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瑞期頤盡有雲,春闈應試未曾聞。
三場竟得全文字,一命應教獎毖勤。
雅化育材欣壽世,宏恩錫類祝慈雲。
端知欲笑胡安定,年詡會昌最出群。
詩詞問答
問:《江西興安縣舉人李煒年躋百齡來應萬壽恩科會試三場納卷神采倍增洵為熙朝上瑞雖榜放未經入彀特賜國子監司業職銜加賞內府鞋疋並親制詩以紀盛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九十七
2. 同時舉子年八十以上賞翰林院檢討銜者有李珩等十八員七十以上當國子監學正銜者有丁福隆等十六員實為從來史冊中所未見
參考注釋
人瑞
人事方面的吉祥徵兆。亦指有德行的人或年壽特高者。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今海內樂業,朝廷淑清。天符既章,人瑞又明。” 唐 白居易 《祭微之文》:“惟公家積善慶、天鍾粹和。生為國楨,出為人瑞。”
期頤
一百歲。語本《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 鄭玄 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 孫希旦 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於養。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華 《四皓銘》:“抱和全默,皆享期頤。” 宋 陸游 《初夏幽居》詩之五:“餘生已過足,不必到期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席方平》:“今送汝歸,予以千金之產、期頤之壽,於願足乎?” 郁達夫 《代洪開榜先生祝梁母鄧太夫人八秩大慶》詩:“好待期頤觴詠日,重摩銅狄話滄桑。”
春闈
(1). 唐 宋 禮部試士和 明 清 京城會試,均在春季舉行,故稱春闈。猶春試。 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國子監》詩:“業成早赴春闈約,要使嘉名海內聞。”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平日春闈較才藝,策名屢獲科甲。”《紅樓夢》第一回:“且喜明歲正當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捷,方不負兄之所學。”
(2).猶 * 。太子居所。又稱東宮。亦指代太子。 唐 王勃 《釋迦佛賦》:“寶殿之龍顏大悅,春闈之鳳德何虞。” 唐 白居易 《除趙昌檢校吏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制》:“夫望優四皓,然後然調護春闈;才冠六卿,然後能紀綱會府。”《舊唐書·姚珽傳》:“臣以庸謏,叨侍春闈,職居獻替,豈敢緘默。”
(3).猶春閨。 唐 楊炯 《幽蘭賦》:“及夫東山月出,西軒日晚,授 燕 女於春闈,降 陳 王於秋坂。”
應試
應考;參加考試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三場
科舉時 * 試須經三次,叫初場、二場、三場。亦總稱三場。《宋史·選舉志二》:“﹝ 建炎 ﹞二年,定詩賦、經義取士,第一場詩賦各一首,習經義者本經義三道,《語》、《孟》義各一道;第二場並論一道;第三場並策三道。”《明史·選舉志二》:“初設科舉時,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二場論一道;三場策一道。”《西遊記》第九回:“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 長安 應試。”
得全
(1).獲得保全。《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新唐書·裴度傳》:“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一命
(1). 周 時官階從一命到九命,一命為最低的官階。《左傳·昭公七年》:“三命茲益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杜預 註:“三命,上卿也。”《北史·周紀上》:“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後亦用以泛指低微的官職。 南朝 梁 劉孝綽 《上虞鄉亭觀濤津諸學潘安仁河陽縣詩》:“無貲徒有任,一命忝為郎。” 唐 白居易 《松齋自題》詩:“非賤亦非貴,朝登一命初。”《警世通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你生於富家,長在名門,難道沒幾個好親眷,何不去借貸,為求官之資,倘得一命,償之有日。”
(2).相同的命運。 漢 王充 《論衡·氣壽》:“若夫無所遭遇,虛居困劣,短氣而死……此與始生而死,未產而殤,一命也。”
(3).一人的生命。 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詩:“一命淪驕餌,三緘慎禍胎。”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想著俺做一世雄,肯投降苟自容,拚的個觸荒碑一命終。” 許地山 《兇手》第一幕:“現有 鬍子傳 控告,告你清明那天在 萬勝門 外,搶掠 李皇親 家眷,殺害他家婢女一命。”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雅化
(1).謂趨於文雅、高雅。《史記·李斯列傳》:“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説耳目者,必出於 秦 然後可,則是 宛 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 趙 女不立於側也。” 司馬貞 索隱:“謂閒雅變化而能通俗也。” 朱自清 《論雅俗共賞》:“詞後來雖然漸漸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終不能雅到詩的地位,它怎么著也只是‘詩餘’。”
(2).純正的教化。《晉書·華譚傳》:“刑罰懸而不用,律令存而無施,適足以隆太平之雅化,飛仁風於無外矣。”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你司晨傷雅化,長舌犯良規。”
育材
見“ 育才 ”。
壽世
謂造福世人。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十六:“每出入場屋,必召至案前,諄諄以名士壽世相勖。”
恩錫
猶恩賜。錫,通“ 賜 ”。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賚益州天門冬啟》:“一蒙恩錫,竊幸往代。”《周書·寇儁傳》:“﹝ 世宗 ﹞數加恩錫,思與相見。”
慈雲
佛教語。比喻慈悲心懷如雲之廣被世界、眾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慈雲吐澤,法雨垂涼。” 唐太宗 《三藏聖教序》:“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 明 崔子忠 《送僧歸滇南》詩:“兵戈前路息,萬里憶慈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仰藉慈雲之庇,庶寬雷部之刑。”
安定
安定藥苯甲二氮(diazepam)的商品名
會昌
謂會當興盛隆昌。《三國志·蜀志·秦宓傳》:“ 蜀 有 汶阜 之山, 江 出其腹,帝以會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文選·左思<蜀都賦>》:“天帝運期而會昌,景福肹饗而興作。” 李逵 註:“昌,慶也。言天帝於此會慶建福也。”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璽運會昌,龍圖受命。”《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十·唐享太廟樂章》:“精感耀魄,時膺會昌。”
出群
猶言出眾。《尹文子·大道上》:“今世之人,行欲獨賢,事欲獨能,辯欲出羣,勇欲絶眾。” 唐 杜甫 《海棕行》:“自是眾木亂紛紛,海棕焉知身出羣。” 明 葉憲祖 《鸞鎞記·鎞訂》:“只為我才貌出羣,聲名播遠,京中多少王孫公子,騷人墨客,戶外之履常滿,笥中之句頻投。”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二:“某家有小兒,甫六齡,清秀在骨,器宇不凡,性亦矯矯出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