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仲高原文
從政宜師古,為儒貴席珍。
承流仰循吏,慮患屬孤臣。
休戚同千里,輕肥止一身。
虛名稱有土,慚色見斯民。
羅網甘投足,波瀾恥問津。
狂言乾重辟,冷笑待憸人。
琴瑟方調節,芻蕘願采詢。
閉關聊度日,開卷易經春。
地暖畦蔬足,年豐瓮粟陳。
惟特三不愧,通塞任天鈞。
詩詞問答
問:答王仲高的作者是誰?答:呂陶
問:答王仲高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答王仲高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真韻
2. 以上《淨德集》卷三三
參考注釋
從政
參與政治事務,指做官
師古
效法古代。《書·說命下》:“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 説 攸聞。”《宋書·禮志一》:“師古而不適用, 王莽 所以身滅。”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 清 錢謙益 《河南歸德府知府高鏘授中憲大夫制》:“學多師古,志在濟時。”
儒貴
為世所重的名儒。《魏書·元匡傳》:“ 匡 宗室賢亮,留心既久,可令更集儒貴,以時驗決。必務權衡得衷,令寸籥不舛。”
席珍
亦稱“ 席上珍 ”。《禮記·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坐席上的珍寶。比喻儒者美善的才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木鐸起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 南朝 梁 何遜 《贈族人秣陵兄弟》詩:“方成天下士,豈伊席上珍。” 唐 杜甫 《贈王侍御》詩:“出入並鞍馬,光輝參席珍。” 清 錢謙益 《酬德水見贈》詩:“慚無席上珍,視彼櫝中毀。” 程善之 《革命後感事》詩:“三品席珍虛鹿幣,千金市骨上 燕 臺。”
承流
謂接受和繼承良好的風尚傳統。《史記·三王世家》:“ 百蠻 之君,靡不鄉風,承流稱意。”《漢書·董仲舒傳》:“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後漢書·文苑傳·杜篤》:“ 太宗 承流,守之以文。” 李賢 註:“ 太宗 , 文帝 也。繼體之君,以文德守之。”
循吏
守法循理的官吏。《史記·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無稱,亦無過行。作《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唐 張說 《奉和賜崔日知》詩:“明主徵循吏,何年下鳳凰?”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史體因革》:“傳之為體,大抵記公卿之行事, 遷 始傳《循吏》, 晉 曰《良吏》。”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袁隨園》:“平心而論,其為宰時,清勤明快,無愧循吏。” 章炳麟 《訄書·通法》:“一郡之吏,無慮千人,皆承流修職,故舉事易而循吏多。”
慮患
憂慮禍患。《荀子·大略》:“先患慮患謂之豫,豫則禍不生。”《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惟陛下慮患無形之外,慎萌纖微之初。” 宋 蘇轍 《歷代論一·漢文帝》:“為天下慮患,而使好名貪利小丈夫制之,其不為 鼂錯 者鮮矣!” 清 龍啟瑞 《讀<曹參傳>書後》:“且 參 能幸而薨於 孝惠 之世耳,使天假之年得見 呂后 、 產 、 祿 之事,不知 參 將以歌謼日飲者治之耶,抑皇然慮患之不暇給也?”
孤臣
(1).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墜心,遷客海上,流戍隴陰。” 唐 柳宗元 《入黃溪聞猿》詩:“孤臣淚已盡,虛作斷腸聲。” 明 王世貞 《鳴鳳記·封贈忠臣》:“鯁骨孤臣,芳年俊英,塤箎連奏同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 ,遠在邊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該萬死。” 清 丘逢甲 《離台詩》之一:“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參見“ 孤臣孽子 ”。
(2).孤陋無知的臣子。《文選·張衡<東京賦>》:“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而悝 穆公 於宮室。” 薛綜 註:“孤臣,孤陋之臣也。”《資治通鑑·晉元帝太興四年》:“ 導 ( 王導 )忠素竭誠,輔大業,不宜聽孤臣之言,惑疑似之説,放逐舊德,以佞伍賢。”
休戚
喜樂和憂慮;亦指有利的和不利的遭遇
休戚相關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輕肥
(1).“輕裘肥馬”的略語。 唐 權德輿 《侍從游後湖宴坐》詩:“輕肥何為者,漿藿自有餘。”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醉里磨跎,醒後吟喔,不取輕肥,免見干戈。” 清 孫枝蔚 《雜詩》之一:“少年重結友,志不吝輕肥。”
(2).輕暖和肥壯。《文選·范雲<贈張徐州稷>詩》:“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三:“同學少年多不賤, 五陵 衣馬自輕肥。” 清 李漁 《風箏誤·賀歲》:“那壁廂器宇春容,這壁廂裘馬輕肥。”
(3).指輕快的肥馬。 唐 萬齊融 《三日綠潭篇》:“金鞍玉勒騁輕肥,落絮紅塵擁路飛。” 唐 許渾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後池兼北樓宴》詩之二:“ 江 上西來共鳥飛,翦荷浮汎似輕肥。”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揚州許待制竹柱杖》:“輕肥思比鶴,短髮任如蓬。”
一身
(1) 全身,渾身
一身正氣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個人
孑然一身
虛名
空虛的名稱,不符實際的聲譽
不求虛名
有土
(1).有土地;有封地。《禮記·大學》:“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史記·平準書》:“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漢書·食貨志上》引此文, 顏師古 注曰:“有土,謂國之宗姓受封邑土地者也。”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若夫剖符有土,所謂祿利耳,非富貴也。”
(2).指有土地之君或有封地之臣。《書·皋陶謨》:“達於上下,敬哉有土!” 孔 傳:“有土之君,不可不敬慎。”《書·呂刑》:“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 曾運乾 正讀:“有土者,畿內有采地之臣。”
(3).謂任地方行政長官。 唐 元稹 《贈楚繼吾等制》:“竝追有土之榮,用明死政之節。” 章炳麟 《謝本師》:“昔 戴君 與 全紹衣 並污偽命,先生亦授職為偽編修。非有土子民之吏,不為謀主,與 全戴 同。何恩於虜,而懇懇蔽遮其惡?”
慚色
亦作“慙色”。羞愧的臉色。《韓詩外傳》卷一:“ 子貢 逡巡,面有慙色,不辭而去。”《晉書·何充傳》:“ 充 對曰:‘陛下龍飛,臣 冰 之力也。若如臣議,不覩昇平之世。’帝有慙色。”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十:“吾視花有慚色也。” 清 侯方域 《太子丹論》:“其死也,將下見其始祖 召公奭 於九原,即引而進之 周 之先 文王 、 武王 之側,亦豈有慚色哉!”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萬章上》:“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斯民之良也。” 晉 陸機 《答賈長淵》詩:“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鞏 《福州上執政書》:“寇旱之餘,曾未朞歲,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 魯迅 《悼楊銓》詩:“何期淚灑 江 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
羅網
捕捉鳥獸的網;比喻法網和名利網
投足
(1).踏步;舉步。《呂氏春秋·古樂》:“昔 葛天氏 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
(2).棲身;投宿。 晉 張華 《鷦鷯賦》:“匪陋荊棘,匪榮茝蘭。動翼而逸,投足而安。” 唐 滕倪 《留別吉州太守宗人邁》詩:“千里未知投足處,前程便是聽猿時。” 明 張綱孫 《百竹村》詩:“日晚慎前行,何處堪投足?”
波瀾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起)。——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多用於比喻
文章波瀾起伏
問津
打聽渡口,引申為探求途徑或嘗試
使子路問津焉。——《論語·微子》
遂無問津者。——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無人問津
狂言
(1) 狂妄的話
口出狂言
(2) 胡說
重辟
極刑;死罪。《陳書·孔奐傳》:“ 沉炯 為飛書所謗,將陷重辟,事連臺閣,人懷憂懼。” 宋 陸游 《與尉論捕盜書》:“此十許人,皆負重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六·羅文毅》:“使 應魁 不死,將置重辟矣。”
冷笑
含有輕蔑、譏諷、無可奈何、慍怒等意味的笑
憸人
小人,奸佞的人。《書·冏命》:“爾無昵於憸人,充耳目之官。”《北堂書鈔》卷一一三引 三國 蜀 諸葛亮 《兵要》:“枝葉彊大,比居同勢,各結朋黨,競進憸人,有此不去,是謂敗徵。” 宋 司馬光 《王廣淵札子》:“夫端士進者,治之表也;憸人進者,亂之階也。” 康有為 《敬謝天恩並統籌全局折》:“諸臣惑於舊俗,謡謗紛紜,或庸人知見擯於維新,恐富貴之難保;或憸人思媚於權貴,造疑謗而詆諆。”
琴瑟
指琴與瑟兩種弦樂器。古代常合奏。也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諧或兄弟、朋友的融洽情誼:琴瑟和諧。調節
在數量、程度、規模等方面進行調整,使符合標準
芻蕘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
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詩·大雅·板》
芻蕘之微,先民詢之。——劉開《問說》
閉關
(1) 封閉關口,比喻不與外界交往
閉關鎖國
(2) 佛教中指僧人獨居,一個人專心修煉佛法,與外界隔絕,滿一定期限後再外出
度日
過日子,多指日子過得很艱難
開卷
(1)
(2) 打開書閱讀
(3) 考試形式,可藉助書面資料答題
易經
中國儒家經典之一,分《經》、《傳》兩部分,《經》據傳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兩種符號重疊演成64卦、384爻,依據卦象推測吉凶。今本《易經》通過釋經表達哲學觀點,包含世界觀、 * 學說和豐富的樸素辯證法,從而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愧
無愧於;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通塞
(1).謂境遇之順逆。《易·節》:“不出戶庭,知通塞也。” 晉 潘岳 《西征賦》:“生有脩短之命,位有通塞之遇。” 唐 李商隱 《酬別令狐補闕》詩:“人生有通塞,公等繫安危。”《剪燈新話·富貴發跡司志》:“小而一身之榮悴通塞,大而一國之興衰治亂。”
(2).通暢與阻塞。 唐 杜甫 《歸夢》詩:“道路時通塞,江山日寂寥。” 宋 蘇軾 《與王敏仲》之十五:“聞遂作管引蒲澗水甚善。每竿上,須鑽一小眼,如菉豆大,以小竹針窒之,以驗通塞。”
(3).指詩文的通順與艱澀。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詩用虛活字,時有難易;易若剖蚌得珠,難如破石求玉,且工且易,愈苦愈難,此通塞不同故也。”
天鈞
亦作“ 天均 ”。1.謂天然均平之理。《莊子·齊物論》:“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陸德明 釋文:“本又作均。”《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南朝 宋 謝鎮之 《重與顧道士書》:“故卑高殊物,不嫌同道;左右兩儀,無害天均。”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自然》:“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章炳麟 《四惑論》:“神教衰而歸敬於宿命,宿命衰而歸敬於天鈞。”
(2).指極北之地。
(3).比喻心。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二:“事之成敗,猶兵之勝負,固不可以此動我天鈞。”
(4).指鈞天廣樂。神話中的一種天界音樂。 唐 皮日休 《上真觀》詩:“天鈞鳴響亮,天祿行蹣跚。”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西樓吟倚若為情,情似浮雲處處生四錫《倚樓》
- 沾樹急玄蟬,灑池棲皓鶴李正封《詠露》
- 天色轉陰陰轉雨,愁人可憑柳邊闌董嗣杲《陳石泉送芍藥花》
- 人知君守固,當識君母賢趙孟堅《上習庵陳先生》
- 溯水斜盼浪,懸崖逆鬥風沈說《買舟》
- 雄城千雉壓江橫,倒影蛟龍十里明
- 徑寒杉影轉,窗晚雪聲過釋行肇《郊居吟》
- 試向崑山投瓦礫,便容靈沼濯埃塵周匡物《及第後謝座主》
- 俗緣未了,強教肉食,何曾知味李昴英《水龍吟》
- 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李鹹用《投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