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保福寄蜜原文
蜜脾新滿割山房,都是諸花知見香。
味絕中邊深為有,待將無舌為君嘗。
詩詞問答
問:謝保福寄蜜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謝保福寄蜜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謝保福寄蜜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蜜脾
蜜蜂營造的釀蜜的房。其形如脾,如稱。 唐 李商隱 《閨情》詩:“紅露花房白蜜脾,黃蜂紫蝶兩參差。” 宋 朱淑真 《日永》詩:“雨過橫塘蛙吹鬧,日融芳圃蜜脾香。” 元 盧摯 《沉醉東風·春情》曲:“殘花釀蜂兒蜜脾。細雨和燕子香泥。” 清 西厓 《談徵·名部下·蜜脾》:“今以蜂窩生蜜為蜜脾,蓋形似也。《格物要論》:‘蜂採百芳釀蜜,其房如脾,故謂之蜜脾。’”
山房
(1).山中的房舍。《新唐書·李德裕傳》:“又按屬州非經祠者,毀千餘所,撤私邑山房千四百舍,寇無所廋蔽。” 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又送鄭伯昌》詞:“更築就山房,躬耕谷口。”
(2).山中的寺宇。 唐 溫庭筠 《宿白蓋峰寺》詩:“山房霜氣晴,一宿遂平生。” 宋 蘇軾 《宿臨安淨土寺》詩:“明朝入山房,石鏡炯當路。”
(3).山中的書室。《宋史·李常傳》:“少讀書 廬山 白石僧舍 。既擢第,留所抄書九千卷,名舍曰 李氏山房 。” 清 陳衍 《元詩紀事·李孟》:“君辭歸,築山房,摘 李公 詩語為扁名。”
知見
(1).見識;見解。《漢書·文帝紀》:“令至其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匄以啟告朕。” 明 李贄 《史綱評要·宋神宗皇帝》:“ 介甫 之病,坐不近人情,故 君實 明快之言,如不聞也,然豈但 介甫 已乎,凡稍有知見者俱如是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往所理想,在知見情操,兩皆調整,若主智一派,則在聰明睿智,能移客觀之大世界於主觀之中者。”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第二節:“從這多數的征伐事項中,可以抽繹出下列的幾項知見。”
(2).看見,知道。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九:“時都統 馮湛 帳前適有一人在傍知見。”《廿載繁華夢》第二回:“海關里有兩個冊房……一個是造真冊的,一個是造假冊的。真冊的自然是海關大臣和庫書知見;假冊的就拿來虛報皇上。”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三六章:“大嫂, 劉 家的事你也知道,家公家婆做過什麼,你也知見。”
(3).佛教語。知為意識,見為眼識,意謂識別事理、判斷疑難。 宋 秦觀 《法雲寺長老疏文》:“無前後來去之際,有解脫知見之因。” 清 龔自珍 《重輯<六妙門>序》:“不停心,則雖有無上知見,為煩惱風動搖慧燈,若存若滅……制心一處,何事不辦,如開佛知見矣。”
中邊
(1).《四十二章經》:“佛所言説,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佛家因以“中邊”指中觀與邊見(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認為,“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見 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五。 宋 陸游 《累日倦甚不能觴客睡起戲作》詩:“晚知古佛中邊語,正合 蒙莊 《內外篇》。” 明 丁鶴年 《逃禪室述懷十六韻》:“談玄分上下,味道悉中邊。”
(2).內外,表里。 宋 蘇軾 《東坡詩話·評韓柳詩》:“所貴乎枯澹者,謂其外枯而中膏……若中邊皆枯澹,亦何足道。” 冰心 《往事二》八:“父親說:‘和人群大陸隔絕,是怎樣的一種犧牲,這情緒,我們航海人真是透徹中邊的了!’”
無舌
(1).沒有舌頭。《埤雅·釋鳥》:“ 閩 諺曰:‘鴇無舌,兔無脾。’蓋鴇無舌連蹄,性不木止。”
(2).謂不善言語、辭章。 宋 黃庭堅 《黃龍南禪師真贊》:“工以丹墨,得皮得骨;我以無舌,贊水中月。”按,佛教以“廣長舌”泛喻能言善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