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六十七首

作者:釋原妙 朝代:宋代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

今朝八月一,行腳禪和出。
不識自家珍,卻向途中覓。
直饒走遍一百一十城,參見五十三善知識,功超十地三乘,位等釋迦彌勒。
若還來到西峰,未免一棒打折你驢脊。

詩詞問答

問:偈頌六十七首的作者是誰?答:釋原妙
問:偈頌六十七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書法欣賞

釋原妙偈頌六十七首書法作品欣賞
偈頌六十七首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舟次游乾元寺

    釋智圓宋代〕古樹垂清陰,維舟暫登陟。閒吟塵相絕,久坐天籟息。幡影{左風右日}晴空,溪光澄暮色。掛帆尋去路,煙水杳
  • 訪慧林寺僧因有詩

    戴復古宋代〕故人有約訪鄉僧,少坐西林待晚晴。雙燕護雛更出入,群鴉攫肉斗飛鳴。長溪積水流無盡,古木號風訴不平。一段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長安羅少府

    朱慶餘唐代〕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去國已辭趨府伴,向家還入渡江船。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雲遠色鮮。在處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岳色

    石介宋代〕春近滿魯分,雨餘堆汶河。濃雲映不盡,殘照射來多。高與在臨縣,閒臨月上坡。特開西北戶,愛此郁嵯峨。
  • 鹹陽懷古

    劉兼唐代〕高秋鹹鎬起霜風,秦漢荒陵樹葉紅。七國鬥雞方賈勇,中原逐鹿更爭雄。南山漠漠雲常在,渭水悠悠事旋空。立馬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毛君州宅八詠其七磨劍池

    蘇轍宋代〕神仙鑄劍本無硎,岸石班班尚鐵鉎。天上少年仍狡獪,不須還爾對方平。
  • 起伏龍行(並敘)

    蘇軾宋代〕徐州城東二十里,有石潭。父老雲與泗水通,增損清濁,相應不差,時有河魚出焉。元豐元年春旱,或雲置虎頭潭
  • 再使蜀道

    張說唐代〕眇眇葭萌道,蒼蒼褒斜谷。煙壑爭晦深,雲山共重複。古來風塵子,同眩望鄉目。芸閣有儒生,軺車倦馳逐。青春
  • 送盧緘歸揚州

    薛逢唐代〕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燈火有餘輝。關河日暮望空極,楊柳渡頭人獨歸。隋苑荒颱風裊裊,灞陵殘雨夢依依。今年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霜角 水西煙雨

    張可久元代〕沙淺波平。孤舟長日橫。淡墨瀟湘八景,誰移向、富山城。淨名。疏磬聲。暮歸何處僧。明日披雲風頂,呼太白、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二月望日雪二絕

    蘇轍宋代〕老翁衰病不憂花,百口唯須麥養家。聞道田中猶要雪,兼收凝白試山茶。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和謝仲弓廷評栽竹

    梅堯臣宋代〕移得溪邊翠,來為庭下陰。惜根存舊土,帶筍助新林。暗換蕭蕭葉,知虛寸寸心。東風莫搖撼,培壅未應深。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挽胡季昭

    李庭芝宋代〕玉李當春孟,公書以訃聞,但期同氣骨,不作異鄉墳。豈料鱗音後,俄傳蝶夢雲。想教寧越水,恨不識朱雲。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王琪宋代〕涼吹易成團扇恨,夕陽偏結小窗愁。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韋給事山居

    王維唐代〕幽尋得此地,詎有一人曾。大壑隨階轉,群山入戶登。庖廚出深竹,印綬隔垂藤。即事辭軒冕,誰雲病未能。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何水竹需次入剡易齋赴浙漕

    沈說宋代〕弟兄聯騎出,秋色赴行裝。慈水瓜應熟,孤山桂又香。對床村店寂,起飯曉燈涼。到日分吳越,江流兩岸長。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辛春日詞內廷

    晏殊宋代〕朱戶未聞迎彩燕,東郊先報舞雲翹。姜任盛德符青史,金屋千春奉聖朝。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嚴子陵釣台

    姚勉宋代〕封了全燕不復臣,友朋從此廢天倫。子陵不為光皇屈,要識君王有故人。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湖上

    薛漢元代〕一舸泛霜晴,湖波寒更清。平堤連野色,遠市合舂聲。塵土浪終日,山林負半生。回頭夕陽外,煙渚白鷗輕。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
  • 東村

    陸游宋代〕塘路東頭烏桕林,偶攜藤杖得幽尋。桃源阡陌自來往,輞口雲山無古今。遠浦過帆供極目,暮天橫雁入微吟。歸來
偈頌六十七首原文_偈頌六十七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