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思祖亭原文
鶴野三千里,鳧函五百年。
人間仍舊德,龜筮得新阡。
族屬東州望,衣冠鼻祖傳。
異時誰式墓,應識子孫賢。
詩詞問答
問:丁氏思祖亭的作者是誰?答:閻長言
問:丁氏思祖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丁氏思祖亭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人間
指整個人類社會;世間
要留清白在人間。——明· 于謙《石灰吟》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宋· 沈括《夢溪筆談》
仍舊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繼續不變或恢復原狀,相當於“仍然”
幾年不見,他仍舊是那個模樣
龜筮
占卦。古時占卜用龜,筮用蓍,視其象與數以定吉凶。亦指占卦的人。《書·大禹謨》:“鬼神其依,龜筮協從。” 蔡沉 集傳:“龜,卜;筮,蓍。” 漢 陳琳 《大荒賦》:“假龜筮以貞吉,問神諗以休詳。”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之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以至於庶人龜筮,考其從違,以審吉凶。” 章炳麟 《記政聞社員大會之破壞狀》:“徒以文明之號,澤其皮膚,從今以去,不五十年,必與 西班牙 輩,同其墮落,此無待龜筮而知者。”
新阡
新築的墓道。 唐 崔融 《韋長史輓詞》:“京兆新阡闢, 扶陽 甲第空。” 唐 杜甫 《故武衛將軍輓詩》之三:“哀輓 青門 去,新阡 絳水 遠。” 明 王世貞 《將軍行》:“田園億千疆,各自稱新阡;生為眾人恨,死為新鬼憐。”
族屬
同族的親屬。《禮記·大傳》:“同姓從宗,合族屬。” 鄭玄 註:“合,合之宗子之家,序昭穆也。” 唐 劉禹錫 《天論上》:“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賞,違之必罰……當其罰,雖族屬之夷,刀鋸之慘,處之鹹曰宜。何也,為惡而然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且既到吾家,認做妹子,必是親戚族屬逐處明白,方像真的,這卻不便。”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鼻祖
始祖,比喻創始人
有周氏之 蟬嫣兮,或鼻祖於 汾隅。——《漢書·揚雄傳》
異時
(1).不同時候。《墨子·經上》:“久彌異時也,宇彌異所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路 者 顏回 父,父子嘗各異時事 孔子 。” 晉 孫綽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 、 向秀 雅尚 莊 老 ;二子異時,風好玄同矣。” 唐 石貫 《和主司王起》:“絳帳青衿同日貴,春蘭秋菊異時榮。”
(2).往時;從前。《史記·平準書》:“異時算軺車、賈人緡錢皆有差。” 司馬貞 索隱:“異時,猶昔時也。”《新唐書·於頔傳》:“部有湖陂,異時溉田三千頃,久廞廢。”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前代懸購遺書,鹹著條目: 隋 有闕書録, 唐 有訪書録, 宋 有求書録。異時人主留意若此。” 章炳麟 《訄書·訂孔》:“異時 老 墨 諸公,不降志於刪定六藝,而 孔氏 擅其威。”
(3).以後;他時。《史記·蘇秦列傳論》:“然世言 蘇秦 多異,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 蘇秦 。” 宋 陸游 《跋<西崑酬唱集>》:“記之為異時一笑。” 清 姚瑩 《與陸次山論文書》:“異時集成付刻,或即以此書列其首,亦無不可者。”
式墓
車至墓前,人立車中,俯身按著車軾,以表敬意。 北周 庾信 《周使持節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敦崇傳》:“ 魏 受其終, 周 新其命,式墓封墳,追旌盛德。”參見“ 式閭 ”。
子孫
(1) 兒子和孫子
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2) 泛指後代
子孫相繼為王。——《戰國策·趙策》
(3) 又
子孫侯者。
人主之子孫。
遠者及其子孫。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間茅屋白雲堆高翥《黃居士山房》
- 巢龜君往好,涌翠我來遲
- 專利無厭世所憎,君昏臣暗謗將興徐鈞《桓伊》
- 乾坤一胞與,感此重戚容何夢桂《和何逢原寄韻》
- 枝交隴底暗徐陵《隴頭水》
- 燕趙羞容止
- 興遠常憐鶴,禪餘肯廢詩朱慶餘《送惠雅上人西遊》
- 天下愛浮雲,浮雲能自寄李新《有酒歌》
- 歲暮待羅裙
- 片心因卜解,殘夢過橋驚鄭準《代寄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