡腮鬍子。《漢書·高帝紀上》:“ 高祖 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顏師古 註:“在頤曰須,在頰曰髯。”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其人種類甚眾,其須髯拳如毛,而緇黃淺深不一。”

鬍鬚。《三國志·魏志·蘇則傳》:“ 則 謂為見問,鬚髯悉張,欲正論以對。” 明 方孝孺 《黃氏三壽圖贊》:“今年至其家,三老人者出迎,鬚髯頒白,冠裳如畫。” 郭沫若 《西湖紀游·雷峰塔下》:“他那斑白的須髯,他那筋脈隆起的金手。”

張磔

(1).鋪陳,鋪敘引申。 晉 葛洪 《抱朴子·應嘲》:“著書者徒飾弄華藻,張磔迂闊。”

(2).張開植立。 金 雷淵 《會善寺松》詩:“須髯喜張磔,意氣怒狂迸。” 元 郝經 《趙邈齪伏虎圖行》:“鐵鬚張磔疑有聲,赤吻瀝血猶帶腥。”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匠石

古代名 石 的巧匠。《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斤成風,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後亦用以泛稱能工巧匠或擅長寫作的人。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 匠石 矣。” 唐 韓愈 《為人求薦書》:“及至 匠石 過之而不睨, 伯樂 遇之而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樑之材、超逸之足也。”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三:“斯文要棟樑,頽圮可力撐。 匠石 殊未來,破屋鐙青熒。” 陳三立 《次韻再答董卿》:“我早支離嗤 匠石 ,會曾問難窺津涯。”

棟楹

樑柱。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於是棟楹、梁桷、板檻之腐黑撓折者,蓋瓦、級甎之破缺者……治之則已。” 唐 柳宗元 《斬曲幾文》:“亙為棟楹,齊為閫閾。” 宋 蘇轍 《光州開元寺重修大殿記》:“棟楹峻峙,瓦甓緻密。”

節目

(1) 文藝演出或電台、電視台播送的項目

(2) 情節

大關節目

(3) 事項

(4) 樹木枝幹相接的地方和紋理糾結不順的地方

譏評

譏諷評議

譏評時政

芻蕘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詩·大雅·板》

芻蕘之微,先民詢之。——劉開《問說》

薪槱

亦作“ 薪楢 ”。1.《詩·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 毛 傳:“槱,積也。山木茂盛,萬民得而薪之;賢人眾多,國家得用蕃興。”後以“薪槱”喻賢良的人材或選拔賢良的人材。《晉書·羅憲滕脩等傳論》:“薪楢之任,清規自遠;鼙鼓之臣,厥聲彌劭。” 南朝 齊 王融 《策秀才文》之三:“豈薪槱之道未宏,為網羅之目尚簡。” 明 吾丘瑞 《運甓記·卜居求安》:“攄長策,運祕謀,潭潭相府待薪槱。” 清 李厚庵 《贈陳夢雷》詩:“駢肩三百士,濟濟聽薪槱。”

(2).柴木。 宋 梅堯臣 《山木》詩:“因嗟大不為梁棟,又嘆殘不為薪槱。”

(3).比喻基礎。 清 章學誠 《文史通義·答客問下》:“先獵羣書以為薪槱,則辨同考異,慎於覈核而已。”

堅悍

(1).壯健。 唐 韓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監胡良公墓神道碑》:“年幾八十,堅悍不衰。”

(2).強悍。 唐 司空圖 《澤州靈泉院記》:“自 漢 江 北渡以至 魏 晉 之郊,其俗堅悍難誘。” 清 梅曾亮 《朝議大夫台灣府知府蓋君墓志銘》:“起千百農家子於逃亡餓羸之餘,抗堅悍滑習之賊於必爭之衝。”

(3).堅硬。 宋 蘇軾 《孤山二詠引》:“ 孤山 有 陳 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時,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於未枯者。”

靜言

(1).安靜地;仔細地。《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毛 傳:“靜,安也。” 余冠英 註:“靜言,猶靜然,就是仔細地。” 晉 陶潛 《榮木》詩:“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宋太宗 《蜀盜平罪己詔》:“近者,盜興畎畝,連陷州城……靜言思之,非民之咎。”

(2).巧飾之言。《楚辭·九辯》“何時俗之工巧兮” 漢 王逸 註:“靜言諓諓,而無信也。”

(3).平靜地陳述。《鬼谷子·權篇》:“靜言者反而於勝。” 陶弘景 註:“靜言者,謂象清浄而陳言。” 唐 白居易 《喜楊六侍御同宿》詩:“岸幘靜言明月夜,匡牀閒臥落花朝。”

(4).沉靜地思考。《文選·陸機<猛虎行>》:“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李善 注引《毛詩》:“靜言思之。” 宋 陳亮 《謝留丞相啟》:“靜言叨冒之多,知自吹噓之力。”

倚伏

依存隱伏

相為倚伏。——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未易

不易;難於。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夫街談巷説,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韓昌黎詩》:“今觀諸聯句詩,凡 昌黎 與 東野 聯句,必字字爭勝,不肯稍讓……要之二人工力悉敵,實未易優劣。”

相吊

亦作“ 相吊 ”。互相慰問。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四:“部曲皆相弔, 燕 南 代 北聞。” 宋 蘇軾 《定惠院顒師為余竹下開嘯軒》詩:“暗蛩泣夜永,唧唧自相吊。” 明 劉基 《鍾山作》詩之二:“松露滴堦星在天,草蟲相吊響如弦。”參見“ 形影相弔 ”。

見“ 相弔 ”。

違時

(1).謂違背當時的形勢或時代的趨勢。《國語·魯語上》:“動不違時,財不過用。”《管子·霸言》:“聖人能輔時,不能違時。” 漢 蔡邕 《陳太丘碑》:“儉約違時,懸車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宋 胡錡 《代良耜謝表》:“臣敢不戒其趨末,毋或違時。”

(2).不合時令。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順序;雨暘寒燠,罔或違時。” 明 劉基 《御柳》詩之一:“御柳青青陰緑池,迎春擢秀不違時。”

(3).貽誤時機。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李衛公靖》:“兒子二人未歸。行雨符到,固辭不可,違時見責。縱使報之,亦已晚矣。”

世用

(1).世間所常用。《管子·宙合》:“鄉有俗,國有法,食飲不同味,衣服異采。世用器械,規矩繩準,稱量數度,品有所成,故曰人不一事。”

(2).處世治事的才能。《北史·崔康傳》:“ 康 弟 習 ,字 貴禮 ,有世用。”《北齊書·封隆之傳》:“弟 延之 ,字 祖業 。少明辯,有世用。”

(3).為世所用。《三國演義》第三五回:“ 水鏡 曰:‘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自有勝吾十倍者來助公,公宜訪之。’”

斤斧

(1).斧頭。《管子·乘馬》:“其木可以為棺,可以為車,斤斧得入焉。” 晉 葛洪 《抱朴子·廣譬》:“凡木結根於靈山,而 匠石 為之寢斤斧。” 宋 蘇軾 《築高麗亭館一絕》:“簷楹飛舞垣牆外,桑柘蕭條斤斧餘。” 郭沫若 《洪水時代》詩:“ 夏禹 ,只把手中的斤斧暫停,笑說道:‘那只是虛無的幻影!’”

(2).指兵器。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宣宗 索 趙嘏 詩,其卷首有《題秦皇詩》,其略云:‘徒知六國隨斤斧,莫有羣儒定是非。’”

(3).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又窺諸公所賦,何以措手,然旨命丁寧,亦勉率成篇,並自寫上呈,所謂將勤補拙,更乞斤斧,免貽眾誚。”參見“ 斧正 ”。

陽秋

(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晉 時因避 晉簡文帝 鄭後 阿春 諱,改春為“陽”。 唐 司空圖 《華帥許國公德政碑》:“雖乏潤色之功,夙慕《陽秋》之旨。” 清 錢謙益 《與吉水李文孫書》:“循覽行狀,文直事覈,大闡 定 哀 之微詞,一洗《陽秋》之典筆。”

(2).史書的通稱。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無才不敢學《陽秋》,嗜酒時能問大酋。” 清 孫枝蔚 《廣化寺謁忠烈祠步吳梅村韻》之三:“何人直筆擅《陽秋》,可惜清流葬濁流。”

(3).謂褒貶。《晉書·褚裒傳》:“ 譙國 桓彝 見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裡陽秋。’言其外無臧否,而內有所褒貶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郭生》:“ 王 諦視之,其所塗留,似有陽秋。”

(4).指年齡。《晉書·王獻之傳》:“陛下踐阼,陽秋尚富,盡心竭智以輔聖明。”

榮悴

(1).榮枯。 晉 陶潛 《形贈影》詩:“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 明 王世貞 《醉後勸客飲》詩:“請看草木有榮悴,榮者何恩怨者誰。”

(2).喻人世的盛衰。《後漢書·鄧禹傳論》:“榮悴交而下無二色,進退用而上無猜情。” 晉 潘岳 《秋興賦》:“雖末士之榮悴兮,伊人情之美惡。” 唐 鄭薰 《贈鞏疇》詩序:“聞公恬養澹逸,不屑於榮悴。” 宋 孔平仲 《續世說·方正》:“ 韓愈 與人交,榮悴不易,而觀諸權門豪士,如僕隸焉。”《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是以知普天之下,率土之濱,小而一身之榮悴通塞,大而一國之興衰治亂,皆有定數,不可轉移。” 梁啓超 《再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由是言之,則企業家果為國民經濟之中堅,而企業之榮悴,與國民經濟全體之榮悴,誠有桴鼓相應而絲毫無忒者,蓋甚明也。”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究竟

到底

他究竟想乾什麼?

在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盤盤

曲折迴環的樣子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唐· 杜枚《阿房宮賦》

挺挺

(1).正直貌。《左傳·襄公五年》:“《詩》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預 註:“挺挺,正直也。”《新唐書·魏謩傳贊》:“ 謩 之論議,挺挺有祖風烈。” 金 元好問 《和汴禪師》:“挺挺剛無敵,津津潤可呵。” 明 唐順之 《答王生宗道書》:“更願於義利緊關處極力研析,使不為一切俗情所轉,乃是挺挺自作豪傑。”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韓文靖公事輯》:“在朝挺挺諒直,不附權要。”

(2).僵直貌。 清 蒲松齡 《牆頭記》第四回:“可是呢!已經挺挺了,怎么處?”

小草

(1).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之五》:“黃瓜是小草,春風何足嘆。” 明 楊慎 《續百一詩》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絲附女蘿;夭夭二小草,洪蔭仰巨柯。”

(2).中藥遠志苗別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七:“遠志苗曰小草,根曰遠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謝公 始有 東山 之志,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 桓公 司馬。於時人有餉 桓公 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 謝 :‘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 謝 未即答。時 郝隆 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謝 甚有愧色。 桓公 目 謝 而笑曰:‘ 郝參軍 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後以小草喻平庸。亦含雖懷遠志而遭際不遇之慨。 宋 陸游 《澗松》詩:“藥出山來為小草,楸成樹後困長藤。” 金 元好問 《洞仙歌》詞:“似山中遠志,謾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明 吳承恩 《賞花釣魚謝表》:“臣等小草,愧乎出山涸轍。”

(3).指茶葉。 宋 張祁 《答人覓茶》詩:“內家新賜密雲龍,只到調元六七公;賴有家山供小草,猶堪詩老薦春風。”

(4).草稿。《三國志·蜀志·秦宓傳》:“願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 清 查慎行 《自題癸未以後詩稿》詩:“論卷排成手自刪,多慚小草落人間。”

(5).謂草書之字形小巧者。 唐 懷素 有《小草千字文》。 宋 陸游 《村圃》詩:“小草臨池學,新詩滿竹題。” 明 陸深 《書輯》:“ 羲 獻 之書,謂之今草;結構微眇者,謂之小草。”

埽跡

絕跡。 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上:“婦女則服役神之夫人,當時不過一二老嫗……自二十年來,花團錦簇,變為一班少婦,老嫗自以為羞,漸漸埽跡。”

中景

(1).午時日影。 三國 魏 王粲 《大暑賦》:“遠 昆吾 之中景,天地翕其同光。”《宋史·律曆志九》:“ 後漢 熹平 三年,《四分歷》志立冬中景長一丈,立春中景長九尺六寸。”

(2).比喻中年。 南朝 齊 謝朓 《為諸娣祭阮夫人文》:“中景遽傾,芳木先落。”

廣宇

(1) 高大的屋宇

奕奕將將,崇棟廣宇。——張衡《冢賦》

(2) 指廣闊的空間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魯迅《無題》

庥映

遮蓋。 金 雷淵 《會善寺松》詩:“儻隨天中景,廣宇共庥映。”

詩詞推薦

會善寺怪松原文_會善寺怪松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