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壽皇聖祖興居久,先帝思親展孝弘。
神御妥靈宋遺制,衣冠原廟漢諸陵。
欽承有繼馨香薦,追遠長懷陟降憑。
子午向山期必正,規模合度量為增。
僾聞愾見千秋永,景福鴻禧百世凝。
觀德皇皇惟是凜,肯堂切切詎斯能。
詩詞問答
問:《重修壽皇殿竣是日奉安神御禮成述事六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蒸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皇聖
大聖人。謂皇帝。 南朝 宋 顏延之 《和謝監靈運》:“皇聖昭天德,豐澤振沉泥。” 唐 褚亮 《唐明堂樂章·肅和》:“玉幣通誠,祚隆皇聖。”
興居
指日常生活。猶言起居。 晉 葛洪 《抱朴子·至理》:“食飲有度,興居有節。” 宋 秦觀 《與蘇公先生簡》:“去冬伏奉所賜教,旋又 李獻甫 過此,甚得興居之詳。”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封三娘》:“ 封 亦惻惻,訊 十一娘 興居。”
先帝
(1).遠古帝王。《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天子乃薦鞠衣於先帝。” 鄭玄 註:“先帝, 大皥 之屬。”
(2).前代已故的帝王。《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淮南王 長 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 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唐 韓愈 《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監脩 李吉甫 授臣以前史官 韋處厚 所撰先帝實録三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 崇禎 先帝縊死 煤山 , 周皇后 也殉難自盡。”
思親
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親人。《淮南子·詮言訓》:“故祭祀思親,不求福。” 唐 王維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神御
(1).對帝王出行的美稱。《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詩》:“神御出瑤軫,天儀降藻舟。” 呂向 註:“神,天,皆謂帝也。御,幸也。” 南朝 梁 江淹 《為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吉蠲為慶,神御方休。”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五:“神御既往,仙遊斯藐。”
(2).先朝帝王的肖像。御,謂御容。《宋史·禮志九》:“國家道觀佛寺,並建別殿,奉安神御。”《宣和遺事》後集:“ 高宗 離 建康 ,幸 浙西 ,詔改 杭州 為 臨安府 ,先令奉太廟 藝祖 以下九廟神御如 臨安 。”《續資治通鑑·宋哲宗元符二年》:“癸亥,奉遷 真宗 神御於 萬壽觀 延聖殿 。”
妥靈
安置亡靈。 唐 韓愈 《衢州徐偃王廟碑》:“故制觕朴下窄,不足以揭虔妥靈。” 清 方苞 《劉北固哀辭》:“因為文以攄余悲,俾其下薦告以妥靈焉。” 清 劉大櫆 《程氏宗祠碑記》:“若先人妥靈之室,一任風摧雨剝,其何以自比於人。”
遺制
亦作“ 遺製 ”。1.指前代留傳下來的典章制度或成規。《孔子家語·觀周》:“今 孔子 將適 周 ,觀先王之遺制。” 唐 白居易 《二王后》詩:“備威儀,助郊祭, 高祖 太宗 之遺制。”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八:“ 唐 大夫如 白居易 輩,蓋有遇此三齋月,杜門謝客,專延緇流作佛事者。今法至此月亦減去食羊錢,蓋其遺制。” 宋 崔伯易 《感山賦》:“孰察諸刊剝水火之遺製,孰恤乎豎穉曲直之所宜。”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楔子:“但此遺制若采一夫一婦制的觀點則斷難說明。”
(2).指前人或死者生前的製作物。《陳書·儒林傳·張譏》:“ 譏 幼喪母,有錯綵經帕,即母之遺製。”《南史》作“遺制”。 唐 張九齡 《歲除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台序》:“故郡城有荒臺焉,雖層宇落構,而遺製巋然。”
(3).指前代製作物的形式。《新唐書·禮樂志十二》:“琵琶圓體修勁而小,號曰‘秦漢子’,蓋絃鞀之遺製。”《遼史·儀衛志一》:“ 遼國 自 太宗 入 晉 之後,皇帝與南班 漢 官用 漢 服……其 漢 服即 五代 、 晉 之遺制也。” 元 王禎 《農書》卷一:“後世言天文之家,如 洛下閎 、 鮮于 妄人輩,述其遺制,營之度之,而作渾天儀,歷家推步,無越此器。” 明 葉子奇 《草木子·雜制》:“官民皆帶帽,其簷或圓,或前圓後方,或樓子,蓋兜鍪之遺制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 唐 《玄怪録》載 岑順 事,可見當時象棋遺製。”
(4).猶遺詔。《舊唐書·褚遂良傳》:“ 神龍 元年, 則天 遺制復 遂良 及 韓瑗 爵位。”《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二》:“ 兀欲 宣 德光 遺制曰:‘ 永康王 , 大聖皇帝 之嫡孫, 人皇王 之長子,可於 中京 即皇帝位。’” 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六:“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遺制。”
(5).指前代遺留下來的著作。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一》:“《漢藝文志》兵書,稱《黃帝》、《風后》,不下十餘種,安知非先 秦 遺製,後世易名以為《陰符》乎?”
見“ 遺制 ”。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原廟
在正廟以外另立的宗廟。《史記·高祖本紀》:“及 孝惠 五年,思 高祖 之悲樂 沛 ,以 沛宮 為 高祖 原廟。” 裴駰 集解:“謂‘原’者,再也。先既已立廟,今又再立,故謂之原廟。” 唐 唐彥謙 《長陵》詩:“ 豐 上舊居無故里, 沛 中原廟對荒丘。” 宋 程大昌 《考古編·廟在郡國亦名原廟》:“﹝ 漢惠帝 ﹞乃詔有司立原廟,原廟之名始此。原者,如原蠶之原,既有大廟,又有此廟,是取‘重’、‘再’為義也。” 清 吳偉業 《鐘山》詩:“金棺移塔思原廟,玉匣藏衣記奉常。”
欽承
恭敬地繼承或承受。《書·說命下》:“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惟 説 式克欽承。”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嘉貺益腆,敢不欽承。” 唐 王維 《為崔常侍謝賜物表》:“臣幸居無事,待罪 西門 ,恭守嘉謨,欽承成憲。” 宋 王安石 《覃恩轉官二道詔》:“爾等能以忠力靖共職事,進位一等。往其欽承。”
馨香
(1) 芳香。比喻德化遠播
(2) 燒香的香味
追遠
(1).祭祀盡虔誠,以追念先人。《論語·學而》:“慎終追遠。” 邢昺 疏:“追遠者,遠謂親終既葬,日月已遠也,孝子感時念親,追而祭之,盡其敬也。”《南史·后妃傳上·宋孝武昭路太后》:“又詔述太后恩慈,特齊衰三月,以申追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上一個‘祭’字是祭祖宗,是追遠的意思。”
(2).追念前賢。 漢 班昭 《東征賦》:“入 匡 郭而追遠兮,念夫子之厄勤。”《宋書·王僧達傳》:“生平素念,願閒衡廬,先朝追遠之恩,早見榮齒。”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聞之,使人追遠之心,油然而生。”
長懷
(1).遐想,悠思。 漢 劉向 《九嘆·遠逝》:“情慨慨而長懷兮,信上皇而質正。” 三國 魏 嵇康 《秀才答》詩之四:“感寤長懷,能不永思。”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齎志沒地,長懷無已。”
(2).猶永歸。謂一去不返。《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馳波跳沫,汩濦漂疾,悠遠長懷,寂漻無聲,肆乎永歸。”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懷’亦‘歸’,變文耳。”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子午
(1).指南北。古人以“子”為正北,以“午”為正南。 唐 蘇頲 《唐長安西明寺塔碑》:“揆陰陽之中,居子午之直,叢依觀閣,層立殿堂。”《宋史·天文志一》:“ 南陽 孔定 製銅儀,有雙規,規正距子午以象天;有橫規,判儀之中以象地。”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若針之子午未定,舵之東西遊移,則徘徊莫適,悵悵何之?”
(2).指夜半和正午。舊時計時法,以夜間十一時至一時為“子”時,以白晝十一時至一時為“午”時。 唐 呂岩 《延壽》詩:“子午常餐日月精,玄關門戶啟還扃。”
(3).見“ 子午谷 ”。
規模
事業、工程、運動、機構等所包含的範圍
故宮建築群規模宏大
度量
(1) 容忍、寬容他人的限度
他有容人的度量
(2) 有時也作“肚量”
(3) 計量長短、容積輕重的統稱
千秋
(1) 千年
(2) 歲月久遠
(3) 生日。敬辭,指人的壽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議論?——曹雪芹《紅樓夢》
景福
(1).洪福;大福。《詩·周頌·潛》:“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三國 魏 曹植 《精微篇》:“聖皇長壽考,景福常來儀。” 清 陳康祺 《郎替紀聞》卷一:“私幸中興令主,儀表端凝,他日景福洪祺當與 聖祖 、 高宗 接武。” 陳毅 《七星岩》詩:“石室嘆鑽天,景福秘地藏。”
(2).宮殿名。 三國 魏明帝 建,故址在 河南省 許昌市 。 三國 魏 何晏 有《景福殿賦》。
鴻禧
洪福。《宋史·樂志九》:“寶命自天,鴻禧錫祚。” 清 趙翼 《聖壽覃恩典隆養老以年逾八十得拜絹綿米肉之賜》詩:“如此鴻禧逢七度,吾生幸亦幾人同。”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長時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百世之怨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流芳百世
觀德
觀察德行。《書·鹹有一德》:“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史記·樂書》:“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德矣。” 張守節 正義:“結樂使人知上之事,故觀知其德也。” 北周 庾信 《賀新樂表》:“山雲特起,八卦成形。鳳凰于飛,九州觀德。”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與為人後》:“為人子者之絶本生之斬衰……屏而黜之,使不得與於觀德之列,不亦可乎?”
皇皇
旺盛的樣子
矞矞皇皇。——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肯堂
見“ 肯堂肯構 ”。
切切
(1) 急切;急迫
何至切切如此
(2) 哀怨、憂傷貌
心切切而內圮
(3) 深切
切切為恨
(4) 懇摯
待我心切切
(5) 務必;必須——多用於書信
切切不可忘記
(6) 用在布告、條令等尾,表示再三告誡
切切此布
(7) 形容聲音輕細而急促
以弦切切。——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嘈嘈切切錯雜彈。
詩詞推薦
送O.E.君攜蘭歸國
魯迅〔近現代〕椒焚桂折佳人老,獨托幽岩展素心。豈惜芳馨遺遠者,故鄉如醉有荊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