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木根筆筒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木根筆筒原文

無用成有用,誰雲此朽資。

泥沙剔以淨,毫管植斯宜。

為學悟根柢,遣文袪蔓枝。

裘鍾漫相擬,一筆遜臨池。

詩詞問答

問:詠木根筆筒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木根筆筒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木根筆筒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三

參考注釋

無用

(1) 不適用的

無用而傲慢自大的文職人員

(2) 沒有價值或意義的;沒有用處或效果的

在字母表中無用的字母

有用

可以利用、有價值、耐用

食物對動物有用,濕潤對植物有用

泥沙

泥土沙石。

用之於泥沙。——唐· 杜牧《阿房宮賦》

毫管

指毛筆。 唐 陸龜蒙 《紀夢遊甘露寺》詩:“雲濤觸風望,毫管和煙搦;聊記夢中游,留之問禪客。”

為學

做學問;治學。《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為學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業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許地山 《東野先生》:“他從不苟且,為學做事都很認真。”

根柢

(1).草木的根。柢,即根。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蟠木根柢,輪囷離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根柢槃深,枝葉峻茂。” 唐 章孝標 《玄都觀栽桃十韻》:“根柢終盤石,桑麻自轉蓬。” 宋 蘇軾 《小圃五詠·人參》:“上藥無炮灸,齕齧盡根柢。”

(2).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礎。《後漢書·王充王符傳論》:“百家之言政者尚矣,大略歸乎寧固根柢,革易時敝也。” 宋 陸游 《寄題方伯謩遠庵》詩:“ 方侯 胸中負經濟,議論源源有根柢。”《紅樓夢》第一一八回:“但自古聖賢,以人品根柢為重。” 魯迅 《書信集·致金肇野》:“木刻的根柢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線條和明暗沒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

(3).植根。 唐 鄭綮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宋 蘇舜欽 《哀穆先生文》:“讀書益勤,為文章益根柢於道。” 清 戴名世 《<意園制義>自序》:“余之為是也,非苟易也。根柢於先儒理學之書,未之敢失也。”

裘鍾

相傳為 晉 王獻之 的筆筒名。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 羲之 有巧石筆架,名‘扈班’; 獻之 有班竹筆筒,名‘裘鍾’,皆世無其匹。”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詩詞推薦

詠木根筆筒原文_詠木根筆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