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昌黎詩後原文
淮陰舉足分項劉,運籌帷幄酇與留。
河汾門下羅將相,房杜李魏非常儔。
西京功業繼三代,貞觀仁義被九州。
惜哉韓公不及此,但取將相酬恩讎。
詩詞問答
問:題昌黎詩後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題昌黎詩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三
參考注釋
舉足
(1).提腳;跨步。《禮記·曲禮下》:“執主器,操幣圭璧,則尚左手,行不舉足,車輪曳踵。”《莊子·漁父》:“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 清 侯方域 《壯悔堂記》:“余不能不舉足出此堂。”
(2).喻輕易。《後漢書·馬援傳》:“自謂 函谷 以西,舉足可定。”
(3).猶舉動。 唐 韓愈 《進學解》:“是二儒者,吐詞為經,舉足為法。” 宋教仁 《宋漁父日記·一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孫逸仙 所以遲遲未敢起事者,以聲名太大,凡一舉足,皆為世界所注目,不敢輕於一試。”
運籌帷幄
稱在後方決定作戰策略,也泛指策劃機要的事
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西遊記》
河汾門下
隋 末 王通 設教於 河 汾 間,有弟子千餘人。 唐 初名臣 房玄齡 、 魏徵 、 李靖 、 程元 、 竇威 、 薛收 等皆從其受業,時稱“河汾門下”。參見“ 河汾 ”。
將相
將帥和丞相。亦泛指文武大臣。《墨子·法儀》:“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史記·高祖本紀》:“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 漢王 為皇帝。” 唐 李涉 《與梧州劉中丞》詩:“三代 盧龍 將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
房杜
唐 名相 房玄齡 、 杜如晦 的並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匡贊》:“自是臺閣規模,皆二人所定……二人相須以斷大事,迄今言良相者,稱 房 杜 焉。”《新唐書·杜如晦傳》:“﹝ 如晦 ﹞與 玄齡 共筦朝政……方為相時,天下新定,臺閣制度、憲物容典,率二人討裁……兩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濟謀以佐佑帝。當世語良相,必曰 房 杜 雲。” 元 耶律楚材 《繼宋德懋韻》之三:“ 炎漢 蕭 曹 賢政事, 李唐 房 杜 美聲名。”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 河汾 房 杜 有人疑,名位千秋處士卑。”參見“ 房謀杜斷 ”。
非常
(1) 不同尋常的
非常會議
非常行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仆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突然,意外的事變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西京
古都名。(1) 西漢 都 長安 , 東漢 改都 洛陽 ,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 長安 為 西京 。(2)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因稱 長安 為 西京 。(3) 唐 顯慶 二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安 為 西都 ,一稱 西京 , 天寶 元年,定稱 西京 , 至德 二載,改稱 中京 。(4) 唐 至德 二載收復兩京,還都 長安 ,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時 肅宗 之駐地,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建號 西京 , 上元 元年,廢京號。(5) 南詔王 尋閣勸 時,以 太和 (指 羊苴咩城 )為 西京 ,至 世隆 稱帝,改稱 中都 。(6)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於 魏州 ,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十一月復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7) 五代 後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8) 五代 後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9) 遼 重熙 十三年,升 雲州 為 大同府 ,建號 西京 ,沿至 金 代不改。(10)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安 ,稱 西京 。(11) 明 張獻忠 以 蜀 王府為宮, 成都 曰 西京 。
功業
(1) 功勳與事業
千秋功業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漢· 賈誼《過秦論》
(2) 士農工商所從事的事業或工作
民勤於力則功業牢
(3) 工作的成績,成果
三代
指中國古代夏、商、周三個朝代
貞觀
(1).謂以正道示人。貞,正,常。觀,示。《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韓康伯 註:“天地萬物莫不保其貞以全其用也。” 孔穎達 疏:“天覆地載之道以貞正得一,故其功可為物之所觀也。” 陳夢雷 淺述:“觀,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晉 陸機 《演連珠》之二五:“臣聞託闇藏形,不為巧密;倚智隱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晉 陸雲 《歲暮賦》:“於是 顓頊 御時, 玄冥 統官,天廟既定,日月貞觀。”
(2).指正大的道理。《文選·班固<幽通賦>》:“朝貞觀而夕化兮,猶諠己而遺形。”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言朝聞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論·歸宗顯本》:“余聞善齊天下者,以不齊而齊天下者也。何須夷岳實淵,然後方平,續鳧截鶴,於焉始等:此蓋狷夫之野議,豈達士之貞觀。”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後漢書·黨錮傳·李膺》:“以為天子當貞觀二五,利見大人,不謂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揚煇,棄和取同。” 唐 李華 《含元殿賦》:“王臨於朝,天地貞觀。”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職責。 章炳麟 《與龔未生書》:“然曩時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賢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濟物。’況僕身當貞觀,豈敢忘百姓之憂。”
(5).正可觀賞。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九州
(1) 中國的別稱
(2) 日本四主島中最南的島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取將
拿取。將,助詞。 唐 韓愈 《調張籍》詩:“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惑恐太陰黑,六丁下取將。”
相酬
(1).唱和;酬對。 唐 韓愈 《雙鳥》詩:“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 宋 朱熹 《再和油字韻》:“箇里竟能無一語,應慙二鳥起相酬。” 明 袁宗道 《六月三十夜同蕭允升過黃思立齋頭》詩:“一見生狂態,相酬多謔言。”
(2).報答;酬謝。《東周列國志》第三二回:“某等願送汝君歸國,何以相酬?” 清 管同 《黃蛟門傳》:“人或招飲食,必堅拒逃匿,須要覓牽持,不得已而後至。經數日輒相酬,其豐腆恆加倍。”
恩讎
見“ 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