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原文

鳧翁三五嬉晴沙,殘僧閉關如退衙。

黃蘆苦竹隱缺岸,水葒往往飄殘花。

濠濮會心豈在遠,便可泛宅仍浮家。

水關上接鮑丘水,伯圭戰地啼寒鴉。

卓老一抔沒荊棘,誰憐文采兼奇葩。

古人於此兩寂寞,高枕且聽風壚茶。

漕河如林萬檣立,負城時送回帆撾。

彷佛扁舟落吾手,背癢欲倩鳥爪爬。

病鶴觸籠翅翎短,老隨雞鶩吁可嗟。

安得十洲縱汗漫,排空一氣凌雲霞。

詩詞問答

問: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麻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三

參考注釋

鳧翁

(1).水鴨的頸毛。《急就篇》卷二:“春草雞翹鳧翁濯。” 顏師古 註:“鳧者,水中之鳥,今所謂水鴨也。翁,頸上毛也。”亦指水鴨。 清 曹寅 《三月二十六日登舟值雨漫題》詩:“水草差差飛燕子,衾裯淰淰對鳧翁。”

(2).雄雞。《北齊書·上洛王思宗傳》:“先是童謡云:‘ 中興寺 內白鳧翁,四方側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時丞相府在北城中,即舊 中興寺 也。鳧翁,謂雄雞,蓋指 武成 小字 步落稽 也。”

三五

(1).謂十五天。《禮記·禮運》:“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後以指農曆月之十五日。《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宋 賀鑄 《侍香金童》詞:“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欄乾,斷腸千里。” 清 林則徐 《中秋眺月有作》詩:“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 宋 李清照 《永遇樂》詞:“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 宋 劉辰翁 《永遇樂·余自乙亥上元誦李易安詞為之涕下》詞:“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

(3).謂十五歲。 晉 陶潛 《雜詩》之十二:“年始三五間,喬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飛燕篇》:“可憐女兒三五許,丰茸惜是一園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闓運 《采芬女子墓志銘》:“芳辰三五,方 洛陽 而自嬌;闌乾十二,弔 姮娥 而微嘆。”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謂天運三十年一小變,五百年一大變。《史記·天官書論》:“為國者必貴三五。” 司馬貞 索隱:“三五,謂三十歲一小變,五百歲一大變。”

(5).指三皇五帝。《楚辭·劉向<九嘆·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範》之辟紀。” 王逸 註:“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夫談主上之聖明,則君盡三五;述宰相之英偉,則人皆二八。” 宋 歐陽修 《憎蚊》詩:“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錢謙益 《大司馬吉安茂明李公參贊留務序》:“主上神聖,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辭·九章·抽思》:“望三五以為像兮,指 彭鹹 以為儀。” 王逸 註:“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註:“ 戰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記·天官書論》:“為天數者,必通三五。” 司馬貞 索隱:“案:三謂三辰,五謂五星。”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考七耀之盈虛,步三五之變化。”《雲笈七籤》卷二十:“九靈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黃庭內景經·五行》:“五行相推反歸一,三五合氣九九節。” 梁丘子 註:“《玄妙經》云:三者,在天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為珠、玉、金,名曰三寶;在人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懷五行,故曰三五……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遠,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稟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欽立 註:“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義、禮、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詩·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漢 鄭玄 箋:“協和伐 殷 之事,謂合位三五也。” 孔穎達 疏:“言正合會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歲、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謂之五位。星、日、辰在北,歲在南,月在東,居三處,故言三所。”《漢書·敘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東厸, 紂 也。殲,盡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國語》歲、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謂歲、日、月、辰、星也。三所,謂 逢公 所憑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經緯也。”

(11).指三田五臟。《黃庭內景經·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間,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註:“謂八景及二十四真神營護人身,則三田五藏真氣調柔無災病也。”

(12).九宮術謂三生五死。《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備鳴盜淺術之餘,豫三五賤伎之末。” 李善 註:“《抱朴子·軍術》曰:大將軍當明案九宮,視年在宮,常就三居五;五為死,三為生,能知三五,橫行天下。” 唐 劉禹錫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獨善雞鳴、彈長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參見“ 九宮 ”。

(13).指參宿和昴宿。《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上》:“三五,舉其數也;參昴,著其名也。”舊說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傳:“三,心;五,噣。四時更見。” 三國 魏 曹丕 《雜詩》之一:“天漢迴西流,三五正從橫。”

(14). 晉 時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區實行五丁抽三制,後因稱發人征役為“三五”。《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師之備, 並 、 朔 、 秦 、 雍 嚴西討之資, 青 、 冀 、 幽州 三五發卒。”《宋書·孝義傳·孫棘》:“ 世祖大明 五年,發三五丁,弟 薩 應充行。”《南史·循吏傳·郭祖深》:“又 梁 興以來,發人征役,號為三五。”

(15).約舉之數。表示數目不多。 唐 李白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水滸傳》第二回:“ 朱武 、 陳達 、 楊春 三個頭領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柵,只帶三五個做伴。” 清 朱彝尊 《<騰笑集>自敘》:“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賦詩。” 沉從文 《生存》:“長案旁坐下了三五個車夫。”

謂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蕭驃騎發徐州三五教》:“所統郡縣,便普三五;鹹依舊格,以赴戎麾。” 胡之驥 匯註:“三五,猶《孫子兵法》所謂三令五申之教。”

晴沙

陽光照耀下的沙灘。 唐 杜甫 《曲江陪鄭南史飲》詩:“雀啄江頭黃花柳,鵁鶄鸂鶒滿晴沙。” 唐 錢起 《同嚴逸人東溪泛舟》詩:“寒花古岸旁,唳鶴晴沙上。” 明 曾棨 《車駕渡江》詩:“朱旗畫戟擁晴沙,錦纜牙檣向水涯。”

閉關

(1) 封閉關口,比喻不與外界交往

閉關鎖國

(2) 佛教中指僧人獨居,一個人專心修煉佛法,與外界隔絕,滿一定期限後再外出

退衙

舊指官吏公畢退出衙署。 唐 白居易 《晚歸早出》詩:“退衙歸逼夜,拜表出侵晨。”《醒世恆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絛》:“是時天色傍晚,知縣已是退衙。”《蕩寇志》第八三回:“﹝ 雲天彪 ﹞正要退衙,只見轅門官稟道:‘ 沂州 有一差官,説有機密事稟見相公。’”

黃蘆

蘆葦的一種

黃蘆苦竹繞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苦竹

竹的一種。稈矮小,節比別的竹子長。

筍苦< 黃蘆苦竹繞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水葒

見“ 水葓 ”。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殘花

將謝的花;未落盡的花。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史入重陽閣》:“舊蘭憔悴長,殘花爛漫舒。” 唐 劉長卿 《感懷》詩:“秋風落葉正堪悲, * 殘花欲待誰?” 明 劉基 《再用韻答嚴衍上人》:“殘花露淡胭脂靨,落木霜凋薜荔衣。”

會心

領悟於心

會心的微笑

泛宅

亦作“泛宅”。謂以船為家。《新唐書·隱逸傳·張志和》:“ 顏真卿 為 湖州 刺史, 志和 來謁, 真卿 以舟敝漏,請更之, 志和 曰:‘願為浮家泛宅,往來 苕 霅 間。’” 清 孫枝蔚 《贈吳仁趾移居》詩:“牽船居岸上,泛宅在舟中。”

關上

中醫指寸口脈的三個部分(寸口、關上、尺中)之一。也省稱關。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戰地

作戰的地區;戰場

戰地記者

寒鴉

(1).寒天的烏鴉;受凍的烏鴉。 唐 王昌齡 《長信秋詞》詩之三:“玉顏不及寒鵶色,猶帶 昭陽 日影來。” 宋 秦觀 《滿庭芳》詞:“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採蓮》:“斜日啣山,寒鴉歸渡,淹留猶滯水雲鄉。” 王西彥 《古城的憂鬱·災禍》:“雲很厚,寒鴉在槐樹上打撲,仿佛要飛雪的模樣。”

(2).烏鴉的一種。也稱慈鴉、慈烏、孝烏、小山老鴰。形體比普通烏鴉小,叫聲較尖。頸、腹、胸呈灰白色,其餘部分黑色。舊傳能反哺其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北人謂之寒鴉,冬月尤甚也。”

荊棘

荊:荊條,無刺;棘,酸棗,有刺。兩者常叢生為從莽。也泛指叢生於山野間的帶棘小灌木

斬荊棘。——宋· 蘇洵《權書·六國論》

文采

(1) 錯雜艷麗的色彩

(2) 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

奇葩

(1).珍奇的花。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奇葩逸麗,淑質艶光。”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慶賞》:“只見萬種奇葩呈艶麗,十分春色在枝頭。”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五幕:“春蘭秋菊呵竟放奇葩,薰風永駐呵吹綠天涯!”

(2).喻出眾的作品。 碧野 《名城頌》:“﹝《絲路花雨》﹞這朵鮮艷多姿的藝術奇葩,給死者以懷念,給生者以欣慰。”

古人

泛指前人,以區別於當世的人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高枕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戰國策·齊策》

風壚

即風爐。 唐 宋 時用來烹茶的器具。 唐 陸羽 《茶經·器》:“風罏,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一本作“ 風爐 ”。 宋 韓駒 《謝人送鳳團及建茶》詩:“白髮前朝舊史官,風罏煮茗暮江寒。” 宋 周文璞 《賞春》詩:“半酣更乞跳珠水,獨對風罏自煮茶。”參見“ 風爐 ”。

漕河

古時專指運漕糧的河道

如林

形容多。《詩·小雅·大明》:“ 殷商 之旅,其會如林。” 毛 傳:“如林,言眾而不為用也。”《後漢書·郅惲傳》:“故能獲天地之應,剋 商 如林之旅。”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異人輻湊,猛士如林。”

回帆撾

指船返航時所擊的鼓聲。亦稱"回帆鼓"。

彷佛

同“仿佛”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鳥爪

(1).鳥的腳爪。多比喻仙人纖細的手指。 晉 葛洪 《神仙傳· * 》:“ * 鳥爪。”《雲笈七籤》卷一○九引 晉 葛洪 《神仙傳·蔡經》:“又 * 手爪,不似人形,皆似鳥爪。” 宋 馬令 《南唐書·方術傳·耿先生》:“女冠 耿先生 ,鳥爪玉貌,宛然神僊。” 宋 陸游 《書懷》詩:“招呼方瞳翁,邂逅鳥爪仙。”

(2).一種上好的茶葉。 宋 梅堯臣 《平山堂留題》詩:“ 陸羽 井苔黏瓦缸,煎鐺瀉鼎聲淙淙。雨牙鳥爪不易得,碾雪恨無居士 龐 。”

(3).山峰名。在今 南京 鍾山 。 宋 蘇軾 《同王勝之游蔣山》詩:“龍腰蟠故國, 鳥爪 寄層巔。” 王文誥 輯註:“ 王註厚 曰:‘山有 鳥爪峰 。’ 次公 曰:‘《高僧傳》: 誌公 生於鷹窠,手類鳥爪,死葬於此山上。’”

翅翎

(1).翅膀。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路遠翅翎短,不得持汝歸。” 唐 陸龜蒙 《水鳥》詩:“水鳥山禽雖異名,天工各與雙翅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姬生》:“牆雖高,一躍上下,如有翅翎。”

(2).指飛鳥。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 磨勒 遂持匕首飛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鷹隼。”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保住》:“飛奔殿閣,不啻翅翎,瞥然間不知所在。”

雞鶩

(1).雞和鴨。比喻小人或平庸的人。《楚辭·九章·懷沙》:“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 王逸 註:“言賢人困厄,小人得志也。”《陳書·蔡景歷傳》:“欲以雞鶩廁鴛鴻於池沼,將移瓦礫參金碧之聲價。” 唐 李白 《送崔度還吳》詩:“胡為雜凡禽,雞鶩輕賤君。”

(2).雞和鴨。古代以之為贈送禮品。 宋 曾鞏 《應舉啟》:“仰遵舊禮,敢忘桑梓之恭;輒進曼辭,庶當雞鶩之贄。”

十洲

(1).道教稱大海中神仙居住的十處名山勝境。亦泛指仙境。《海內十洲記》:“ 漢武帝 既聞 王母 説八方巨海之中有 祖洲 、 瀛洲 、 玄洲 、 炎洲 、 長洲 、 元洲 、 流洲 、 生洲 、 鳳麟洲 、 聚窟洲 。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絶處。” 唐 盧照鄰 《贈李榮道士》詩:“風搖十洲影,日亂九江文。” 宋 晏幾道 《清平樂》詞:“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林學衡 《寓言》詩之一:“吟成準擬凌空去,一葉飄然向十洲。”

(2).樂曲名。

(3). 明 畫家 仇英 的號。 清 徐沁 《明畫錄》卷一:“ 仇英 字 實夫 ,號 十洲 ……摹 唐 宋 人畫,皆能奪真,尤工人物。”

汗漫

(1).廣大,漫無邊際。《淮南子·俶真訓》:“至德之世,甘暝於溷澖之域而徙倚於汗漫之宇。” 宋 文天祥 《酹江月·南康軍和東坡》詞:“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漢口後湖詩》:“後湖汗漫無際,賊舟楫未具,不得渡。”

(2).渺茫不可知。《淮南子·道應訓》:“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 高誘 註:“汗漫,不可知之也。”後附會為仙人的名字。 晉 張協 《七命》:“過 汗漫 之所不游,躡 章亥 之所未跡。” 唐 李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 汗漫 九垓上,願接 盧遨 游太清。”

(3).漫無標準;不著邊際。《新唐書·選舉志上》:“因以謂按其聲病,可以為有司之責,捨是則汗漫而無所守。”《金史·高汝礪傳》:“內外百官所司不同,比應詔言事者不啻千數,俱不達各司利害,汗漫陳説,莫能詳盡。” 明 胡道 《<歸田詩話>序》:“﹝ 瞿佑 ﹞著《詩話》三卷,大略似野史,有抑揚可法之旨,非汗漫無稽之詞。” 魯迅 《熱風·估<學衡>》:“所以‘弁言’就是序,異於‘雜誌邇例’的宣言,並為一談,太汗漫了。”

(4).形容漫遊之遠。 唐 陳陶 《謫仙吟贈趙道士》:“汗漫東遊黃鶴雛, 縉雲 仙子住清都。” 明 張煌言 《冬懷》詩之八:“萬里孤槎真汗漫,十年長劍總蹣跚。” 清 戴名世 《種樹說》:“顧種樹又無其資,而客游汗漫不知所底。” 郁達夫 《迷羊》一:“在湖亭里蟄居了幾天,我就開始作汗漫的閒行。”參見“ 汗漫遊 ”。

排空

沖向天空,高升到天空中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一氣

(1) 一舉,一次,不間斷地

一氣呵成

(2) 同一幫派,聲氣相通;同夥

他們通同一氣

(3) 一陣(多含貶義)

瞎鬧一氣

凌雲

高聳入雲

壯志凌雲

詩詞推薦

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原文_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