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游谷山

作者:釋德洪 朝代:宋代

和游谷山原文

潁皋擘窠書棐幾,玉勒銀鉤照林麓。

山堂聚觀雜賢鄙,人人歡然如所欲。

獨餘耆年視凝遠,就觀尚如隔羅縠。

筠床瓦枕試新涼,小雨南風正清熟。

岸中一笑山答響,我亦為君聊捧腹。

晚晴軒檻亦何有,隔屋茶煙度修竹。

呼童索紙賦新詩,詩成字字清如玉。

人間何從有此客,滿腹精神真可掬。

我慚衰老亦作詩,譬如菌芝生朽木。

詩詞問答

問:和游谷山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和游谷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參考注釋

擘窠書

亦稱“ 擘窠字 ”。指大字。 清 朱履貞 《書學捷要》卷下:“書有擘窠書者,大書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烏提督》:“時守將為 葉清 ,故武科子弟,善於詩,書擘窠字,倉卒乘馬傷髀。”

棐幾

用棐木做的幾桌。亦泛指幾桌。《晉書·王羲之傳》:“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浄,因書之,真草相半。” 宋 陸游 《初夏》詩:“細煅詩聯憑棐幾,靜思棋劫對楸枰。” 元 揭傒斯 《和傅與礪近日》之一:“棐幾看雲憑,衡門罷月關。”

玉勒

(1).玉飾的馬銜。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控玉勒而搖星,跨金鞍而動月。” 唐 高適 《送渾將軍出塞》詩:“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 嫖姚 破 骨都 。”《宋史·外國傳六·回鶻》:“遣使 曹萬通 以玉勒名馬……來貢。”

(2).指馬。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亞列出領麾幢十韻》:“別風嘶玉勒,殘日望金莖。”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贈處》:“玉勒乍回初噴沫,金鞭欲下不成嘶。” 清 汪懋麟 《扈從東巡日記序》:“秘書日日隨行殿,玉勒前頭珥筆來。”

銀鉤

亦作“ 銀鉤 ”。 1.銀質或銀色的鉤子。《晉書·索靖傳》:“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飄若驚鸞。” 南朝 梁 劉孝威 《釣竿篇》:“金轄茱萸網,銀鉤翡翠竿。” 唐 駱賓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俠客珠彈垂楊道,倡婦銀鉤採桑路。”《宋史·樂志十五》:“翠簾人靜月光浮,但半捲銀鉤。”

(2).一種銀質的婦女飾物。 唐 徐堅 《棹歌行》:“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

(3).比喻遒媚剛勁的書法。 唐 杜甫 《陳拾遺故宅》詩:“到今素壁滑,灑翰銀鉤連。” 元 張遜 《水調歌頭·宴顧仲瑛金粟影亭賦桂》詞:“把鸞箋,裁繡句,寫銀鉤。” 清 蔣士銓 《臨川夢·想夢》:“他一不合銀鉤寫,錦字松煙。”

(4).比喻彎月。 宋 李彌遜 《游梅坡席上雜酬》之二:“竹籬茅屋傾樽酒,坐看銀鉤上晚川。”

林麓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薛綜 註:“木叢生曰林。” 李善 註:“《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録其( 趙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國秋初到,山堂氣更清。’”

(2).隱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組 《艮岳賦》:“傚隱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幫會的組織機構。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這(哥老會)兩個山堂,在 長江 的勢力算為最大。”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三章緒言:“當時天地會山堂分立,缺乏統一指揮。”

聚觀

群聚觀看。《漢書·張騫傳》:“大角氐,出奇戲諸怪物,多聚觀者。”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途經百國皆莫識,君臣聚觀逐旌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女俠》:“眾聚觀,果紅帩頭人也。” 魯迅 《華蓋集·雜感》:“人被殺於萬眾聚觀之中,比被殺在‘人不知鬼不覺’的地方快活。”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為必死。——《資治通鑑·唐紀》

然如

猶然而。《大戴禮記·禮察》:“然如曰禮雲、禮雲,貴絶惡於未萌,而起敬於微眇。”

耆年

(1).老年人。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耆年闕市井之游,稚齒豐車馬之好。” 唐 聶夷中 《短歌》:“耆年無一善,何殊食乳兒。” 宋 陸游 《北望》詩:“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

(2).指高年。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歸愚 先生雖耆年重望,意不屬也。”

凝遠

凝重深遠。《陳書·蕭允傳》:“ 允 少知名,風神凝遠,通達有識鑒。”《新唐書·宋璟傳》:“ 璟 風度凝遠,人莫涯其量。”《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次早,果有褒衣巍冠、瑤琚玉佩者七人至,皆風度凝遠,氣象超凡。”

羅縠

一種疏細的絲織品。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飾以羅縠,教以容步。”《燕丹子》卷下:“羅縠單衣,可掣而絶;八尺屏風,可超而越。”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蘇州 以黃草心織布,色白而細,幾若羅縠。”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四:“又如五色羅縠,織花盈匹,裁為少姬之襦宜矣。”按,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羅縠,似羅而疏、似紗而密者也。”

筠床

竹床。 宋 陸游 《伏中官舍極涼戲作》詩:“曉來秋色起,肅肅滿筠床。”

瓦枕

陶製的枕頭。 宋 蘇軾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詩之二:“暫借藤牀與瓦枕,莫教辜負竹風涼。” 宋 楊萬里 《題西湖僧房》詩:“書畫隨宜遮四壁,閒欹瓦枕小藤牀。” 明 徐應秋 《玉芝堂談薈·雞鳴枕》:“ 偶武孟 為 武崗州 幕官,因鑿渠得一瓦枕。”

試新

(1).猶嘗試。 唐 孟浩然 《九日》詩:“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西遊記》第四六回:“砍頭那裡好試新?頭乃六陽之首,砍下即便死矣。”

(2).吃應時的新鮮食品。《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每熟時就先望空祭了花神,然後敢嘗。又遍送左近隣家試新,餘下的方鬻。”

(3).茶名。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茶有十綱,第一第二綱太嫩,第三綱最妙,自六綱至十綱,小團至大團而止,第一名曰試新。” 明 許次紓 《茶疏·今古製法》:“若漕司所進第一綱,名 北苑 試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夸之直,至四十萬錢,僅供數盂之啜,何其貴也。”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時內雨量達10毫米或一小時內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南風

從南邊吹來的風

清熟

謂睡眠安穩沉酣。 宋 陸游 《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詩:“下馬憇村寺,頽然睡清熟。”

捧腹

用手捧著肚子,形容大笑的情態

令人捧腹

晚晴

(1).謂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 梁 何遜 《春暮喜晴酬袁戶曹苦雨》詩:“振衣喜初霽,褰裳對晚晴。” 唐 高適 《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 明 唐寅 《題畫》詩:“草閣吟秋倚晚晴,雲山滿目夕陽明。”

(2).比喻晚年處境優裕。《新民晚報》1987.2.24:“他呢,笑談白頭逢盛年,人間重晚晴。”

軒檻

欄板。《漢書·史丹傳》:“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 唐玄宗 《鶺鴒頌》詩序:“左清道率府長史 魏光乘 ,才雄白鳳,辯壯碧雞,以其宏達博識,召至軒檻,預觀其事,以獻其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夕葵園孟氏》:“棃花數本,高出軒檻。”

亦何

何其;多么。 晉 葛洪 《神仙傳·陰長生》:“況仙人亦何急急,令聞達朝闕之徒,知其所云為哉!” 唐 杜甫 《鹿頭山》詩:“斯人亦何幸,公鎮踰歲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趙子固孟堅》:“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修竹

細長的竹子

茂林修竹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神真

猶神靈。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記》卷三:“昔有 楊 許 者, 楊 恆有神真往來,而 許 永不得見。” 明 張居正 《泰陵春祀》詩:“聖澤流寰宇,神真妥閟宮。”參見“ 神靈 ”。

可掬

可以用手捧住。形容情狀明顯。 唐 韓愈 《春雪》詩:“徧階憐可掬,滿樹戱成搖。” 明 無名氏 《玉環記·范張別皋》:“哥哥,你為何愁容可掬?”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三》:“爾日猝為 春澗 所中,窘迫之狀可掬。” 茅盾 《子夜》七:“一種過慣了吃租放債生活的鄉下財主的神氣滿面可掬。”

衰老

年老而精力、體質衰弱

譬如

(1) 舉個例子,打個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勢譬如一身。——宋· 蘇軾《教戰守策》

菌芝

即靈芝。《列子·湯問》:“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於朝,死於晦。” 晉 張華 《食舉東西廂樂詩》之五:“枯蠹榮,竭泉流。菌芝茂,枳棘柔。” 宋 蘇軾 《次韻呂梁仲屯田》:“空虛豈敢酬瓊玉,枯朽猶能出菌芝。”

朽木

腐爛的木頭。比喻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三國演義》

詩詞推薦

和游谷山原文_和游谷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