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寄王卿

作者:韋應物 朝代:唐代

登樓寄王卿原文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雲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詩詞問答

問:登樓寄王卿的作者是誰?答:韋應物
問:登樓寄王卿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登樓寄王卿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韋應物的名句有哪些?答:韋應物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登上樓閣觀景,攀上叢林覽勝,只恨當年和我一起攜手登樓,相約上山的王卿已經遠去多時,景同而人已無。
面對著蒼茫天空,滔滔大海,引起我無限情思。秋風吹拂的山下,傳來斷斷續續的砧杵聲。極目遠眺,荊榛樹叢莽莽一片,一望無際,幾乎塞滿了全郡的每一處。

注釋
樓:指滁州北樓。
王卿:詩人的朋友。卿:是對人的尊稱或朋友間的親切稱呼。
閣:險峻處架木通行的小路。
恨不同:恨不能共同踏閣。
楚雲滄海:指詩人在楚地,而王卿在海濱。
數家:極言人煙寥落。
砧(zhēn)杵(chǔ):搗衣所用的工具。這裡是砧杵聲,指代秋聲。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友人之作。韋應物與王卿之間有著很深的情誼。讀這首小詩,我們眼前仿佛浮現出詩人韋應物的形象,見到他正在拾級登樓,對景吟唱。從前當他和王卿相聚時,經常一起遊覽:他們曾攜手登樓(“踏閣”),縱目遠眺;並肩上山(“攀林”),尋幽探勝。而如今呢,王卿已經遠去楚地,只有詩人自己還滯留在海邊的州郡。這會兒,當詩人孤獨地登樓送目時,一種強烈的懷念故人之情不覺油然而生,脫口唱出了一、二兩句:“踏閣攀林恨不同,楚雲滄海思無窮。”
  這開頭兩句雖然開門見山,將離愁別恨和盤托出,而在用筆上,卻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兩句採用的都是節奏比較和緩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閣──攀林──恨不同,楚雲──滄海──思無窮”。在這裡,意義單位與音韻單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個字,一波而三折,節奏上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顯然有緩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對,也使這兩句的節奏變得徐緩。“踏閣”與“攀林”,“楚雲”與“滄海”,分別在句中形成自對。朗讀或默誦時,在對偶成分之間自然要有略長的停頓,使整個七字句進一步顯得從容不迫。所以,儘管詩人的感情是強烈的,而在表現上卻又不是一瀉無餘的,它流蕩在舒徐的節律之中,給人以離恨綿綿、愁思茫茫的感覺。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來,是“恨不同”與“思無窮”的形象的展示。在前兩句中,詩人用充滿感情的聲音歌唱;到這後兩句,寫法頓變,用似乎冷漠的筆調隨意點染了一幅煙雨茫茫的圖畫。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費解;細細想來,又覺得唯有這樣寫,才能情真景切、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登樓懷友這一主題。
  第三句中的“砧杵”,是搗制寒衣用的墊石和棒槌。這裡指搗衣時砧杵相擊發出的聲音。秋風裡傳來“數家”零零落落的砧杵聲,表現了“斷續寒砧斷續風”(李煜《搗練子》)的意境。“秋山下”,點明節令並交代“數家砧杵”的地點,“秋山”的景色也是蕭索的。全句主要寫聽覺,同時也是詩人見到的頗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
  最後一句著重寫極目遠望所見的景象。“荊榛”,泛指高矮不等的雜樹。“一郡”,形容荊榛莽莽蒼蒼,一望無涯,幾乎塞滿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給“一郡荊榛”平添了一道雨絲織成的垂簾,使整個畫面越發顯得迷離恍惚。這一句主要訴諸視覺,而在畫外還同時響著不斷滴落的雨聲。
  三四兩句寫景,字字不離作者的所見所聞,正好切合詩題中的“登樓”。然而,詩人又不只是在單純地寫景。砧杵聲在詩詞中往往是和離情聯在一起的,正是這種淒涼的聲音震動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難耐的孤寂之感與對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風秋雨愁煞人,詩人又仿佛從迷迷濛蒙的雨中荊榛的畫面上,看到了自己離恨別緒引起的無邊的惆悵迷惘的具體形象。因而,進入詩中的砧杵,荊榛,寒雨,是滲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藝術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別傷離之情開鑿出來的藝術境界。所以,三、四句雖然字字作景語,實際上卻又字字是情語;字字不離眼前的實景,而又字字緊扣住詩人的心境。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採用虛實相生的寫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虛筆;三、四句寫景,用的是實筆。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虛筆概括了對友人的無窮思念,為全詩定下了抒寫離情的調子。在這兩句的映照下,後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誤認為單純的寫景。景中之情雖然含蓄,卻並不隱晦。實筆具體寫出對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尋味,又使前兩句泛寫的感情得以落實並得到加強。虛實並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動。
  (陳志明)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賦詩抒懷,後來南北一方,作者對他非常掛念。一個天高氣爽的秋日,詩人獨自攀山登樓,目睹四野一片荒涼景象,感慨萬千,不由想起以往與王卿一同登高望遠的情景,於是下了這首七絕。

首二句寫寄詩之情。“踏閣攀林恨不同”,“踏閣”,即登上樓閣;“攀林”,即攀林登山。樓閣在山上,應是先登山後登樓閣,由於聲調關係,這裡顛倒來用。

秋日出遊,本多感慨,現在又是獨自登臨,無好友在一起相與談論,心情更覺悵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嘆恨。“恨不同”,就是不能與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雲滄海思無窮”,“楚雲”,指南方,“滄海”,指北方。當時作者宦遊江南,時值兵亂之後,與好友南北一方,關山阻隔,路遙途遠,相思相望,頗感傷懷。“思無窮”三字,表現出了作者無限傷時和思友之情。

後兩句目中所見的淒涼景象。“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幾家人在搗洗衣服,人民已四處流亡,州中已空無人煙;寒雨之中,一郡但見荊棘叢生,不見稷黍。這兩句表現出了兵亂後整個州郡民生凋敝、田園荒蕪的淒涼景象。

詩人乃一州的長官,身負養民、保民、安民之責,目睹這種淒涼景象,內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師叛亂寄諸弟》詩中說:“憂來上北樓”,在《寄李儋元錫》詩中說:“邑有流亡愧俸錢”,都流露了這一思想。

在唐人詩中,登覽詩在寫法上一般多先寫登覽所見之景,然後抒情。這首詩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後寫登覽所見之景。以景作結,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自有其高妙之處。

韋應物寫過許多山水詩,詩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這是與孟浩然、王維等人的山水詩不同之處。在他的山水詩中,山水田園不儘是恬靜而安謐,而是不時可見勞動人民的辛酸。從這首詩以及《廣德中洛陽作》、《始至郡》等詩中均不難看出詩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與元九書》說韋應物的詩“才麗之外,頗近興諷”,正是就這類作品而言的。

詩詞推薦

  • 題秋堂四蘭

    釋紹曇宋代〕大雪申威,萬木摧拉,獨能擢芳於凝沍中,雖百折不委。非素有所養,寧不為外侮憑凌者歟。
  • 次韻答王韻中

    黃庭堅宋代〕有身猶縛律,無夢到行雲。俗里光塵合,胸中涇渭分。我搴江南秀,一見空馬群。夸士慕鍾鼎,寒儒守典墳。吾欲
  • 盩厔縣鄭礒宅送錢大(一作送別錢起,又作送友人別)

    郎士元唐代〕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共是悲秋客,那知此路分。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雲。陶令門前菊,餘花可贈君。
  • 自詠

    陸游宋代〕鈍似窗間十月蠅,淡如世外一孤僧。心勞撫字雖亡補,筆判虛空卻粗能。厭見文書銜客袖,但思蔬水曲吾肱。何時
  • 謝惠三賢文集三首

    張明中宋代〕璧水還多士,文鋒豈易戡。積分升以內,優占斗維南。天府榮登四,人材況有三。秀鍾蕞爾地,如許富奇男。
  • 五凌晨七月閒賦

    曾豐宋代〕二十年前到已曾,今雖重到眼猶生。海無棄水歸斯受,山不留雲用則行。去雁來鴻如互避,稚金老火若交爭。天機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點絳唇

    佚名宋代〕重午日才過,又經四日逢華旦。月娥降誕。春早桃花嫩。許字方笄,金雀屏開半。東床選。門楣壯觀。偕老行如願
  •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劉克莊宋代〕險絕朝鮮國,微茫海四環。帝於焉駐蹕,人以此名山。虜讋天威近,師行雪浪間。車旗臨鳥道,草木識龍顏。露布
  • 雨中花/夜行船

    張才翁宋代〕萬縷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猶未成陰。據雕鞍馬上,擁鼻微吟。遠宦情懷誰問,空嗟壯志銷沈。正好花時節,山城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出郭

    晁公溯宋代〕出郭花相引,尋荒草欲迷。綠低憐獨臥,紅缺見鶯啼。溪石皆堪坐,山醪亦偶攜。淹留送落日,直過石城西。
  • 對食戲作

    陸游宋代〕白鹽赤米了朝餔,拗項何妨瓠煮壺。一種是貧吾尚可,鄰家稗飯亦常無。
  • 高文廟

    趙汝譡宋代〕盛朝陵谷遠,遺廟林麓長。美哉漢二君,百世常流光。功高拯塗炭,德盛敦農桑。興禮表儒化,授經恢士方。盡令
  • 人名詩戲效王半山

    艾性夫宋代〕偶來安石坐林塘,因得棲筠受晚涼。歸鳥沖煙方陸續,寒花經雨尚黃香。雲如仙客蹤無定,風作山賓語自長。師古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室思

    徐幹魏晉〕思君見巾櫛,以益我勞勤。安得鴻鸞羽,覯此心中人。誠心亮不遂,搔首立悁悁。何言一不見,復會無因緣。故如
  •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趙孟頫元代〕豐年禾黍登,農心稍逸樂。小兒漸長大,終歲荷鋤。目不識一字,每念心作惡。東鄰方迎師,收拾令上學。後月
  • 至日游湖

    薛師石宋代〕此心全剝落,今日一陽生。自分安身計,難逃素隱名。貧中聞道徹,閒時作詩清。別有求魚者,笑余憂思盈。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懷西蟾師弟

    齊己唐代〕萬里 * 月,一身西北風。自從相示後,長記在吟中。見說南遊遠,堪懷我姓同。江邊忽得信,回到岳門東。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望定州寺

    王建唐代〕回看佛閣青山半,三四年前到上頭。省得老僧留不住,重尋更可有因由。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和九日溪樓遠望

    趙希逢宋代〕明時月與日俱陽,君子如何謫遠方。青眼相看惟舊菊,白衣不至謾空觴。橫秋過雁書晴碧,薄暮屯雲帶夕黃。獨倚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
  • 寄沈秋淵四絕句

    楊維楨元代〕大將軍誥入酒市,貴公主鏡落田家。不知有客琅玕所,獨自吹笙醉碧霞。句曲已無張外史,道士今有沈東陽。裁雲
登樓寄王卿原文_登樓寄王卿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