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道日陵夷,人心多巧變。
弊由涼貪作,世似蠻觸戰。
我公端本源,有榜下台院。
威嚴凜斧鉞,迅速驚雷電。
弊除利乃興,盛治當復見。
詩詞問答
問:《貴陽雅頌二十四首同翠渠作·其十二·給榜革弊》的作者是誰?答:祁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霰韻
參考注釋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陵夷
(1).山坡緩平貌。 漢 桓寬 《鹽鐵論·詔聖》:“故峻則 樓季 難三刃,陵夷則牧豎易山巔。”
(2).由盛到衰。衰頹,衰落。《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漢書·成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顏師古 註:“陵,丘陵也;夷,平也。言其頽替若丘陵之漸平也。” 唐 白居易 《立碑》詩:“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明史·熹宗紀贊》:“ 明 自 世宗 而後,綱紀日以陵夷。” 郭沫若 《文藝論集·一個宣言》:“我們優秀的 中華 民族,終不會長此陵夷,未來的藝術天才已經在負勢競上。”
(3).平夷;平毀。 王西彥 《魚鬼》:“那裡原是塊廢棄了的義冢地,由於年代久遠,古舊的墳墓幾乎全數陵夷了。”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蠻觸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 觸氏 ;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 蠻氏 。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後以“蠻觸”為典,常以喻指為小事而爭鬥者。 唐 白居易 《禽蟲》詩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 蠻 觸 交爭蝸角中。”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訪姨》:“人生大夢信無憑, 蠻 觸 徒然有鬭爭。”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顧乃於電光石火之內,更興 蠻 觸 之兵戈,不夢中夢乎?” 趙朴初 《讀朱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 蠻 觸 爭蝸涎。”
本源
事物產生的根源
下台
(1) 從舞台或講台上下來
(2) 指卸去公職
(3) 比喻擺脫困難尷尬的境地——多用於否定式
(4) 喪失職位,尤指因國會的反對票而喪失職位
政府下台了
威嚴
(1) 威武而嚴肅
他的樣子如此威嚴,使手下人深深地尊敬與服從他
(2) 威勢;權勢
(3) 威風
尊長的威嚴
(4) 威信
治威嚴。——《後漢書·張衡傳》
斧鉞
亦作“ 斧戉 ”。斧與鉞。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左傳·昭公四年》:“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漢書·天文志》:“ 梁王 恐懼,布車入 關 ,伏斧戉謝罪,然後得免。” 宋 岳飛 《乞褒贈張所札子》:“ 張所 以忠許國,義不顧身,雖斧鉞在前,凜然不易其色。” 清 沉受宏 《衢州書事》詩:“已見降王歸斧鉞,徒聞戰鬼逐弓刀。” 謝覺哉 《哭凌波同志》:“勞苦、飢餓、金錢、斧鉞,在他看來,若無其事。”
迅速
快速
迅速的援助
雷電
空中帶電的雲在放電時所發強光與聲音
盛治
昌明的政治。 明 高明 《琵琶記·一門旌獎》:“顯文明開盛治,説孝男並義女,玉燭調和歸聖主。” 清 錢謙益 《蘇州府修學記》:“ 成周 之盛治,豈復可幾於後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