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隮(五月廿三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朝隮(五月廿三日)原文

昨夜轟雷鳴,東南殷勢鼓。

京城沾二寸,此不及寸許。

朝隮今見西,滿擬崇朝雨。

雲容薄將散,眄望徒延佇。

夏至茲已近,此況亦恆睹。

寧當付慣經,惟益增愁緒。

過去易若忘,目前艱實苦。

西北吐英英,膚寸合過午。

今晚或霈恩,滂澍蘇禾黍。

詩詞問答

問:朝隮(五月廿三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朝隮(五月廿三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九

2. 五月廿三日

參考注釋

昨夜

(1).昨天夜裡。 南朝  宋  鮑照 《上潯陽還都道中》詩:“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蘆洲 。” 前蜀  毛文錫 《醉花間》詞之一:“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巴金 《探索集·長崎的夢》:“昨夜,我夢見我在 長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夫人與 鄭恆 親。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雷鳴

(1) 打雷

雷鳴電閃

(2) 形容響聲大如雷鳴

掌聲雷鳴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京城

指國都

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朝隮

(1).早晨的虹。《詩·鄘風·蝃蝀》:“朝隮於西,崇朝其雨。” 陸德明 釋文:“隮, 鄭 注《周禮》云:‘隮,虹。’”

(2).指早晨的雲霞。《詩·曹風·侯人》:“薈兮蔚兮,南山朝隮。” 毛 傳:“隮,升雲也。” 唐  白居易 《賀雲生不見日蝕表》:“屏翳朝隮,但驚若煙之涌,曜靈晝掩,不見如月之初。”

滿擬

滿心打算。 茅盾 《子夜》十六:“當下 周仲偉 就決定了要找益中公司試試他的運氣,滿擬做一個‘第二個的 陳君宜 ’!”

朝雨

晨雨。 唐  王維 《送元二使安西》詩:“ 渭城 朝雨裛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春。” 唐  歸仁 《題賈島吟詩台》詩:“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聲。” 明  李贄 《初潭集·君臣一·賢臣》:“ 列精子高 聽行乎 齊湣王 ,善衣練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會朝雨,袪步堂下。”

眄望

觀看。 明  袁宏道 《夜深同伯修月下觀梨花》詩:“一夕百眄望,眼中生芒鏤。”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夏至

(1) 對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夏至點的時刻;對南半球的居民來說,指太陽到達冬至點的時刻

(2) 二十四節氣之一,在6月21或22日,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寧當

難道;豈可。《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后傳》:“七歲讀《論語》,志在書傳,母常非之,曰:‘當習女工,今不是務,寧當學博士邪!’”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民間君子,猶內不負心,外不愧影,上不欺天,下不食言,豈況古之真人,寧當虛造空文,以必不可得之事,誑誤將來,何所索乎!” 宋  范成大 《秋芸有春綠》詩:“清霜早晚至,何草不能黃?寧當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慣經

習慣,慣常所經歷的。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閨怨》套曲:“偏今宵是怎生,乍別離不慣經。” 明  張四維 《雙烈記·歸省》:“諸凡那慣經,況戰丁,萬一摧殘事怎撐。”

愁緒

憂愁的思緒;憂慮發愁的心情

愁緒滿腹

過去

(1)

(2) 用在動詞後,表示反面對著自己

他把書翻過去,看書背面的價格

(3) 用在動詞後,表示失去原來正常的狀態

他氣得昏死過去

(4) 用在動詞後,表示通過

你這么不講面子,可太說不過去了

(5) 用在動詞後,表示離開或經過所在的地方(車從我身邊開了過去)

(6) 用在形容詞後,表示超過,多與“得”或“不”連用

你怎么也凶不過去她

目前

當前,現在

目前我掌握的材料

西北

方位名,介於西和北之間。特指中國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記》

英英

(1).輕盈明亮的樣子。《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朱熹 集傳:“英英,輕明之貌。” 唐  皎然 《答道素上人別》詩:“碧水何渺渺,白雲亦英英。” 清  錢謙益 《茅山懷古》詩之四:“英英嶺上雲,至今在空谷。”

(2).形容音聲和盛。《呂氏春秋·古樂》:“乃令 鱓先 為樂倡, 鱓 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 高誘 註:“英英,和盛之貌。”

(3).俊美而有才華。 晉  潘岳 《夏侯常侍誄》:“英英夫子,灼灼其雋。” 唐  李益 《自朔方還與鄭式瞻等會法雲寺》詩:“英英二三彥,襟曠去煩擾。” 清  朱琦 《朱副將戰歿》詩:“大兒善射身七尺,小兒英英頭虎額。”

(4).光彩鮮明的樣子。 晉  潘岳 《為賈謐作贈陸機》詩:“英英朱鸞,來自南岡。” 唐  皎然 《答裴集陽伯明二賢》詩:“何似雙瓊璋,英英曜吾手。” 清  吳士玉 《玉帶生歌奉和漫堂先生》:“英英紫玉暈痕透,有如白虹貫日昭精誠。”

(5).奇偉的,傑出的。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二:“英英 桂林伯 ,實維文武特。”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七:“英英 范 與 蘇 ,器識兼文武。” 明  陸時雍 《詩鏡總論》:“ 蔡文姬 才氣英英,讀《胡笳吟》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 王闓運 《黃司使誄》:“異軍特起,實利武夫,英英 黃君 ,奮與為徒。”

(6).茂美貌。 明  張居正 《詠懷》之三:“英英園中槿,朱榮媚朝陽。” 清  龔自珍 《贈太子太師盧公神道碑》:“觀政於曹,翠翎英英。” 康有為 《泛灕江到桂林》詩:“英英虎鬚草,浸泉生氣活。”

膚寸

(1).古長度單位。一指寬為寸,四指寬為膚。《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膚寸而合。” 何休 註:“側手為膚,案指為寸。”

(2).借指下雨前逐漸集合的雲氣。 晉  張協 《雜詩》之九:“雖無箕畢期,膚寸自成霖。” 唐  王昌齡 《悲哉行》:“長雲數千里,倐忽還膚寸。” 宋  黃庭堅 《放言》詩之五:“微雲起膚寸,大蔭彌九州。” 清  鄭廷暘 《天香·淡巴菰和樊榭》詞:“縈霧難分,撩雲不定,也同膚寸俄泛。”參見“ 膚寸而合 ”。

(3).比喻極小或極少。《戰國策·秦策三》:“昔者, 齊 人伐 楚 ,戰勝,破軍殺將,再辟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豈 齊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之一:“尚無膚寸功,豈免竊食嫌。” 清  劉鑾 《五石瓠·盆景》:“今人以盆盎閒樹石為玩,長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約之,或膚寸而結果實,或咫尺而蓄魚蟲,概稱盆景。”

過午

中午以後

現在是休息時間,你過午再來看看

霈恩

指對罪犯的恩赦。 宋  蘇軾 《繳進陳繹詞頭狀》:“貼黃。再詳 陳繹 元犯,若依法斷自盜除名,雖後來累該霈恩,登極大赦,其敘法止於散官,即與其他贓犯不同。”

詩詞推薦

朝隮(五月廿三日)原文_朝隮(五月廿三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