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引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神仙引原文

騎龍曉赴三清朝,翱翔紫府偕佺喬。

東遊海上喚太真,重舞霓裳按六么。

黃鶴赤鸞棲瑤圃,神之君子翩來下。

一聲長嘯萬竅風,幾回灑涕三秋雨。

俯視齊州十三點,滄桑屢變增吁感。

壺中日月不堂堂,洞口春光亦冉冉。

瑤為階兮金為室,中有至人不可識。

若把貪嗔痴念求,秦皇漢武求應得。

詩詞問答

問:神仙引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神仙引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九

2. 葉

參考注釋

騎龍

典出《史記·孝武本紀》:“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以“騎龍”謂皇帝去世的典故。 清 李調元 《恭擬高宗純皇帝輓詩》之四:“病哭騎龍日,扳髯少一人。”

三清

(1).道教所指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此蓋棲靈五嶽,未駕夫三清者也。” 唐 呂岩 《七言》詩之四八:“津能充渴氣充糧,家住三清 玉帝 鄉。”

(2).道教對玉清境洞真教主 元始天尊 ,上清境洞玄教主 靈寶天尊 ,太清境洞神教主 道德天尊 的合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知觀與同兩個道童火攻道人,張掛三清,眾家鋪設齊備,動起法器。”

(3). 唐 殿名,在 長安 大明宮 內。 唐 李白 《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我君六葉繼聖,熙乎玄風; 三清 垂拱,穆然紫極。” 王琦 註:“《玉海》: 唐 大明宮 內有 三清殿 。” 唐 人亦借指朝廷。《舊唐書·鄭畋傳》:“陛下過垂採聽,超授恩榮,擢於百里之中,致在 三清 之上。”

(4).酒名。即清酒。 晉 潘岳 《桔賦》:“三清既設,百味星爛。” 唐 駱賓王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詩:“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參見“ 三酒 ”。

(5).一種以松實、梅花、佛手和雪水烹沏之茶。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玉泉雪水》:“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

(6).三位清廉的人。 明 陳道亨 , 新建 人, 萬曆 十四年進士,官 南京 吏部郎中。同里 鄧以讚 , 衷貞吉 亦官 南京 ,為官皆清廉,人號“ 江 右三清”。見《明史·陳道亨傳》。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飛行或盤旋

展翅翱翔於兩三千米高空的雄鷹,一下子就能發現地面上寬廣範圍內的一隻小兔或小雞。——《眼睛與仿生學》

紫府

道教稱仙人所居。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及至天上,先過紫府,金牀玉幾,晃晃昱昱,真貴處也。” 前蜀 貫休 《寄天台道友》詩:“紫府稱非遠,清溪徑不迂。”《醒世恆言·杜子春三入長安》:“教他免墮紅塵,早登紫府。” 康有為 《將至桂林望諸山石峰》詩:“天愍至誠割紫府,擲之 桂林 西南隅。”

佺喬

偓佺 與 王子喬 的合稱。皆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明 屠隆 《綵毫記·遊玩月宮》:“蛻盡炎囂,颯爾神超,煞強似濯魄冰壺,換骨 佺 喬 。”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氣。《文選·傅毅<舞賦>》:“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 李善 註:“太真,太極真氣也。”《子華子·陽城胥渠問》:“太真剖割,通之而為一,離之而為兩,各有精專,是名陰陽。”

(2).仙女名。《雲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羅 ,字 勃遂 。”

(3). 唐 楊貴妃 號。《舊唐書·后妃傳上·玄宗楊貴妃》:“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 唐 羅隱 《牡丹》詩:“日晚更將何所似, 太真 無力憑欄乾。”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傾國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顏。”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豐若有餘,柔若無骨,嘖嘖 太真 、 飛燕 ,曠世兼長。”

(4).道教稱黃金為太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金》﹝釋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為太真。”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樂曲名,相傳為唐玄宗所制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黃鶴

傳說中仙人所乘的一種鶴

昔人已乘黃鶴去。——唐· 崔顥《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鸞棲

見“ 鸞棲 ”。

亦作“ 鸞棲 ”。鸞鳥栖止。比喻賢士在位。《晉書·苻堅載記上》:“百姓歌之曰:‘ 長安 大街,夾樹楊槐。下走朱輪,上有鸞棲。英彥雲集,誨我萌黎。’”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詩:“莫因官小慵之任,自古鸞棲有異人。”

瑤圃

語本《楚辭·九章·涉江》:“駕青虬兮驂白螭,吾與 重華 游兮瑤之圃。”瑤圃,產玉的園圃,指仙境。 晉 陸雲 《九愍·修身》:“樹椒蘭於瑤圃,掩夜光於瓊華。” 唐 皮日休 《揚州看辛夷花》詩:“一枝拂地成瑤圃,數樹參庭是蕊宮。” 元 周巽 《梨花曲》詩:“仙妃下瑤圃,靚粧乘素鸞。”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來下

(1).來臨;降臨。《詩·大雅·鳧鷖》:“公屍燕飲,福祿來下。” 高亨 註:“來下,猶來降。”《漢書·禮樂志》“訾黃其何不徠下” 唐 顏師古 註:“訾,嗟嘆之辭也。黃,乘黃也。嘆乘黃不來下也。”《南史·朱異傳》:“起宅東陂,窮乎美麗,晚日來下,酣飲其中。”

(2).下來,到下面來。《百喻經·就樓磨刀喻》:“王見憐愍,賜一死駝。貧人得已,即便剝皮。嫌刀鈍故,求石欲磨,乃於樓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來下而剝。”

長嘯

(1).大聲呼叫。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2).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3).鍾之別名。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

萬竅

(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七:“天之發遐籟,大小隨萬竅。” 宋 蘇軾 《七月五日》詩之二:“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

(2).指人的各種感覺器官。竅,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馬臻 《遊仙詞》:“我自無為神自凝,萬竅不動心冥冥。”

灑涕

灑泣,揮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六郎》:“聽村鷄既唱,灑涕而別。”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個月

(3) 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李白《江夏行》

俯視

(1) 從高處往下看

從窗戶可以俯視下面的院子

(2) 從高處或居高臨下的地方向下看

靜靜地俯視他們下面的如畫美景

齊州

猶中州。古時指中國。《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為 丹穴 。” 郭璞 註:“岠,去也;齊,中也。” 邢昺 疏:“中州,猶言中國也。”《列子·湯問》:“ 湯 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 曰:‘猶齊州也。’” 張湛 註:“齊,中也。” 唐 李賀 《夢天》詩:“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十三點

方言。指不明事理,傻裡傻氣的人。 夏衍 《<香羅帕>是一出好喜劇》:“她一出場就是‘彩旦’,是一個善良、風趣,而又有點象 上海 人所說的‘十三點’的性格--也許還可以說,也還有一點象 廣東 人所說的‘巴閉’氣質。”

滄桑

“滄海桑田”的縮語

久經滄桑(比喻經歷了許多世事變化)

壺中日月

舊指道家悠閒清靜的無為生活。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冉冉

(1) 漸進地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古樂府《陌上桑》

(2) ∶ 慢慢地

冉冉上升

(3) 柔軟下垂的樣子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至人

(1).道家指超凡脫俗,達到無我境界的人。《莊子·齊物論》:“至人神矣!大澤焚而不能熱, 河 漢 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能驚。”《莊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順人而不失己。”

(2).舊指思想或道德修養最高超的人。《荀子·天論》:“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 司馬貞 索隱引 張機 曰:“體盡於聖,德美之極,謂之至人。”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若夫 鄭 聲,是音聲之至妙。妙音感人,猶美 * 志,耽槃荒酒,易以喪業,自非至人,孰能御之!”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貪嗔

佛教語。謂貪慾與嗔恚。《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貪嗔煩惱昏沉,也似睡夢何別。” 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欲登彼岸,盡打滅貪嗔。”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諒不至以一念貪嗔,輕開殺戒。”

痴念

亦作“痴念”。猶痴想。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四:“中古神教威權的想像,現代 * 的痴念……一切一切融和會雜復映而成我的心靈之印象。”

皇漢

猶 大漢 。稱 漢 朝。後亦稱漢族。 漢 班固 《西都賦》:“蓋聞 皇漢 之初經營也,嘗有意乎都 河 洛 矣。”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霸 楚 實喪, 皇漢 凱入。”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陳琳》:“ 皇漢 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陳去病 《論戲劇之有益》:“曩游東國,交接其士庶,見其習尚風俗,無一非我 皇漢 二百六十年前所固有之習尚風俗也。” 魯迅 《三閒集·“皇漢醫學”》:“我們‘ 皇漢 ’人實在有些怪脾氣的。”

應得

猶應當;應該。 唐 杜甫 《喜雨》詩:“晚來聲不絶,應得夜深聞。”《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供養伯伯是應得的,此銀伯伯留下隨便使用。”《紅樓夢》第八三回:“這病時常應得頭暈,減飲食,多夢。” 郭沫若 《恢復》詩:“我們是除惡務盡,然而總是因循;我們對於敵人,應得如拉屎,灑尿!”

詩詞推薦

神仙引原文_神仙引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