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臣姻兄先生六秩榮慶原文
齡周甲籙躋強康,仁壽傳來喜杖鄉。
掌故能通儕伏勝,年華正富軼馮唐。
榮封都護酬庸盛,品重瀛寰姓字香。
更幸稱觴元夜近,千家燈火燭無疆。
詩詞問答
問:頌臣姻兄先生六秩榮慶的作者是誰?答:寧奎章
問:頌臣姻兄先生六秩榮慶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頌臣姻兄先生六秩榮慶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出處:清州搜玉
參考注釋
周甲
滿六十年。乾支紀年一甲子為六十年,故稱。《清史稿·禮志五》:“﹝ 康熙 ﹞六十年,御極週甲,命 世宗 率皇子、皇孫詣 盛京 ,皇子祭 昭陵 ,皇孫祭 永陵 ,帝親往 福陵 大祭。” 清 吳熾昌 《容窗閒話初集·八松墓》:“老夫年已週甲,膝下無兒,多金何為。”
仁壽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慾,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舜 行德, * 仁壽。”《舊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由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至於 湯 武 ,拯塗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聰明神聖之主,又已禎祥畢集,仁壽可登矣。”
杖鄉
(1).《禮記·王制》:“六十杖於鄉。”謂六十歲可拄杖行於鄉里。 南朝 梁 沉約 《讓僕射表》:“養老杖鄉,抑推前典。”後作為六十歲的代稱。 南朝 梁 沉約 《讓僕射表》:“養老杖鄉,抑推前典。”後作為六十歲的代稱。 南朝 梁 任昉 《答到建安餉杖》詩:“勞君尚齒意,矜此杖鄉辰。”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三:“﹝ 陳長生 ﹞《聞家大人旋里》云:‘去郡定多遮道吏,還山已是杖鄉人。’”
(2).代指六旬老人。 唐玄宗 《千秋節宴》詩:“月銜花綬鏡,露綴綵絲囊。處處祠四祖,年年宴杖鄉。”參見“ 杖家 ”。
掌故
歷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跡等
孝文、 孝武因襲掌故,未遑講試。——《史記·龜策列傳》
都護
古代官名。設在邊疆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酬庸
猶酬功;酬勞。 南朝 梁 江淹 《封江冠軍等詔》:“開歷闡祚,酬庸為先。” 清 陳大章 《王文成紀功碑》詩:“改元兆讖實天啟,酬庸錫爵開禎期。” 廖仲愷 《<全民政治論>譯本序》:“考其千八百二十年所頒法案,規定數種文官任期為四年,其目的在總統選舉獲勝,可舉數千受國家俸給之地位,為政客酬庸之具。”
重瀛
重重的海洋。泛指海外各地。《清史稿·食貨志一》:“及 同治 、 光緒 間,交通日廣,我國之民耕種貿遷,徧於重瀛。”
姓字
姓氏和名字,猶姓名。《墨子·經說上》:“聲出口,俱有名,若姓字。”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銘誌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水滸傳》第六回:“不因這番比試,有分教, 楊志 在萬馬叢中聞姓字,千軍隊里奪頭功。”
稱觴
舉杯祝酒。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之九:“降席連緌,稱觴接武。” 唐 馬懷素 《餞唐永昌》詩:“聞君出宰 洛陽 隅,賓友稱觴餞路衢。” 宋 王安石 《次韻王禹玉平戎慶捷》:“稱觴別殿傳新曲,銜璧寧王按舊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回目:“試鄉科文闈放榜,上母壽戲綵稱觴。”參見“ 稱觴上壽 ”。
元夜
元宵
燈火
泛指亮著的燈燭
無疆
沒有窮盡;無限
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