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自述

作者:宋自遜 朝代:宋代

驀山溪·自述原文

壺山居士,未老心先懶。
愛學道人家,辦竹几、蒲1~1團茗碗。
青山可買,小結屋三間,開一徑,俯清溪,修竹栽教滿。
客來便請,隨分家常飯。
若肯小留連,更薄酒、三杯兩盞。
吟詩度曲,風月任招呼,身外事,不關心,自有天公管。

詩詞問答

問:驀山溪·自述的作者是誰?答:宋自遜
問:驀山溪·自述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驀山溪·自述是什麼體裁?答:詞

宋自遜驀山溪·自述書法欣賞

宋自遜驀山溪·自述書法作品欣賞
驀山溪·自述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壺山居士,人還沒有老心就懶散了。喜歡學道的人,家中里辦了讀寫用的竹九、憩坐用的 * 、煮茗用的茶碗。有青山可以觀賞。築有小茅屋三間,再開闢一條小徑,俯視溪水,將高大茂密的竹子栽滿屋子的四周。
有客來請自便,隨分吃一點家常飯。如果願意小作停留,再置薄酒,喝它兩三杯。吟味詩歌、自製曲子,風和月任人招呼。身外之事。我都不關心,自會有天公去管。

注釋
驀(mò)山溪:詞牌名,又名《上陽春》《驀溪山》等。雙調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韻,後片四仄韻。亦有前片四仄韻。
壺山居士:詞人自號。居士:猶處士,古代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 :信仰佛、道的人,在打坐和跪拜時,多用蒲草編成的團形墊具,稱“ * ”。
茗碗:煮茶用茶碗。
隨分:隨便。

詩文賞析

詞的上片,主要描述其居處,從中流露心境情懷。起筆自報家門,直陳心跡,態度散漫,老氣橫秋。“未老心先懶”,心懶,一種看透世情,失卻鬥爭與進擊之心的消極精神。頹莫大於心懶。然這種狀態不會是天生如此,而或是人生災厄、磨難使然。《全宋詞》收錄宋自遜詞七首,其中《晝錦堂?上李真州》,頗豪雄壯烈,有句道“恨不明朝出塞,獵獵旌旗”,“挑燈看,龍吼傳家舊劍,曾斬吳曦”,是干預與參預意識強烈的詞篇。吳曦,叛徒,開禧年間引金兵入四川、約金兵攻襄陽、求封蜀王者,後被忠義之士楊巨源等刺殺。李真州,李道傳,吳曦求宋時,他嚴拒脅降,棄官而去,後知真州等處,劾逐貪吏,頗多政績。詞以斬除叛將贊人,鼓盪著從軍報國的激壯之心。宋自遜生卒、生平不詳。李真州則1170──1217在世。另有一篇《沁園春》詞,乃宋自遜當戴石屏(1167─?)近七十年(1236左右)時的贈戴之作。那么可推知宋自遜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動盪時期。大概是政治上的軟弱,使他在家國敗落的慘痛前心灰意懶。現存詞,除“上李真州”之外,似乎都洗盡凡心,超塵出世了。“何敢笑人乾祿,自知無分彈冠。只將貧賤博清閒,為取書遮老眼”(《西江月》);“名利等成狂夢寐,文章亦是閒言語”(《滿江紅?秋感》);送戴石屏《沁園春》索性說:“身外聲名,世間夢幻,萬事一酲無是非”;到這篇自述詞,則完全自樂閒曠、以麋鹿之情自賞。從他僅有的幾篇詞,從上舉詞句字裡行間,可以窺見,彈冠、乾祿、名利、文章、他都伸過手,然而在激烈鬥爭中,他落馬了,於是便後退、便跌進一無所為。這種出世的故作的瀟灑,並不能掩飾這類文人在人生之旅中、在強手與橫逆面前,軟弱退畏的無能。“壺山居士”,居士,自命清高、自謂有才情而隱居不仕者自稱。壺山,道家稱他們生活為壺中日月;傳說中道士常懸一壺,中可變化為天地日月,如世間。道家者流,“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與世無爭,生活簡慢。詞人從自號、自訴心志到下文鋪陳居處條件與處世態度,均浸染了道家的簡淡無為。

“愛學道人家”以下,統承“心懶”而來,極言日常需求的簡便。先言用物,“辦”字領起,只辦讀寫用竹几、煮茗用茶碗、憩坐用 * 。 * ,用蒲草編扎而成的圓形坐墊,修持者坐以修心養性。次言隱居的生活環境,買青山一角,結草屋三間,小徑通幽,清溪如帶,綠竹繞宅。這裡沒有侯門深宅的樓台廣廈、高車駟馬、酒綠燈紅,沒有煩鬧的送往迎來,沒有無聊的笙歌宴集,沒有不測而至的風雲變幻。這裡的主人可以焚香煮茗,倚竹閒吟,登山長嘯,或垂釣清溪。假如人世間沒有民族與家國利益需要去奮鬥,這種生活方式也許無可厚非。然而這正是南宋傾覆前二、三十年間,戰雲四合,血雨飄風,詞人躲進青山,不免過於冷漠,過於忘情。

下片言處世的隨和與閒吟的自在。“客來便請”,一個“便”字,既無熱情,亦不冷麵拒人於千里。抽身世外而並不與世隔阻,清高中含著通達。“若肯”二句,仍舊是待人以不即不離。正如他《西江月》所說,“世上風波任險,門前路徑須寬”,他老實道來,始終沒有斬斷與塵世關聯的尾巴;而不像另一些隱者,過分疏狂,誇張其絕俗而有悖於人情。“吟詩”二句,既應開篇“懶”字,又呼出下文“不關心”云云,是說隨意寫點文詞,吟風弄月,而決不關涉邦國民生。結末三句,是“風月任招呼”的進一步渲染。但說多了,似乎反出破綻,“不關心”反而像是並未忘懷。天公,天地造化;或另有人事所指。那么末句則是一種對於“管”者有所憤憤的譏誚。他的《西江月》說:“心無妄想夢魂安,萬事鶴長鳧短”,鶴頸長則自長,鳧脛短則自短,造化安排,一切命定,管者自管,我欲何為?聯繫他也曾那樣地想參預與投入,那么這消極里或都含著對於“管”者、統治者的無能的憤憤之音。當然字行間的這種聲響極其微弱。

全詞措語平白,疏於鍛鍊;順序而寫,無意謀篇。唯用意老實,接物通達,於世情世事並未完全忘懷,故不妨一讀。

標籤:宋詞三百首生活

詩詞推薦

  •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歐陽修宋代〕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游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朝中措·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

    歐陽修宋代〕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鍾。行樂直須年少,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田園樂七首·其五

    王維唐代〕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小至

    杜甫唐代〕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

    晏幾道宋代〕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燕歌行

    高適唐代〕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漢家煙塵在東北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苦寒吟

    劉駕唐代〕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潘生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落魄·棲烏飛絕

    范成大宋代〕棲烏飛絕。絳河綠霧星明滅。燒香曳簟眠清樾。花影吹笙,滿地淡黃月。好風碎竹聲如雪。昭華三弄臨風咽。鬢絲
  •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代〕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百憂集行

    杜甫唐代〕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鹽角兒·亳社觀梅

    晁補之宋代〕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占溪風,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

    歐陽修宋代〕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春景

    宋祁宋代〕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
  •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柳永宋代〕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
  •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蘇軾宋代〕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天教分付 一作:天應乞與)萬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入彭蠡湖口

    謝靈運南北朝〕客游倦水宿,風潮難具論。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千念
  • 齊天樂·蟋蟀

    姜夔宋代〕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徊末
  • 觀刈麥

    白居易唐代〕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
  • 初秋行圃四首

    楊萬里宋代〕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 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晏幾道宋代〕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鞦韆。記得春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誰寄小蓮。絳蠟等閒陪淚,吳蠶到了 * 。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
驀山溪·自述原文_驀山溪·自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