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原文
慶曆承平已廟堂,三朝勳業遍旂常。
昔雖郭令曾憂畏,今比留侯更壽康。
賜餞饔人移玉食,寵行天藻爛雲章。
想公剩覺西都樂,門外逍遙綠野鄉。
詩詞問答
問: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劉摯
問: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上洛都文太尉二首·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劉摯的名句有哪些?答:劉摯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慶曆
(1041——1048年) 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慶曆中。——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慶曆四年春。——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承平
太平;持久太平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漢書·食貨志》
承平日久
廟堂
(1) 廟宇
(2) 指朝廷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勳業
功業。《三國志·魏志·傅嘏傳》:“子志大其量,而勳業難為也,可不慎哉!” 唐 李頎 《贈別張兵曹》詩:“勳業河山重,丹青錫命優。” 清 管同 《<方植之文集>序》:“由是言之:性命修於身,勳業皆其末跡也。”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將軍只手定 蘇北 ,勳業爭傳 大江 南。”
旂常
1.旂與常。旂畫交龍,常畫日月,是王侯的旗幟。語本《周禮·春官·司常》:“日月為常,交龍為旂……王建大常,諸侯建旂。” 明 張居正 《答應天巡撫孫小溪》:“先朝名臣,所以銘旂常、垂竹素者,不過奉公守法、潔己愛民而已。”
2.借指王侯。 唐 楊炯 《群官尋楊隱居詩序》:“以不貪為寳,均珠玉以咳唾;以無事為貴,比旂常於糞土。”
憂畏
憂慮畏怯。 南朝 梁 蕭統 《<陶淵明集>序》:“宜乎與大塊而榮枯,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於憂畏,汲汲役於人間。” 唐 元稹 《班肅授尚書司封員外郎制》:“馳競之徒,能於寒暑之際,不以憂畏移其薄厚之道者鮮矣。” 宋 范仲淹 《同年魏介之會上作》詩:“心存闕下還憂畏,身在樽前且笑歌。”
留侯
秦 末, 張良 運籌帷幄,佐 劉邦 平定天下,以功封 留侯 。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白帝 幸 曲逆 , 鴻門 賴 留侯 。” 唐 張九齡 《送張說》詩:“ 山甫 歸應疾, 留侯 功復成。”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 筌 註《黃帝陰符經》,推演幽奧,僉謂 鬼谷 留侯 復生。”
壽康
長壽健康。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宋 王安石 《賀冬表》之六:“茂對時之福嘏,靈承旅以壽康。” 元 貢師泰 《天壽節日大明宮罷朝口占簡張約中博士》:“仗隨騏驥通朝貢,盃進夔龍祝壽康。”
賜餞
謂賜宴餞別。《晉書·孝友傳·李密》:“ 密 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 漢中 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 東堂 ,詔 密 令賦詩…… 武帝 忿之,於是都官從事奏免 密 官。”
饔人
(1).古官名。掌切割烹調之事。《周禮·天官·內饔》:“凡王之好賜肉脩,則饔人共之。”《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2).泛指廚師。 唐 沉佺期 《白蓮花亭侍宴應制》詩:“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明 劉元卿 《賢奕編·德器》:“庖肉為饔人所私食,不飽,乞治之。”
移玉
敬辭,挪動腳步,用於請人前來
翌午肅治春盤,奉攀清敘,祈早移玉。——《檮杌閒評——明珠緣》
寵行
贈詩文送別,以壯行色。多用於皇帝對臣下。 唐 崔日用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壯心看舞劍,別緒應懸旌。睿錫承優旨,乾文復寵行。” 唐 杜甫 《東津送韋諷攝閬州錄事》詩:“寵行舟遠汎,怯別酒頻添。”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五:“三月二日,太師 潞公 西歸,詔宰相執政官三省近臣學士待制宴餞於 瓊林院 ,賜御詩以寵行。”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學士戴公墓碑》:“ 道光 四年,公陳情乞休,得俞旨,製詩寵行,在籍食全俸。” 蔡有守 《清明後一日訒生將赴日本同人祖餞即席》詩:“紫棟飛飛復弄寒,寵行萬酒醉江乾。”
天藻
(1).謂天仙所書文字。《漢武帝內傳》:“受而不敬,是為慢天藻。”
(2).稱天子的文章。 唐 陳子昂 《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帝歌爰作,天藻攸彰。” 明 唐順之 《和陳編修約之禁中雪詩》之二:“亦知聖主揮天藻,不羨 周 家《黃竹》詞。”
爛雲
(1).指《卿雲歌》。因歌中有“卿雲爛兮”句,故稱。傳說 虞舜 將禪位給 禹 時和百官一起唱的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薰風’詩於元後,‘爛雲’歌於列臣。盡其美者何?乃心樂而聲泰也。”
(2).即慶雲。古人視為祥瑞的一種彩雲。《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五·唐祀圓丘樂章之四》:“爛雲普洽,律風無外。”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鎬 ,至 成王 時別營 洛邑 為 東都 ,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詩·小大雅譜》:“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詩也。”(2) 新莽 始建國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常安 ( 新莽 改 長安 為 常安 )為 西都 。(3) 東漢 都 洛陽 ,因稱 西漢 舊都 長安 為 西都 。 漢 班固 《西都賦》:“ 漢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實惟 長安 。”(4) 唐 顯慶 二年(657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5) 唐 寶應 元年(762年)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不久罷。(6) 五代 梁 開平 元年(907年)建都 開封府 ,號 東都 ,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923年),復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又稱 西都 ,至 晉 天福 三年(938年)罷。(8)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 江寧府 為 西都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9) 北宋 以 洛陽 為陪都,因在 開封 西,故稱 洛陽 為 西都 。 宋 梅堯臣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
(2). 西漢 的代稱。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