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才歸荊溪

作者:韋莊 朝代:唐代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

八月中秋月正圓,送君吟上木蘭船。
人言格調勝玄度,我愛篇章敵浪仙。
晚渡去時沖細雨,夜灘何處宿寒煙。
楚王宮去陽台近,莫倚風流滯少年。

詩詞問答

問:送李秀才歸荊溪的作者是誰?答:韋莊
問:送李秀才歸荊溪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送李秀才歸荊溪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韋莊的名句有哪些?答:韋莊名句大全

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書法欣賞

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書法作品欣賞
送李秀才歸荊溪書法作品

注釋

全唐詩:卷698-16

詩詞推薦

  • 和石昌言學士官舍十題蘭

    梅堯臣宋代〕楚澤多蘭人未辦,盡以清香為比擬。蕭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聲襲衣美。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懷

    衛宗武宋代〕伊耆司化權,與物何落落。不見陽和敷,但聞風雨惡。柔綠尚含滋,水紅慳破萼。動植久陵暴,至仁同橐簽。可使
  • 贈東華老真鍾逸士

    陳郁宋代〕衣冠涼薄說端嚴,為到貧時解養廉。京洛家風今尚在,宗王恩禮舊曾沾。談高堅白囊無底,詞縱題紅筆退尖。自說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贈外科醫者

    熊禾宋代〕男兒踏地誌四方,出門大路行康莊。況為馹使期令速,千里萬里瞬息將。雲胡邂逅遭一跌,頗覺平陸成羊腸。古雲
  • 江神子/江城子

    辛棄疾宋代〕寶釵飛鳳鬢驚鸞。望重歡。水雲寬。腸斷新來,翠被□香殘。待得來時春盡也,梅著子,筍成竿。湘筠簾卷淚痕斑
  • 周文璞宋代〕衣篝不用綠沉煙。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聖燈

    薛能唐代〕莽莽空中稍稍燈,坐看迷濁變清澄。須知火盡煙無益,一夜欄邊說向僧。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呈晁舅祖叔蘊

    趙蕃宋代〕輩行雖如祖,年齡僅可兄。經過得屢見,文字有同盟。門戶當深責,饑寒厭此生。良農務穮蔉,初不計秋成。
  • 頌古二十六首

    釋嗣宗宋代〕舒無蹤,卷無跡,日午晴空轟霹靂。衲子驚迷失路頭,神號鬼哭知何極。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河內詩二首

    李商隱唐代〕鼉鼓沉沉虬水咽,秦絲不上蠻弦絕。常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艷秋河月。碧城冷落空濛煙,簾輕幕重金鉤欄。靈香
  • 重別薛華

    王勃唐代〕明月沉珠浦,秋風濯錦川。樓台臨絕岸,洲渚亘長天。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潸然。
  • 和薛仲止漁村雜詩十首

    劉黻宋代〕老松瘦竹可相儔,穉發駸駸到白頭。世道已如寒日晚,惟消把酒賦三休。
  • 過銅梁縣有感為住半日

    郭印宋代〕攝職臨茲邑,於今五十年。吏胥都往矣,井邑尚依然。指目身曾見,談論口但傳。人情猶可喜,能不為留連。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故濮陽太守贈光祿大夫王君正路輓詞二首

    蘇轍宋代〕落落承平佐,英英嗣世風。芝蘭托庭戶,鸞鵠峙梧桐。結客賢豪際,傾財緩急中。悲傷聞故老,淪謝未衰翁。吳中
  •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華字

    王勔唐代〕上序披林館,中京視物華。竹窗低露葉,梅徑起風花。景落春台霧,池侵舊渚沙。綺筵歌吹晚,幕雨泛香車。第五
  • 鵲橋仙(書所作詞後)

    汪莘宋代〕柳塘居處,方壺道號,汪姓莘名耕字。欲將丹藥點凡花,教都做、水仙無計。家中安石,村中居易,總是一場遊戲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
  • 薦冰

    陳至唐代〕凌寒開涸沍,寢廟致精誠。色靜澄三酒,光寒肅兩楹。形鹽非近進,玉豆為潛英。禮自春分展,堅從北陸成。藉茅
  • 蝶戀花

    楊 * 宋代〕寂寞春殘花謝後。落絮輕盈,點點穿風牖。濃綠陰中人買酒。涼生午扇都停手。葉密啼鶯飛不透。要詠清姿,除是
  • 惜奴嬌

    佚名宋代〕騁輪縱勒,翠羽花鈿比織。並雅同陪,共越九衢遍,盡遨逸。料峭雲容,香惹風、縈懷袂。遍寓目,幾處瑤席繡帟
  • 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

    杜牧唐代〕歷陽崔太守,何日不含情。恩義同鍾李,塤篪實弟兄。光塵能混合,擘畫最分明。台閣仁賢譽,閨門孝友聲。西方
送李秀才歸荊溪原文_送李秀才歸荊溪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