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盧革通議原文
耆宿今多少,惟公景德人。
家鄰吳市卒,名重漢庭臣。
路在猶耕月,門閒似送春。
才知圖畫好,時見舊精神。
詩詞問答
問:挽盧革通議的作者是誰?答:畢仲游
問:挽盧革通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挽盧革通議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畢仲游的名句有哪些?答:畢仲游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耆宿
指有名望有學問的老年人
耆宿大賢,多見廢弁。——《後漢書·樊儵傳》
多少
(1) 指量度或數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2)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量或價格)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3) 稍微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4) 疑問代詞
(5) 問數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水滸傳》
(6) 表示不定的數量
最後終於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餘作者才知道
德人
(1).有德的人。指德操高尚者。《莊子·天地》:“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漢 賈誼 《鵩鳥賦》:“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 宋 秦觀 《俞紫芝字序》:“天下皆知有物所以失己也,不知有己所以失己也。,而德人知之。” 清 梅曾亮 《<阮小鹹詩集>序》:“君之子 肇星 以詩稿屬序。余讀之,清婉恬適,如君其人,不以不得志於有司也,而有怨詞,有矜氣,真德人之音也。”
(2). 明 代初期對高級官員母、妻的封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八:“ 洪武 八年, 宋濂 官禮部侍郎,封 濂 母 陳氏 、妻 賈氏 為德人。見誥命。後無‘德人’之稱。”
市卒
看守市門的小吏。《漢書·梅福傳》:“變名姓,為 吳 市門卒。” 晉 郭璞 《客傲》:“ 嚴平 澄漠於塵肆, 梅真 隱淪乎市卒。” 唐 元稹 《估客樂》詩:“市卒酒肉臭,縣胥家舍成。”
漢庭
指 漢 朝。 漢 張衡 《思玄賦》:“王肆侈於 漢 庭兮,卒銜恤而絶緒。”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 漢 庭和異域,《晉史》坼中臺。” 明 何景明 《送雷長史》詩:“ 漢 庭亦羨 相如 美, 楚 客重看 賈傅 尊。”
送春
(1).送別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歸》詩:“杜鵑花落子規啼,送春何處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櫻桃》詩之二:“嶺外麥英雪是膚,送春新脫紫霞襦。” 清 龔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覺,先生送春人又嗤。”
(2).舊時立春日的一種風俗。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山東·惠民縣之歲時》:“立春日,官吏各執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紳家,謂之送春。”
才知
見“ 才智 ”。
圖畫
(1)
(2) 繪畫
(3) 用線條、色彩描繪出來的形象(如油畫、素描或版畫)
(4) 比喻壯麗的江山
(5) 生動的描寫或形象的描繪
(6) 謀劃
時見
(1).指諸侯不在規定期間朝見天子。《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 鄭玄 註:“時見者,言無常期。”
(2).常見。 唐 李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唐 戴叔倫 《過柳溪道院》詩:“日斜深巷無人跡,時見梨花片片飛。”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