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

作者:伍瑞隆 朝代:明代

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原文

與君曾有十年期,今日真能稱往時。

天下論才如爾少,匣中看劍喜吾知。

應教翰藻爭金石,漸有風猷屬鼎彝。

舊社李生還並署,春風岐路益相思。

詩詞問答

問: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的作者是誰?答:伍瑞隆
問: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伍瑞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瑞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真能

真正的才能。《列子·仲尼》:“知而忘情,能而不為,真知真能也。”

往時

過去的時候;往日

他還像往時一樣健談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論才

評論文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及 陳思 論才,亦深排 孔璋 。”

選拔人才。論,通“ 掄 ”。 宋 王安石 《詳定試卷》詩:“當時賜帛倡優等,今日論才將相中。”

中看

好看,令人悅目

這東西好吃不中看

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詩。 趙殿成 箋註:“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

翰藻

文采,辭藻。 漢 王粲 《硯銘》:“墨運翰藻,榮辱是若。”《新唐書·李百藥傳》:“翰藻沉鬱,詩尤其所長。” 章炳麟 《文學總略》:“是皆名理之言,諸子之鼓吹也,而以精富才藻為目,足知 晉 時所謂翰藻者,正在此類。”

金石

金屬和石頭,比喻堅固的東西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風猷

(1).風教德化。《晉書·傅玄傳論》:“ 傅祗 名父之子,早樹風猷,崎嶇危亂之朝,匡救君臣之際,卒能保全祿位,可謂有道存焉。”《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原夫存樹風猷,沒著徽烈,既絶故老之口,必資不刊之書。” 呂向 註:“猷,道……言風教道德,死當著其美業,故老既沒必資於銘記。”

(2).指人的風采品格。 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七:“風猷冠 淄 鄴 ,衽舄愧 唐 牧 。”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異時獲賜,今日先知;瞻望風猷,常在魂夢。” 明 汪廷訥 《種玉記·榮壽》:“時人莫慢輕貧賤,玉汝於成意在天, 衞 霍 風猷豈浪傳。” 清 鄭燮 《濰縣署中與舍弟第五書》:“剖晰聖賢之精義,描摹英傑之風猷,豈一言兩語所能了事?”

鼎彝

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 溫太真 、 劉真長 ,或功銘鼎彝,或德標素尚。” 李善 註:“《禮記》曰: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勳勞,而酌之祭器。《左氏傳》: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銘其功,以示子孫。” 宋 王安石 《韓忠獻輓辭》之二:“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胡適 《<國學季刊>發刊宣言》:“鼎彝、泉幣、碑版、壁畫、雕塑、古陶器之類,雖缺乏系統的整理,材料確是不少了。”

生還

從危險的遭遇中活著返回

無一生還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詩詞推薦

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原文_懷何龍友太史因李太史付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