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陽道中即事·其五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雷陽道中即事·其五原文

獨攜襆被走曾巒,閱盡畏途風雨殘。

面帶煙霞長作客,身依雲水強名官。

三杯濁酒澆腸熱,五夜青萍懾膽寒。

酬世近知儒術拙,迂疏徒竊進賢冠。

詩詞問答

問:雷陽道中即事·其五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雷陽道中即事·其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雷陽道中即事·其五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襆被

(1).用包袱裹束衣被,意為整理行裝。《晉書·魏舒傳》:“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 舒 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 文昌 事 吳 越 。”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卿若願往,我先觀其家可居,即襆被而往,作一月盤桓何如?” 童士釗 《蘇報案始末記敘》:“事勢至此,殆非即日襆被出館不可。”

(2).鋪蓋卷,行李。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一:“至 祥曦殿 ,則禁衛皆已擐甲;乘輿服御,皆已陳列,六宮襆被,皆將升車矣。” 明 張煌言 《北征錄》:“導者見村中之遮余,必謂事露,計不返顧,並余襆被亦負之而趨。”

(3).專指被子。 清 曹寅 《淒涼犯·塞柝》詞:“寄語可憐子,貧家也有蒙頭襆被。”

幞被:用袱子包紮衣被,意為整理行裝。 唐 羅隱 《投寄韋右丞》詩:“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宋 蘇軾 《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東來寄食似孤雲,幞被真成一宿貧。”參見“ 襆被 ”。

畏途

險惡可怕的路徑,比喻做起來很危險和艱難的事

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難》

他將此視為畏途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作客

(1) 寄居異地

(2) 到別人處做客人

(3) 拜訪,訪問

雲水

(1).雲與水。 唐 杜甫 《題鄭十八著作丈故居》詩:“ 台州 地闊海冥冥,雲水長和島嶼青。” 宋 陸游 《長相思》詞:“雲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雲水中。” 明 賈仲名 《金安壽》第三折:“這堝里雲水林巒,甚么去處。”

(2).謂漫遊。漫遊如行雲流水的飄泊無定,故稱。 唐 黃滔 《寄湘中鄭明府》詩:“莫耽雲水興,疲俗待君痊。” 明 高啟 《太湖》詩:“我性好游觀,夙負雲水債。” 清 施峻 《中途見雁》詩:“雲水家何在,風塵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雲遊四方,如行雲流水,故稱。 唐 項斯 《日東病僧》詩:“雲水絶歸路,來時風送船。”《宋史·方技傳下·莎衣道人》:“帝歲命內侍即其居設千道齋,合雲水之士,施予優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載·尋親誠感》:“ 原 邑 趙孝子 名 威晉 ,其父好黃冠術,遇全真雲水,無不以禮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廣東省 樂昌縣 南境。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於 瀧水 ,又與 雲水 合。”

強名

1.亦作"強名"。 2.猶盛名。

濁酒

未濾的酒

濁酒一杯家萬里。——宋· 范仲淹《漁家傲》

澆腸

謂飲酒。 清 曹寅 《質公餉藥釀甚佳》詩:“愁逢白墮與烏巾,老至澆腸漸喜醇。”

五夜

(1).即五更。《文選·陸倕<新刻漏銘>》:“六日不辨,五夜不分。” 李善 注引 衛宏 《漢舊儀》:“晝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黃門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唐 王建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之五:“仰頭五夜風中立,從未圓時直到圓。”《花月痕》第四一回:“五夜迢迢睡不成,燈昏被冷若為情。”

(2).指戊夜,即第五更。 唐 崔琮 《長至日上公獻壽》詩:“五夜鐘初動,千門日正融。” 清 姚鼐 《景陽鍾歌》:“萬鈞猛虡懸雲陛,五夜蒲牢驚翠幬。”

青萍

(1).亦作“ 青蓱 ”。古寶劍名。《文選·陳琳<答東阿王箋>》:“君侯體高世之才,秉青蓱、干將之器。” 呂延濟 註:“青蓱、干將,皆劍名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博喻》:“青萍、豪曹,剡鋒之精絶也。” 唐 李白 《與韓荊州書》:“庶青萍、結緑,長價於 薛 卞 之門。”

(2).又泛指劍。 明 沉鯨 《雙珠記·刑逼成招》:“偶見他獨行身酩酊,青萍觸傷其頸。” 陳世宜 《贈孟碩》詩:“眼底青萍三尺短,酒酣賸有氣崚嶒。”

(3).喻指兵柄,軍權。 唐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仰思調玉燭,誰定握青萍。” 仇兆鰲 註:“憤激涕零,為宦官監兵,王師喪敗也。上將元勛,見功臣可仗。欲調玉燭,青萍誰屬,言當專任 李 郭 ,以致太平。”

(4).水生植物。浮萍的別稱。 宋 陸游 《初夏閒步村落間》詩:“緑葉忽低知鳥立,青萍微動覺魚行。” 清 厲鶚 《台城路·蠶》詞:“青萍葉大桐花落,村村又鳴鳩婦。”參見“ 青苹 ”。

膽寒

驚懼到極點

而英夷也從此膽寒潛蹤矣。——《廣州軍務記》

儒術

先秦儒家的學說、原則、思想

迂疏

亦作“ 迂疎 ”。亦作“迂踈”。猶言迂遠疏闊。 唐 權德輿 《自楊子歸丹陽初遂閒居聊呈惠公》詩:“蹇淺逢機少,迂疏應物難。” 宋 蘇舜欽 《杜公謝官表》:“臣立性褊直,有不可移之資;臨事迂疎,無必能成之策。” 明 劉基 《遣興》詩之六:“迂踈乏世用,矯情非所安。” 清 顧炎武 《春雨》詩:“年老更迂疏,制行復剛褊。” 清 厲鶚 《鄭筠谷太史輓詩》之二:“平生笑語樂通懷,亦抱迂疎與俗乖。”

進賢冠

古時朝見皇帝的一種禮帽。原為儒者所戴, 唐 時百官皆戴用。《後漢書·輿服志下》:“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兩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私學弟子,皆一梁。”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良相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新唐書·車服志》:“進賢冠者,文官朝參、三老五更之服也。” 清 方文 《送謝孺玉計偕》詩:“自古 長沙 有芳躅,莫教虛負進賢冠。”

詩詞推薦

雷陽道中即事·其五原文_雷陽道中即事·其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