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楊補之曾作野梅,仿其三疊寫花開。
戌秋遂以置斯去,卯歲依然見此來。
何必玉華說艱致,恰欣金粟得相陪。
香從離合中邊嗅,是否畫禪莫漫猜。
詩詞問答
問:《向仿楊補之三疊圖箑留置此繼思齋因疊前韻再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灰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一百
2. 盛京地寒是以無梅
參考注釋
三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覆再三,稱三迭。 宋 蘇軾 《仇池筆記·陽關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自雲得古本《陽關》,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詞》:“是夜宿於驛,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聞杜鵑,作《竹枝詞》三疊,世傳之不子細,憶集中無有,三誦而使之傳焉。’”
(3).猶三通,三遍。 宋 梅堯臣 《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詩:“書之空自知,城上鼓三疊。”
(4).猶三折。指 廬山 三迭泉 。 宋 戴復古 《廬山》詩:“九疊屏風三疊水,更無詩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廬山記》:“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何必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玉華
(1).最精美的玉。《楚辭·劉向<九嘆·遠逝>》:“杖玉華與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 王逸 註:“言己修善彌固,手乃杖執美玉之華,帶明月之珠。” 隋 盧思道 《勞生論》:“艷姬美女,委如脫屣;金銑玉華,棄同遺跡。”
(2).指最美的玉佩。《穆天子傳》卷一:“天子嘉之,賜以左佩玉華。” 郭璞 註:“玉華之佩,佩之精也。”
(3).指純潔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 三國 魏 曹植 《辯道論》:“瓊蕊玉華,不若玉圭之潔也。” 唐 張賁 《和魯望白菊》:“雪彩冰姿號玉華,寄身多是地仙家。” 宋 方岳 《夢尋梅》詩:“一生煙雨蓬茅底,不夢金貂侍玉華。”
(4).指道家謂服之可以長生的玉屑。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 鹿皮公 吞玉華而流蟲出屍。” 清 周亮工 《今夕歌宿郎山呂正始天咫樓作》:“吞玉華兮舞翠翹,服霜散兮上雲霄。”
(5).仙女名。 唐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 紫陽仙子 名 玉華 ,珠盤承露餌丹砂。”《雲笈七籤》卷四六:“玉童侍衛, 玉華 扶生。”
(6).比喻才德。 隋 盧思道 《遼陽山寺願文》:“六宮眷屬,諸王昆弟,皆智慧莊嚴,玉華松茂。”
(7).比喻秀出的子弟。 宋 張孝祥 《醜奴兒·張仲欽生日》詞:“ 伯鸞 德耀 賢夫婦,見説宜家。見説宜家,庭砌森森長玉華。” 清 金農 《人日寄小侄》詩:“千里歸情覺晏眠,何時接手玉華前。”
(8).道教語。稱鬢髮。《黃庭內景經·若得章》:“雲儀玉華俠耳門。” 梁丘子 註:“雲儀、玉華、鬢髮之號。”
金粟
(1).錢和糧谷。《商君書·去強》:“國好生金於竟(境)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於竟(境)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築之用,金粟與城齊矣。”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則有其名,關市之榷,摭實盡無其物。”
(2).“ 金粟如來 ”的省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文殊 戾止。”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堂懸 金粟 像,門枕御溝泉。” 宋 張元乾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且作大真遊戲,未甘 金粟 龍鍾。”
(3).桂花的別名。因其色黃如金,花小如粟,故稱。 宋 范成大 《中秋後兩日自上沙回聞千岩觀下岩桂盛開復檥石湖留賞一日賦兩絕》之一:“金粟枝頭一夜開,故應全得小詩催。” 明 徐霖 《繡襦記·聞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亂開,美人玉纖輕折采。”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應共荷花斗靚妝。”
(4).黃色花蕊。 宋 梅堯臣 《梅花》詩:“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5).比喻燈花、燭花。 唐 韓愈 《詠燈花同侯十一》:“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 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花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 清 許光治 《閱金經·燭花》曲:“絳蠟銀荷擁,翠盤金粟叢。”
(6).首飾名。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晃如金粟,燦若銀燭。” 唐 溫庭筠 《歸國遙》詞:“鈿筐交勝金粟。” 華鍾彥 註:“鈿筐、金粟,皆頭飾也。”
(7).山名。在 陝西省 蒲城縣 東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玄宗 嘗謁 橋陵 ,至 金粟山 ,覩崗巒有龍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三·蒲城縣》:“ 金粟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後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 鼎湖 龍作雨, 金粟 鳥呼風。”
離合
分開和結合;分離和聚會
離合器
悲歡離合
中邊
(1).《四十二章經》:“佛所言説,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佛家因以“中邊”指中觀與邊見(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認為,“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見 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五。 宋 陸游 《累日倦甚不能觴客睡起戲作》詩:“晚知古佛中邊語,正合 蒙莊 《內外篇》。” 明 丁鶴年 《逃禪室述懷十六韻》:“談玄分上下,味道悉中邊。”
(2).內外,表里。 宋 蘇軾 《東坡詩話·評韓柳詩》:“所貴乎枯澹者,謂其外枯而中膏……若中邊皆枯澹,亦何足道。” 冰心 《往事二》八:“父親說:‘和人群大陸隔絕,是怎樣的一種犧牲,這情緒,我們航海人真是透徹中邊的了!’”
是否
對不對;是不是。 宋 蘇軾 《申省乞不定奪役法議狀》:“乞取 孫尚書 及 軾 所議付臺諫給舍郎官,定其是否,然後罷其不可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二回:“我未曾到過外國,也不知他的説話,是否全靠得住。” 劉半農 《敲冰》詩:“請問人間: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