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行圍即事原文
昨日沙岡儦友稀,今朝豐望俟群依。
開弓三中差適可,舊射毋忘或庶幾。
益壯老當志猶勉,習勞逸所喻其微。
卻予焦盼台灣捷,夜問南來驛騎飛。
詩詞問答
問:木蘭行圍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木蘭行圍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木蘭行圍即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四
2. 進伊遜鹿柴口初圍為永安莽喀國語謂沙岡是日圍中無鹿
參考注釋
昨日
昨天
沙岡
亦作“ 沙崗 ”。長而高的沙丘。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渠水》:“ 渠水 東西四十許里,南北二十許里,中有沙岡。” 唐 賈島 《送殷侍御赴同州》詩:“ 馮翊 蒲 西郡,沙岡擁地形。” 趙樹理 《三里灣·黃沙溝口》:“ 魏占奎 指著幾十步長、一人多高的一段沙崗說:‘這沙是從五六畝地里起出來的。’……沙崗中間有用石頭修成的一個水口,讓山洪打這水口上流進來。”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適可
(1).適合;適宜。《漢書·蒯通傳》:“故里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 明 李贄 《答李見羅先生書》:“及其飽悶已過,情景適可,則仍舊如前鎖門獨坐而讀我書也。”
(2).只能,僅僅可以。《百喻經·雇倩瓦師喻》:“此驢今者適可能破,假使百年,不能成一。”
庶幾
(1) 或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
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史記·秦始皇本紀》
(2) 差不多;近似
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幾乎!
(3) 指賢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老當
(1).老練。《孽海花》第十回:“還是 彩雲 老當,見風頭不妙,連忙上前拉住 夏雅麗 的臂膀道:‘密斯請息怒,這事不關我們老爺的事。’”
(2).穩妥,恰到好處。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格律謹嚴,詞旨老當,誠 杜 所獨擅;但 李 詩宛如 姑射 仙子,有一種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愛。”
和“上”字連用,謂受騙。 鄒韜奮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於幹部與待遇一》:“但是私人感情之作祟,常在下意識中作怪,使上著它的老當的人不自覺。” 毛 * 《戰爭和戰略問題》二:“勞動人民幾千年來上了反動統治階級的欺騙和恐嚇的老當,很不容易覺悟到自己掌握槍桿子的重要性。”
勞逸
勞苦與安逸
注意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台灣
台灣省,簡稱為“台”,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僅占全國的0.38%,2013年人口總數達到2337.3517萬(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轄22縣、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 * 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島海岸線長達1600多千米,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也是中國東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門戶。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 * 帶季風氣候。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是台灣省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數民族。閩南語是台灣省民間的主要方言。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明代始稱台灣,明末曾被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並進行開發。清代於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竊據,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歸中國。1949年 * 退守台灣,造成了台灣問題。1960年代台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實現經濟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經濟和科技、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已達到發達水平。
驛騎
(1).驛馬。《漢書·高帝紀下》“ 橫 懼,乘傳詣 雒陽 ” 唐 顏師古 註:“傳者,若今之驛。古者以車,謂之傳車,其後又單置馬,謂之驛騎。” 宋 蘇轍 《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之十:“邊候失晨夜,驛騎馳中塗。” 明 何景明 《鰣魚》詩:“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 清 吳兆騫 《出關》詩:“邊樓回首削嶙峋,篳篥喧喧驛騎塵。”
(2).乘馬送信、傳遞公文的人。《漢書·丙吉傳》:“嘗出,適見驛騎持赤白囊,邊郡發犇命書馳來至。馭吏隨驛騎至公車刺取。” 唐 劉禹錫 《平齊行》之一:“驛騎函首過 黃河 ,城中無賊天氣和。” 元 耶律楚材 《寄平陽淨名潤老》詩:“驛騎新從 平水 廻,知公無恙笑顏開。”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飛鳥使》:“ 蕃 中飛鳥使,中國之驛騎也。”
(3).猶騎驛。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一:“處士正書倣 歐率更 ,而間以《黃庭》之意行之,處士意在以勁婉驛騎兩家。”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 江陰 戚三郎 ,覓婦 王 ,能為驛騎者,予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