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所知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寄所知原文

昨夜清颸發,懷君在遠道。

雙魚不可托,寂寞對池草。

寒露日夕凝,林麓霜苦早。

誰念裘褐單,泥滓難自保。

百年會有樂,中歲已枯槁。

如何日孳孳,復為毫末惱。

濁酒幸滿尊,藜藿亦堪飽。

同心盍來歸,盤桓以怡老。

詩詞問答

問:寄所知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寄所知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八部 出處:熊峰集卷一

參考注釋

昨夜

(1).昨天夜裡。 南朝 宋 鮑照 《上潯陽還都道中》詩:“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蘆洲 。” 前蜀 毛文錫 《醉花間》詞之一:“昨夜雨霏霏,臨明寒一陣。” 巴金 《探索集·長崎的夢》:“昨夜,我夢見我在 長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夫人與 鄭恆 親。雖然昨夜見許,未足取信。”

遠道

遙遠的道路

遠道而來

雙魚

(1).兩魚。 晉 傅玄 《秋蘭篇》:“雙魚自踴躍,兩鳥時迴翔。” 唐 杜甫 《李監宅》詩之一:“且食雙魚美,誰看異味重。” 唐 李賀 《釣魚》詩:“菱絲縈獨繭,蒲米蟄雙魚。”

(2).指書信。 唐 唐彥謙 《寄台省知己》詩:“久懷聲籍甚,千里致雙魚。” 明 劉基 《玉樓春》詞:“雙魚不見人千里,落絮牽愁和夢起。” 清 納蘭性德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詞:“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參見“ 雙鯉 ”。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寒露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日夕

(1) 日夜

日夕策馬,侯權者之門。——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2) 近黃昏時;傍晚

山氣日夕佳。——晉· 陶淵明《飲酒》

林麓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薛綜 註:“木叢生曰林。” 李善 註:“《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裘褐

(1).粗陋衣服。《莊子·天下》:“使後世之墨者,多以裘褐為衣,以跂蹻為服。” 成玄英 疏:“裘褐,粗衣也。”《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 鴻 所願哉?” 宋 黃庭堅 《招子高二十二韻兼簡常甫世弼》:“負薪泣裘褐,公子御狐貂。”

(2).泛指禦寒衣服。《晉書·郄超傳》:“且北土早寒,三軍裘褐者少,恐不可以涉冬。” 宋 蘇軾 《次韻王郎子立風雨有感》:“百年一俯仰,寒暑相主客,稍增裘褐氣,已覺團扇厄。”

(3).借指高人隱士。 金 元好問 《弘州贈曹子玉》詩:“丘園舊憶詢幽仄,裘褐今聞識姓名。”

泥滓

(1).泥渣。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日月挾蟲鳥之瑕,不妨麗天之景; 黃河 含泥滓之濁,不害凌山之流。”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方物》:“以今觀之,昌陽待泥土而生,昌蒲一有泥滓則死矣。”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但恐金沙未汰,不免夾帶些泥滓。” 清 方文 《樅川苦雨柬李仲山孫子糓》詩:“春來湖畔泥滓滑,欲行不行空踟躕。”

(2).猶污濁。比喻恥辱。《文選·潘岳<西征賦>》“奮迅泥滓” 李善 注引 漢 李陵 《與蘇武書》:“言為瑕穢,動增泥滓。”

(3).指視為污濁;賤視。 唐 皮日休 《移元徵君書》:“得喪不可搖其心,榮辱不能動其志,桎拲冠冕,泥滓祿位。”

(4).比喻卑下的地位。 晉 潘岳 《西征賦》:“或被髮左袵,奮迅泥滓。” 唐 元稹 《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潦倒沉泥滓,欹危踐矯衡。” 宋 蘇舜欽 《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乍脫泥滓底,稍見日月光。”

(5).比喻塵世。 唐 杜甫 《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吾獨胡為在泥滓,青鞵布襪從此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中歲

(1).農業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禮·地官·均人》“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 漢 鄭玄 註:“人食三鬴為中歲。”《宋史·食貨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無慮萬五千頃,十分取一以為公田,大約中歲畝一石,則公田所得十五萬石。”

(2).中年。 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詩:“中歲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維 《終南別業》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吳承恩 《齋居》詩之一:“中歲志丘壑,茅齋寄城郭。”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娥月悲掩曜,中歲忽雲徂。”

枯槁

(1) 乾枯;枯萎

今夫徙樹者,失其陰陽之性,則莫不枯槁。——《淮南子·原道訓》

(2) 憔悴

形容枯槁。——《楚辭·漁父》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孳孳

勤勉的;孜孜

毫末

(1).毫毛的末端。比喻極其細微。《老子》:“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南朝 梁 任昉 《劉先生夫人墓誌》:“參差 孔 樹,毫末成拱。” 宋 司馬光 《和聶之美諷古》之二:“如何毫末利, 管 鮑 亦相欺?” 鄒韜奮 《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2).指筆端。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岷山沲江圖畫十韻》之二:“嶺雁隨毫末,川蜺飲練光。” 仇兆鰲 註:“毫末,謂畫筆。練光,謂畫絹。” 宋 蘇軾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迭嶂圖>》詩:“使君何從得此本,點綴毫末分清妍。”

濁酒

未濾的酒

濁酒一杯家萬里。——宋· 范仲淹《漁家傲》

藜藿

(1) 指粗劣的飯菜

堯王天下也,…糲粢之食,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2) (藜藿——吃野菜。動用)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來歸

(1) 歸順;歸附

(2) 古代稱女子出嫁(從夫家方面說)

(3) 歸來,回來

盤桓

徘徊;逗留住宿

悵盤桓而不能。——曹植《洛神賦》

盤桓數日

盤旋環繞

詩詞推薦

寄所知原文_寄所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