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前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疊前韻原文

周廬衛士千牛屯,雲依星拱黃屋尊。

郡城南望據勝勢,節候東壁方中昏。

納稼逢年慰予志,崇墉比櫛看村村。

省方餘暇討輿志,眾春園首尋松門。

韓蘇卓犖宋偉器,葆祠相望慰精魂。

百花池畔笠亭下,亭亭桀豎如生根。

異代何幸遭睿賞,宸章煥注屋漏痕。

海上三山卻可擬,淮中一品安足論。

坡翁筆力健扛鼎,坐令光生丈八盆。

從來正人顯後世,撫玩之餘鑑戒存。

詩詞問答

問:疊前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疊前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六

2. 韓琦眾春園亦在定州城內康熙四十一年州牧韓逢庥移雪浪石置園內前建碑御書亭後有韓琦蘇軾祠並軾書雪浪齋

參考注釋

周廬

古代皇宮周圍所設警衛廬舍。《史記·秦始皇本紀》:“衞令曰:‘周廬設卒甚謹,安得賊敢入宮?’” 裴駰 集解引 三國 吳 薛綜 曰:“士傅宮外,內為廬舍,晝則巡行非常,夜則警備不虞。”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周廬綺合,廨署星分。” 元 王逢 《後無題》詩之三:“遠慚行在周廬士,橫草無功日晏眠。” 清 宋之繩 《隨蹕雜記》詩:“殿門嚴鼓發,萬灶撤周廬。”

衛士

衛兵

衛士欲止。——《史記·項羽本紀》

衛士仆地。

千牛

禁衛官千牛備身、千牛衛的省稱。掌執千牛刀,為君王護衛。《北史·楊義臣傳》:“時 義臣 尚幼,養於宮中,未弱冠,奉詔宿衛如千牛者數年,賞賜甚厚。”《新唐書·蘇詵傳》:“ 詵 子 震 ,以蔭補千牛。”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紫陌塵香,重停五馬;紅墻月冷,悄候千牛。”參見“ 千牛刀 ”。參閱《通典·職官十》、《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星拱

謂如眾星環繞北斗。語出《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馬退山茅亭記》:“諸山來朝,勢若星拱。”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八旗之制》:“鑲黃、正黃居都北址,次兩白,次兩紅,次兩藍,皆四周星拱,以環禁城。”

黃屋

(1).古代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史記·秦始皇本紀》:“ 子嬰 度次得嗣,冠玉冠,佩華紱,車黃屋。” 裴駰 集解引 蔡邕 曰:“黃屋者,蓋以黃為里。”

(2).借指帝王之車。 唐 許渾 《登尉佗樓》詩:“ 劉 項 持兵鹿未窮,自乘黃屋島夷中。” 明 唐順之 《滎陽行》:“城西夜半赤帝走,獨載黃屋開東門。”

(3).帝王所居宮室。《太平御覽》卷四三一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殷湯 寐寢黃屋,駕而乘露輿。”《魏書·李彪傳》:“故 夏禹 卑宮室而惡衣服, 殷湯 寢黃屋而乘輅輿,此示儉於後王。”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豈望身居黃屋,手御青綸。” 宋 王觀國 《學林·路》:“車者貴賤之所通乘,惟天子所乘獨謂之路;亦猶屋者貴賤之所通居,惟天子所居獨謂之黃屋。”

(4).指帝王權位。《北史·魏諸宗室傳論》:“至如 神武 之不事黃屋,高揖萬乘,義感隣國,祚隆帝統。”《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八年》:“朕本無黃屋之心,今橫議若此,據朕本心,惟有養母耳。”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果能敝屣其黃屋,而棄捐所有以利 漢 人邪?”

(5).帝王的代稱。 唐 杜甫 《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詩:“中原訊息斷,黃屋今安否?” 宋 王安石 《澶州》詩:“黃屋親乘城,穹廬矢如蝟。” 清 孫枝蔚 《九日梁仲林侍郎宴集黑窯廠登高》詩:“及其佐黃屋,鯁直古人儔。”

郡城

(1).郡治的城垣。《南史·齊紀上·武帝》:“ 齊興 太守 劉元寶 於郡城壍得錢三十七萬,皆輪厚徑一寸半,以獻,上以為瑞,班賜公卿。”

(2).郡治所在地。 唐 李德裕 《登崖州城作》詩:“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遶郡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秋練》:“妾 白 姓。有息女 秋練 ,頗解文字。言在郡城,得聽清吟,於今結想,至絶眠餐。”

節候

季令和氣候

現在正是寒冷的冬天節候

東壁

(1).室東側的牆壁下。《儀禮·士喪禮》:“君反之,復初位,眾主人辟於東壁,南面。”《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2).指東壁上。 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之二:“去時無一物,東壁掛胡牀。”

(3).指東隔壁的房屋。 明 李贄 《南詢錄敘》:“ 趙老 以內翰而為諸生談聖學於東壁,上人以諸生而為諸生講舉業於西序。彼此一間耳,朝夕聲相聞。”

(4).東邊。《水滸傳》第七六回:“東壁一隊人馬,儘是青旗、青甲青袍、青纓青馬。”

(5).星宿名。即壁宿。因在天門之東,故稱。《禮記·月令》:“﹝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壁中。” 晉 張華 《雜詩》:“東壁正昏中,固陰寒節升。”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東壁東井南箕北斗》:“二十八宿以四方為名者,唯井、壁、箕、斗四星而已……離宮在南則壁在室東,故稱東壁。”

(6).《晉書·天文志上》:“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祕府也。”因以稱皇宮藏書之所。 唐 張說 《恩制賜食於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明 高明 《琵琶記·孝婦題真》:“休夸東壁圖書府,賽過西垣翰墨林。”

方中

(1).正中。《詩·鄘風·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於 楚 宮。” 朱熹 集傳:“定,北方之宿,營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管子·幼官》:“發善必審於密,執威必明於中,此居圖方中。” 尹知章 註:“此立時之政, 管氏 別五其圖,謂之方圖,而上位居中。”

(2).猶世間。對“方外”而言。《世說新語·德行》“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劉孝標 注引《嵇康別傳》:“此亦方中之美范,人倫之勝業也。”

(3).指古代帝王的壽穴。《史記·酷吏列傳》:“﹝ 張湯 ﹞調為 茂陵 尉,治方中。” 裴駰 集解:“《漢書音義》曰:‘方中,陵上土作方也。 湯 主治之。’ 蘇林 曰:‘天子即位,豫作陵,諱之,故言方中。’”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周太祖葬劍甲袞冕》:“然嘗記 唐 人有一書,備載 乾陵 之役:每鑿地得土一車,即載致千里外,換受沙礫以回,實之方中,故方中不復本土。”

(4).始處正中。《莊子·天下》:“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陸德明 釋文:“謂日方中而景已復昃。”

逢年

謂遇到豐年。《史記·佞幸列傳》:“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無虛言。”

崇墉

高牆;高城。《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而雙立。” 張載 註:“墉,牆也。”《文選·左思<魏都賦>》:“於是崇墉濬洫,嬰堞帶涘。” 張載 註:“墉,城也。” 唐 杜甫 《劍門》詩:“兩崖崇墉倚,刻畫城郭狀。”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昏 岱嶽 ,撼 東蒙 ,傾上郡,破崇墉。”

比櫛

像梳篦的齒一樣緊密相連。形容接連而來或密密排列。語出《詩·周頌·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宋 王安石 《收鹽》詩:“州家飛符來比櫛,海中收鹽今復密。”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櫺戶既嚴扃,欒櫨若比櫛。”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西岸矮屋比櫛,屋前地平如掌。”《清史稿·兵志八》:“陸路自 同治 間開墾荒地以後,耕廛比櫛,直抵 鴨緑江 西岸。” 王任叔 《疲憊者》:“左旁一村,瓦屋比櫛。”

省方

巡視四方。《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孔穎達 疏:“省視萬方,觀看民之風俗。” 漢 班固 《東都賦》:“乃動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 唐 楊炯 《送徐錄事》詩序:“聖人以葉時同律,義在於省方;皇儲以守器承祧,任隆於監國。”《清史稿·禮志八》:“皇帝省方觀民,特舉時巡盛典。”

松門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宋 陸游 《書懷絕句》之一:“老僧曉出松門去,手挈軍持取澗泉。”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2).指 松門山 。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清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記》:‘其山多松,北臨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鏡,光明照人。’”

(3).指 松門峽 。 唐 杜甫 《返照》詩:“荻岸如秋水, 松門 似畫圖。” 仇兆鰲 註:“《十道志》:‘ 松門峽 ,在 夔州 。’”

卓犖

(1) 卓越,突出

卓犖諸夏,兼其所有。——班固《兩都賦》

博聞強記,奇異卓犖。——《三國志·陳矯傳》

(2) 也作“卓躒”

淑質貞亮,英才卓躒。——孔融《薦彌衡表》

偉器

能勝任大事的人

卿有絕人之才,足成偉器。——《後漢書·黃允傳》

相望

互相對望

雕欄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學洢·核舟記》

鄰國相望。——《史記·貨殖列傳》

死者相望。——《資治通鑑·唐紀》

東西相望。——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精魂

(1) 靈魂

(2) 精神

花池

庭園中種植花草的地方。一般有矮欄圍繞。 老舍 《二馬》第三段五:“公園裡的樹葉真是連半個黃的也沒有,花池裡的晚鬱金香開得像一片金紅的晚霞。”

亭亭

(1) 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淨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桀豎

矗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 河 北有層山,山甚靈秀,山峰之上,立石數百丈,亭亭桀竪,競勢爭高。”竪,一本作“ 豎 ”。

生根

(1) 紮根(如使插枝生根或種子發芽)

他的插枝百分之七十生根

(2) 比喻事物建立起穩固的基礎

異代

(1).後代,後世。《文選·班固<幽通賦>》:“ 虞 《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於千載;素文信而厎麟兮, 漢 賔祚於異代。” 李周翰 註:“賔祚,謂禮其後祚也。異代,謂 漢 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大丈夫不能立功業,為異代之所稱,豈可奪人愛姬,為己之嬉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禮部·議革張浚祀》:“ 浚 終不得侑食,則 浚 在當時已有定論矣。豈有見擯於本國,而崇祀於異代者。”

(2).指後世之人。 唐 李鹹用 《覽文僧卷》詩:“雖無先聖耳,異代得聞《韶》。”

(3).不同時代;不同世代。 三國 魏 曹植 《辨道論》:“ 桀 紂 殊世而齊惡,姦人異代而等偽。”《南史·蕭允傳》:“ 允 又為長史,帶 會稽 郡丞。行經 延陵季子 廟,設苹藻之薦,託異代之交,為詩以敘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議》:“夫聖人用心,異代同體。” 清 姚瑩 《論詩絕句》之十二:“力振衰淫 伯玉 功, 盧 王 宋 沉 未為功; 考亭 異代真知己,特識曾推《感遇》工。”

(4).前代,前世。《新唐書·李絳傳》:“聖人選當代之人,極其才分,自可致治。豈借賢異代,治今日之人哉?” 唐 周繇 《經故宅有感》詩:“異代圖書藏幾篋,傾城羅綺散誰家。”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 劉向 《列仙傳》、 葛洪 《神仙傳》、 沉汾 《續仙傳》、 曾慥 《集仙傳》,以異代事著於本朝者。”

何幸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何幸驅車來 文水 ?虔誠掃墓更升堂。”

睿賞

聖明的鑑賞。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香山寺》:“ 嘉靖 間,駕幸此,上語侍臣:‘西來諸山,獨此山有翠色。’真睿賞也。”

宸章

皇帝所作的詩文。 唐 王維 《奉和聖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制》詩:“宸章類河漢,垂象滿中州。” 宋 王安石 《和御製賞花釣魚》詩之一:“宸章獨與春爭麗,恩許賡歌豈易陪。” 明 張居正 《寶謨記》:“我 太祖 、 成祖 ……御藻宸章,壼范內訓,藏之天府者,彪炳煥爛,莫可殫述矣。”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龍井寺》:“ 高宗純皇帝 ……旬日之中,翠華四至,親灑宸章三十有一,自來名勝莫之能比。”

屋漏痕

草書的一種筆法。謂行筆須藏鋒。 唐 陸羽 《懷素別傳》:“ 鄔兵曹 弟子問之曰:‘夫草書於師授之外,須自得之。 張長史 覩孤蓬驚沙之外,見 公孫大娘 劍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狀,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懷素 對曰:‘似古釵腳,為草書竪牽之極。’…… 顏公 曰:‘師竪牽古釵腳,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顏公 腳唱賊。久之, 顏公 徐問之曰:‘師亦有自得之乎?’對曰:‘貧道觀夏雲多奇峰,輒嘗師之。夏雲因風變化,乃無常勢,又無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顏公 曰:‘噫!草聖之淵妙,代不絶人,可謂聞所未聞之旨也。’” 宋 姜夔 《續書譜·用筆》:“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綴法》:“錐畫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無起止,即藏鋒也。”

海上

(1).海邊;海島。《呂氏春秋·恃君》:“ 柱厲叔 事 莒敖公 ,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公孫弘 ﹞家貧,牧豕海上。”《後漢書·荀爽傳》:“﹝ 荀爽 ﹞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 漢 濱。” 明 陸深 《春雨堂隨筆》:“予家海上,園亭中喜種雜花。”

(2).指湖濱。《文選·江淹<恨賦>》:“遷客 海 上,流戍 隴 陰。” 李善 注引《漢書》:“ 匈奴 乃徙 蘇武 北海 上無人處。”

(3).海面上。《漢書·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則方士爭言之。” 南朝 梁 沉約 《夕行聞夜鶴》詩:“愍海上之驚鳧,傷雲閒之離鶴。”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進士見寄次韻》:“意超海上鷹,運跼轅下駒。”

(4).指 上海 。猶言 滬 上。《海上花列傳》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馮自由 《中國教育會與愛國學社》:“壬寅春,旅 滬 志士 餘杭 章炳麟 ……因聯絡 海 上有志之士,發起中國教育會為策動機關。” 王旡生 《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吾聞 海 上諸君子,發大願合大力,既賡續此報,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嘗不為之距躍三百,喜而不寐也。”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一品

(1).封建社會中官品的最高一級。自 三國 魏 以後,官分九品,最高者為一品。《晉書·惠帝紀》:“乃發王公奴婢手舂給兵廩,一品以下不從征者,男子十三以上皆從役。” 唐 賈島 《上杜駙馬》詩:“妻是九重天子女,身為一品令公孫。”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三》:“而凡 滿洲 、 漢 人之仕宦者,大抵由其始宦之日,凡三十五年而至一品,極速者亦三十年。”參閱《隋書·百官志中》。

(2).借指位居一品的高官。 唐 裴鉶 《傳奇·崑崙奴》:“ 大歷 中有 崔生 者,其父為顯僚,與蓋代之勛臣一品者熟。生時為千牛,其父使往省一品疾。”

(3).猶言一等;第一等。《南齊書·蕭惠基傳》:“當時能棊人 琅邪 王 抗 第一品, 吳郡 褚思莊 、 會稽 夏 赤 松 竝第二品。” 宋 王明清 《摭言雜說》:“京師 樊樓 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冥誓》:“(生)姐姐費心。因何錯愛小生至此?(旦)愛的你一品人才。” 老舍 《正紅旗下》三:“他比客人高著一品,須拿出為官多年,經驗豐富,從容不迫的神態來。”

(4).一種。《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 唐 賈公彥 疏:“泉始蓋一品, 周景王 鑄大錢,而有二品。” 宋 張載 《經學理窟·祭祀》:“羞無他物,則雖羞一品足矣。”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異事》:“當時 揚州 芍藥,未有此一品,今謂之‘金纏腰’者是也。”

安足

立足,存身。《三國志·魏志·公孫瓚傳》“遣人與子書,刻期兵至,舉火為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則 齎書告子 續 曰:‘不然,吾亡之後,天下雖廣,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筆力

寫字、畫畫、寫文章用筆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氣勢

筆力雄健

扛鼎

(1).舉鼎。《吳子·料敵》:“力輕扛鼎,足輕戎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彯搖武猛,扛鼎揭旗之士。” 劉良 註:“扛、揭,皆舉也。” 清 薛雪 《一瓢詩話》:“若七古則一韻為難,苟非筆力扛鼎,無不失之板腐。”

(2).比喻攘奪國家政權。《晉書·明帝紀論》:“ 晉 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廟隳尊。”

(3).比喻有大才,能負重任。 明 張煌言 《祭監國魯王表文》:“徒藴扛鼎之懷,愈抱號弓之痛。”

(4).《史記·項羽本紀》:“ 籍 長八尺餘,力能扛鼎。”後因以“扛鼎”指代 項羽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斷蛇扛鼎兩爭雄,陳跡荒涼萬事空。”

坐令

猶言致使;空使。 唐 韓愈 《贈唐衢》詩:“胡不上書自薦達,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明 劉基 《結交行》:“寧知嫌隙翻掌成,坐令衽席生戈兵!” 丘逢甲 《汕頭海關歌》:“坐令洋貨日報關,萬巧千奇無不備。”

光生

平整,妥帖。 克非 《春潮急》五:“ 李讓 顯然是長於幹這種事的,手腳遠比 李克 搞的快,而且補得又光生又整齊。”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正人

(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書·冏命》:“小大之臣,鹹懷忠良,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 孔穎達 疏:“其左右侍御僕從無非中正之人。”《後漢書·桓譚傳》:“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 唐 司空圖 《爭名》詩:“窮辱未甘英氣阻,乖疏還有正人知。”《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是個敗類,縱然勢焰薰天,他看見也同泥豬瓦狗;遇見正人,任是貧寒求乞,他愛的也同威鳳祥麟。” 謝覺哉 《從紀念杜甫想起的》:“統治階級仇視正人,從古到今是一樣的。”

(2).指嫡系親屬。《紅樓夢》第五五回:“﹝三姑娘﹞心裡嘴裡都也來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如今他既有這主意,正該和他協同,大家做個膀臂,我也不孤不獨了。”

(3).做官長的人。《書·康誥》:“惟厥正人,越小臣諸節。” 孫星衍 疏:“正人者……即上文政人。” 王引之 《經義述聞·尚書上》:“正,長也,為長之人。”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詩:“乃知正人意,不苟飛長纓。”

後世

(1) 所有相繼的世代

後世之謬其傳。——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後世之君。——清· 黃宗羲《原君》

(2) 又

曠後世而不聞。

後世且行之。——清· 劉開《問說》

為了後世的利益

(3) 後代

後世子孫

撫玩

撫弄賞玩。 宋 蘇軾 《和頓教授見寄》:“無絃則無琴,何必勞撫玩。”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趙氏靈璧石》:“一峰巍然,崷崪秀潤, 南仲 立馬旁睨,撫玩久之。” 清 錢學綸 《語新》卷上:“東門內 塌水橋 某老,隱居善栽盆木,朝夕撫玩,寳惜倍至。”

鑑戒

可以對照引為教訓

引為鑑戒

詩詞推薦

  • 鹿苑寺

    周弼宋代〕分半作民棲,猶藏一曲溪。鵲窺蓮葉座,僧占菜花畦。白蠹魚銷粉,青乾獸剝泥。幸留唐刻在,相伴峻郎題。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時覺寺在在堂十二首

    舒坦宋代〕六國干戈擅霸圖,先生談笑有工夫。不知當日縱橫夢,曾識水聲山色無。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物。肥河維舟阻凍祗待敕命

    李紳唐代〕罷分符竹作閒官,舟凍肥河擬棹難。食蘗苦心甘處困,飲冰持操敢辭寒。夜燈空應漁家火,朝食還依雁宿灘。西奏
  • 夜起

    黃遵憲清代〕千聲檐鐵百淋鈴,雨橫風狂暫一停。正望雞鳴天下白,又驚鵝擊海東青。沉陰噎噎何多日,殘月暉暉尚幾星。斗室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別墅偶成·其五

    張師曾元代〕野老欣相見,山盤獻所宜。賽田分社䐣,報祖粉秋餈。風味猶存古,農談亦少欺。居然有淳意,榮辱未嘗知。
  • 酹功臣額亦都墓

    乾隆清代〕坐享八紘泰,寧忘百戰功。佐周曾有望,興漢不徒馮。金簡香生綠,椒漿玉瀉紅。藎臣陪祀事,式紹乃家風。
  • 念奴嬌(壽倉使)

    劉子實宋代〕一門相種,勝河英岳粹,共扶昌籙。夾輔正宜資魯衙,左右秉持鈞軸。緩駕輕車,任回虎節,何事勞山國。東民欲
  • 自吟

    於良史唐代〕出身三十年,發白衣猶碧。日暮倚朱門,從朱污袍赤。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卜運算元

    劉克莊宋代〕亂似盎中絲,密似風中絮。行遍茫茫禹跡來,底是無愁處。好客挽難留,俗事推難去。惟有翻身入醉鄉,愁欲來無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夏湖山

    張埴宋代〕五供翛然可是鮮,一生只抱石頭眠。死應不恨為馮劍,夏日攸山二十年。
  • 和陳應求韻兼呈方次雲

    黃公度宋代〕策蹇沖泥到野扉,故人相對破愁眉。話因別久卒難盡,情逐杯深那更辭。十里雲山乖素約,一番桃李負幽期。蕭蕭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書古書中故紙

    王國維〔近現代〕昨夜書中得故紙,今朝隨意寫新詩。長絹篋底終無恙,比入懷中便足奇。黯淡誰能知汝恨,沾塗亦自笑余疾。書成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崔仰之宋代〕山色監色回,江流入漢清。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楊粹中宋代〕出猶連蜀道,人已作秦音。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望江南(柳)

    王琪宋代〕江南柳,煙穗拂人輕。愁黛空長描不似,舞腰雖瘦學難成。天意與風情。攀折處,離恨幾時平。已縱柔條縈客棹,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送周世祥致仕還鄉

    江源明代〕綠楊紅杏滿城春,又向天涯別故人。萬里江山勞夢寐,十年京洛共風塵。眼前好惡那能定,夢裡輸贏總未真。攜取
  • 春湖古意

    宋之問唐代〕院梅發向尺,園鳥復成曲。落日游南湖,果擲顏如玉。含情不得語,轉盼知所屬。惆悵未可歸,寧關須采籙。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壽周樞使

    楊炎正宋代〕璧月秋光滿,爭河夜色開。嘗從北辰所,飛墮一星來。許國身為棟,居庭面對槐。黃封天上酒,歲歲酌金罍。
  • 讀唐人愁詩戲作

    陸游宋代〕飛雪安能住酒中,閒愁見酒亦消融。山家有力參天地,不放清尊一日空。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歲寒雜詠

    錢時宋代〕筍入欄乾曲透茅,青琅玕脫紫文苞。晚來拆草驗生意,一夜能添二尺高。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
疊前韻原文_疊前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