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見風神三十年,入門相對各蒼然。
藤蓑一枕忘余老,竹簡千秋獨爾傳。
壯日襟期曾許國,浮雲世路總關天。
丈人才力猶雄否,早晚徵書出御筵。
詩詞問答
問:《中丞金省吾年兄顧我當湖感舊述懷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沈懋孝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十三
參考注釋
不見
(1)
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
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腳踏車轉身就不見了
風神
(1).風采;神態。《晉書·裴楷傳》:“ 楷 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羣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上為皇孫時,風神秀異,英姿雋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余見 周昉 、 李龍眠 及近代 仇實父 諸美人圖,皆穠髮豐肌,衣粧稠迭,一種風神媚態,畧無彷彿。” 王統照 《號聲》:“長葉子的美人蕉在橢圓形的藍色水盂內搖曳著幽媚含笑的姿態,也似乎裝點出特有的 日本 婦女婀娜的風神。”
(2).指藝術作品的文采神韻。《南史·褚彥回傳》:“ 彥回 援琴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 明 唐順之 《題夏中書畫竹》詩:“中書醉墨滿人間,此幅風神更不俗。”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其詞隨語成韻,隨韻成趣,不假雕琢,而意志自深,風神或近 楚 《騷》。”
三十
(1).數詞。十的三倍。《詩·小雅·無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左傳·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贈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
(3).指三十年。 唐 權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入門
(1) 初級讀物;任何知識或業務的初始門路
技術入門
(2) 初步學會
入門師傅
相對
(1) 面對面;相向
大與小相對
(2) 非絕對的(跟“絕對”相對)
各個具體過程的發展都是相對的
(3) 比較來說
相對不錯
一枕
猶言一臥。臥必以枕,故稱。 唐 丁仙芝 《和薦福寺英公新搆禪堂》詩:“一枕西山外,虛舟常浩然。” 宋 陸游 《感秋》詩:“一枕淒涼眠不得,呼燈起作感秋詩。” 元 馬致遠 《夜行船·秋思》套曲:“蛩吟罷一枕纔寧貼,雞鳴後萬事無休歇,算名利何年是徹!” 清 宋維籓 《台城路·蟬》詞:“午餘一枕遊仙夢,幾番被伊驚醒。”
竹簡
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襟期
(1).襟懷、志趣。 北齊 高澄 《與侯景書》:“繾綣襟期,綢繆素分。”《北史·李諧傳》:“庶弟 蔚 ,少清秀,有襟期 * ,涉觀史傳,兼屬文詞。” 明 唐寅 《游焦山》詩:“亂流尋梵剎,灑酒瀉襟期。” 清 王晫 《今世說·容止》:“ 梁 蒼巖 襟期瀟灑,意度廓落,大類 坡仙 。”
(2).猶心期。指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期許。 元 袁易 《寄吳中諸友·馮景說》詩:“早託襟期合,能容禮法疏。” 清 陳夢雷 《絕交書》:“廻思十載襟期,恍如一夢,人生不幸,寧有是哉!”
許國
謂將一身奉獻給國家,報效國家。《晉書·陸玩傳》:“誠以身許國,義忘曲讓。” 唐 柳宗元 《冉溪》詩:“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 蔡鍔 《致潘惠英書》:“余素抱以身許國之心,此次尤為決心,萬一為敵賊暗算,或戰死疆場,決無所悔。”
浮雲
(1)
(2) 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元· 關漢卿《竇娥冤》
(3) 比喻飄忽不定,未有定處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世路
指人世的經歷
世路風波
關天
(1).與天命有關。 唐 李白 《中山孺子妾歌》:“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 宋 蘇軾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齋》之一:“江湖流落豈關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宋 陸游 《閒中富貴》詩:“要信人生各有緣,閒中富貴亦關天。”
(2).關係重大。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三折:“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 王姑娘 ,你見的是一位皇帝,一位單于,一步一語,你可得特別小心哪,出了差錯,性命關天。”
丈人
(1) 岳父,妻子的父親
(2) 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遇丈人,以杖荷蓧。——《論語·微子》
我丈人行也。——《漢書·李廣蘇建傳》
才力
才華;智力
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唐·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
一代宗師才力薄,望溪文集 阮亭詩。—— 清· 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之一)
才力超群
早晚
(1) 早晨和晚上
他每天早晚都練氣功
(2) 時候
他已走了多半天了,這早晚多半已經到家了
(3) 〈方〉∶泛指將來某個時候
你早晚進城來,到我們這裡坐坐
(4) 或早或晚
人早晚要死的
徵書
1.古代記載災異徵兆的緯書。《後漢書·千乘貞王伉傳》:“初,迎立 靈帝 ,道路流言 悝 恨不得立,欲鈔徵書。”
2.指徵召或徵調的文書。《後漢書·郎顗傳》:“聞徵書到,夜縣印綬於縣廷而遁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汝父昔罷 豫章 ,徵書朝發夕至。” 唐 白居易 《策林三·議井田阡陌》:“於是生業相固,食力相濟,其出財征也不待徵書而已平矣。” 明 劉基 《送李子庚之金陵》詩:“也知使者徵書急,莫厭輕舟出郭頻。”
御筵
(1).皇帝命設的酒席。《梁書·蕭子顯傳》:“ 高祖 雅愛 子顯 才,又嘉其容止吐納,每御筵侍坐,徧顧訪焉。” 唐 李白 《玉壺吟》:“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嘉祐 八年上元夜,賜中書、樞密院御筵於 相國寺 羅漢院 。”
(2).喻指帝位。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一百韻》:“ 耿 賈 扶王室, 蕭 曹 拱御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