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布政劉俊還廣西

作者:葉槩 朝代:明代

送布政劉俊還廣西原文

薇垣官滿正趨朝,南北寧辭道路遙。

奏政九天沾雨露,鳴珂十月下雲霄。

青楓葉落秋聲早,黃1~1菊花開暑氣消。

重到桂林宣聖化,遠人安堵樂漁樵。

詩詞問答

問:送布政劉俊還廣西的作者是誰?答:葉槩
問:送布政劉俊還廣西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布政劉俊還廣西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葉槩的名句有哪些?答:葉槩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四十七

參考注釋

薇垣

(1). 唐 開元 元年改稱中書省為紫微省。簡稱微垣。 元 代稱行中書省為薇垣。 明 洪武 九年改 元 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司,亦沿稱為薇省或薇垣。 清 初也稱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 明 清 時常以薇垣稱相當於中書省的中樞機構或布政司。 明 吳承恩 《賀思翁受封障詞》:“昔年蘭省,已頒錦軸之榮;今日薇垣,又捧綸音之盛。” 清 趙翼 《戲為迭字型寄邵耐亭》詩:“憶昔與君初結交,儤值薇垣情最密。”

(2).紫微垣的省稱。 明 王猷定 《軍山看日出》詩:“長鯨鼓浪吼天門,北斗薇垣辨不得。” 清 吳偉業 《思陵長公主輓詩》:“婺宿明河澹,薇垣太白芒。”

官滿

官吏任職期滿。 唐 白居易 《別草堂三絕句》之三:“山色泉聲莫惆悵,三年官滿卻歸來。”

趨朝

亦作“趍朝”。上朝。 宋 沉作喆 《寓簡》卷八:“宰相趨朝,騶唱過門。”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天曉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趍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道路

供人馬車輛通行的路;兩地之間的通道。也用於比喻事物發展或為人處世所遵循的途徑

人生道路

自張材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九天

天的最高處,形容極高。傳說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馳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傳》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鳴珂

(1).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 南朝 梁 何遜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隔林望行幰,下阪聽鳴珂。” 唐 王昌齡 《朝來曲》:“月昃鳴珂動,花連綉戶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言祖》:“只把細蕊輕挼,立倦鞦韆架,耳聽鳴珂眼盼他。” 清 陳夢雷 《青青陵上柏》詩:“甲第亘長虹,擁節復鳴珂。”

(2).指居高位。 明 李東陽 《重經西涯》詩之一:“豈謂鳴珂還故里,敢將華髮戀微官。” 清 唐孫華 《送宮恕堂北上》詩:“只今交舊盡鳴珂,推挽寧無一人佐。”

十月

格里氏歷(即陽曆)每年的第十個月——縮寫Oct.

雲霄

(1) 雲塊飄浮的高空

三三兩兩的鳴鳥沖向雲霄

哭聲直上乾雲霄。——唐· 杜甫《兵車行》

上乾雲霄 。——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2) 舊時比喻極高的地位

青楓

(1).蒼翠的楓樹。 唐 杜甫 《寄韓諫議注》詩:“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 宋 辛棄疾 《沁園春·有美人兮》詞:“覺來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楓下有溪。” 清 陳維崧 《念奴嬌·送子萬弟之睢陽》詞:“白板船開,青楓樹老,極目徒悲切。”

(2).見“ 青楓浦 ”。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於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顏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藥

暑氣

盛夏的熱氣

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水滸傳》

桂林

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級市。位於廣西東北部灕江西岸,面積1983平方公里,人口69萬。歷來為南嶺以南的交通要衝和軍事重鎮。同時也是著名的風景城市,以奇麗的喀斯特風光聞名於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

宣聖

漢平帝 元始 元年謚 孔子 為 褒成宣公 。此後歷代王朝皆尊 孔子 為聖人,詩文中多稱為“宣聖”。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紹興 幸學,亦製贊曰:‘大哉 宣聖 ,斯文在茲。帝王之式,古今之師。’”《剪燈餘話·月夜彈琴記》:“影在 孔子 禮殿,托得其所,今必取之,未免隨以風雷,驚駭 宣聖 ,非所以重道尊儒也。” 清 趙翼 《翰林苑有土地祠相傳祀韓昌黎》詩:“抗疏幾碎佛氏骨,從祀不慚 宣聖 廡。”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六章第二節:“ 大理國 進奉使 李紫琮 等來朝,路過 鼎州 ,到學宮拜 宣聖 像,與諸生相見。”

遠人

(1) 疏遠的人

(2) 遠處的人

安堵

猶安居。《史記·田單列傳》:“ 即墨 即降,願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漢 陳琳 《檄吳將校部曲文》:“百姓安堵,四民反業。” 宋 李綱 《自海陵泛江歸梁溪作》詩:“蒼生倘有安堵望,笑傲可自終餘齡。”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海寇攻城,不及鄉里,而徧免四鄉之賦,則利於安堵之民,而不利於被難之民。”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詩詞推薦

送布政劉俊還廣西原文_送布政劉俊還廣西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