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試筆原文
憶昔中元甲子臨,歲朝試筆肇詞吟。
自茲和墨遂成例,卻此鋪箋乃不禁。
欲罷未能聊摘句,由今視昨每關心。
擬摛吉語無多興,祗有祈年意倍欽。
依然仙木正衙懸,慶為蒼生迓福駢。
春雨秋晹望悠矣,耕田鑿井願安然。
丙辰賀節樂惟徹,戊戌朝正儀並蠲。
禮貴以時起以義,用宣予意什茲篇。
詩詞問答
問:元旦試筆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元旦試筆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五
2. 乾隆九年為中元甲子
參考注釋
中元
(1).指農曆七月十五日。舊時道觀於此日作齋醮,僧寺作盂蘭盆會,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 唐 韓鄂 《歲華紀麗·中元》:“道門寳蓋,獻在中元。釋氏蘭盆,盛於此日。” 唐 令狐楚 《中元日贈張尊師》詩:“偶來人世值中元,不獻玄都永日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閒話》:“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想是赴盂蘭會的。” 馮至 《北游》詩:“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啊,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
(2).稱中元節。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三一:“ 法雲寺 里中元節,又是官家誕降辰。” 沉從文 《從文自傳·一個老戰兵》:“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我記得分明,到河邊還為的是拿了些紙錢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
(3).古代術數家以第二甲子為“中元”。參見“ 三元 ”。
猶言高中。謂中試。《玉佛緣》第一回:“到得五十三歲那年,鄉試歸家,三場文字,十分得意,親友都擬他一定中元的了,及至榜發,依然落第。”
甲子
(1) 乾支紀年或記歲數時六十組乾支輪一周稱一個甲子,共六十年
(2) 歲月,年歲
歲朝
陰曆正月初一。《後漢書·周磐傳》:“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 李賢 註:“歲朝,歲旦。” 宋 范成大 《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政用前五日。”《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明日正月初一日,是個歲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洞庭丐者》:“破 * 上三更夢,那管明朝是歲朝。”
謂古代諸侯每年見天子。《禮記·王制》“五年一朝” 漢 鄭玄 註:“ 虞夏 之制,諸侯歲朝。”
試筆
(1).謂練習書法。 宋 歐陽修 《試筆》詩:“試筆消長日,躭書遣百憂。”
(2).指練習寫文章。《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十五六歲免不得教他試筆做文。” 冰心 《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我覺得反正大家都在試筆,我為什麼不把我的試作,拿出去發表呢?”
(3).動筆;開始動筆。 唐 陸龜蒙 《村夜》詩:“開瓶浮螘緑,試筆秋毫勁。” 清 顧汧 《泥金手書五大部佛經跋》之二:“右金書《華嚴經》全部八十一卷,試筆於壬午閏六月三日,告成於癸未臘月二十四日,距一年半有奇。”
遂成
養成;成就。《荀子·哀公》:“大道者,所以變化遂成萬物也。”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此秀士所以雖有賢材美質,然猶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者也。”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摘句
摘錄文章詩歌之句。《世說新語·言語》“ 謝 公兄弟與諸人私庭講習”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 寧康 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僕射 謝安 侍坐,吏部尚書 陸納 、兼侍中卞耽讀,黃門侍郎 謝石 、吏部 袁宏 兼執經,中書郎 車胤 、 丹陽 尹 王混 摘句。” 清 趙翼 《甌北詩話·陸放翁詩》:“ 放翁 古今體詩,每結處必有興會、有意味……今就近體中摘句於後,使人見其功力之精。”
關心
(1) 留意,注意
他的身體漸漸不好了。他仍然關心氣候的變化。——《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
(2) 關懷,掛念
關心民眾生活
媽媽最關心我的身體
吉語
好訊息;吉祥的言辭。《漢書·陳湯傳》:“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 唐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詩:“聞子高第日,正從相公喪。哀情逢吉語,惝怳難為雙。” 宋 陸游 《古別離》詩:“ 紫姑 吉語元無據,況憑瓦兆占歸日。” 清 沉初 《西清筆記·記職志》:“一屏擬吉語四字為題,又作四言八句頌,署名題其上。” 韋君宜 《犧牲者的自白》:“按照卜來的吉語,他一兩個月就會回來。”
無多
沒有多少。 唐 杜荀鶴 《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清 周亮工 《郭去問還家未半載復作章貢之行送之》詩:“亂後還家慶更生,無多日月復成行。”
祈年
向神靈祈求豐年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仙木
古代風俗,元旦用桃木板懸掛門上,以辟邪鬼,稱仙木。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 隋 杜臺卿 《玉燭寶典·正月孟春》引《典術》:“桃者,五行之精,厭伏邪氣,剬百鬼,故作桃板著戶,謂之仙木。”
正衙
唐 宋 時正式朝會聽政的處所。 唐 白居易 《紫毫筆》詩:“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舊唐書·地理志一》:“ 明堂 之西有 武成殿 ,即正衙聽政之所也。”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 丹鳳 之內曰 含光殿 ,每至大朝會,則御之。次曰 宣政殿 ,謂之正衙,朔望大冊拜,則御之。次曰 紫宸殿 ,謂之上閤,亦曰內衙,奇日視朝則御之。”《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丁巳,初令百官正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內殿起居。”《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今之 文德殿 ,即 唐 之 宣政殿 也,在 周 為中朝,在 漢 為前朝,在 唐 為正衙。”
蒼生
(1).草木叢生之處。《書·益稷》:“帝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生。” 孔 傳:“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言所及廣遠。”
(2).指百姓。《文選·史岑<出師頌>》:“蒼生更始,朔風變律。” 劉良 註:“蒼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明 楊慎 《李光弼中潬之戰》:“儒者紙上之語,使之當國,豈不誤蒼生乎?” 鄒韜奮 《經歷》三二:“有害盡蒼生的黨,有確能為大眾謀幸福的黨。”
(3).罵落第秀才的話。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三五出:“狀元真大才,衙門面向兩扇開。你還不曾會讀書,蒼生還相見,休要來。”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耕田
犁地,耕種田地
鑿井
挖掘井
安然
(1) 平安無事地
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裡
(2) 安靜地
安然入睡
賀節
祝賀節日。《水滸傳》第九三回:“九十二個頭領,及新降將 耿恭 ,齊齊整整,都來賀節,參拜 宋江 。”《儒林外史》第二回:“想這新年大節,老爺衙門裡,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來,我怎好不去賀節?”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俗志·江蘇·南京採風記》:“﹝端午節﹞午刻焚香燭敬神,親友互相賀節。”
朝正
(1).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正月朝見天子。 漢 以來通常在歲首元旦進行,也稱大朝會。《左傳·文公四年》:“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 楊伯峻 註:“ 襄 二十九年《傳》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 ,釋不朝正於廟也。’新正至祖廟賀正,謂之‘朝正於廟’,則此‘朝正於王’,謂以正月朝賀京師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是以朝正之義,天子純統色衣,諸侯統衣纏緣紐,大夫士以冠,參近夷以綏,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統之義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韋氏妹》詩:“不見朝正使,啼痕滿面垂。” 元 鄭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見如今太平戰爭盡皆寧,千邦萬國來朝正。” 清 錢謙益 《元日雜題長句》詩:“青陽玉律應三元,是日朝正會禁門。”
(2).古代歲首,天子或諸侯祭於宗廟。《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 ,釋不朝正於廟也。”《春秋·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月,猶朝於廟” 唐 孔穎達 疏:“其日又以禮祭於宗廟,謂之朝廟……其歲首為之,則謂之朝正。”
以時
(1).按一定的時間。《管子·幼官》:“藪澤以時禁發之。” 尹知章 註:“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獺祭魚,然後修澤梁也。”《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史記·孝文本紀》:“朕聞古者諸侯建國千餘,各守其地,以時入貢,民不勞苦,上下驩欣。”
(2).及時,即時。《漢書·匡衡傳》:“ 衡 、 譚 ( 甄譚 )居大臣位,知 顯 ( 石顯 )等專權勢,作威福,為海內患害,不以時白奏行罰,而阿諛曲從,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唐 元稹 《招討鎮州制》:“如 王廷湊 遂迷不寤,諸道宜便進軍,以時翦滅。”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義倉》:“ 宋 興, 乾德 之初,天子哀歲不登,而倉吏不以時出與民,於是著發粟之制,使不待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