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寄友人·其五原文
門臨溪水接瑤池,池上仙人舊有期。
安得儂如池畔草,奉君長醉紫霞卮。
詩詞問答
問:感懷寄友人·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感懷寄友人·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感懷寄友人·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溪水
指從山裡流出來的水流。《三國志·吳志·朱桓傳》:“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廣三十餘丈,深者八九尺,淺者半之,諸軍勒兵渡去, 桓 自斷後。” 唐 王建 《贈華州鄭大夫》詩:“ 少華 山雲當驛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丁玲 《夢珂》:“從山頂流下許多條溪水,又清,又亮,又甜。”
瑤池
神話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宮苑中的池
上仙
亦作“ 上仙 ”。1.成仙;登仙。《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乘彼白雲,至於帝鄉。” 唐 牛僧孺 《玄怪錄·杜子春》:“向使子無噫聲,吾之藥成,子亦上仙矣。” 明 陳繼儒 《虎薈》卷二:“ 天寶 中, 緱氏縣 太子陵 仙鶴觀 ,每年九月三日夜,即有道士一人上仙。” 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僊。”
(2).死亡的婉詞。多指帝王。《舊唐書·鄭顥傳》:“不數日, 宣宗 不豫,廢朝會,及宮車上僊,方悟其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仁宗 不悅,即時回輦,翌日上仙,而 英宗 登極。”
(3).道家分天上仙人為九等,第一等為上仙。《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其九仙者,第一上仙。”
(1).天上的神仙。 唐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詩:“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唐 徐凝 《和嵩陽客月夜憶上清人》詩:“獨夜 嵩陽 憶上仙,月明三十六峯前。” 唐 皮日休 《和魯望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詩:“為説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
(2).道家所傳說的“九仙”中品級最高者。《雲笈七籤》卷三:“太清境有九仙……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靈仙,九至仙。”
(1).道家謂升天成仙。仙,也作“僊”。《莊子·天地》:“千歲厭世,去而上僊。”《枕中書》:“上仙受天任者,一日三朝玄都太真人也,雖有億萬里,往還如一步耳。”
(2).用作帝、後死亡的婉稱。 唐 白居易 《大唐故賢妃京兆韋氏墓志銘》:“ 貞元 中, 沙鹿 (指皇后)上仙, 長秋 虛位,凡六十九御之政,多聽於妃。”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丙午丁未》:“ 淳熙 丁未, 高宗 上仙。”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戊子六月二十八日, 慈懿王太后 上仙。”
池畔
池邊。 巴金 《春》十二:“池畔種了好幾株柳樹,碧綠的柳絲有的垂到了水面。”
長醉
酣醉不醒。 唐 李白 《將進酒》詩:“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唐 戴叔倫 《江上別張歡》詩:“長醉非關酒,多愁不為貧。”
紫霞
紫色雲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選·陸機<前緩聲歌>》:“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 劉良 註:“眾仙會畢,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舉凌紫霞。” 明 張鳳翼 《灌園記·君後自責》:“誰知道絜帶咱,享榮華,似拔宅飛昇凌紫霞。”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感懷寄友人·其五原文_感懷寄友人·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