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齋宮·其一原文
晷度運無停,測圭日行北。
星火律蕤賓,陽長亦云極。
炎涼即漸更,盈虛理可識。
羲經對四聖,中心怵然惕。
詩詞問答
問:詣齋宮·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詣齋宮·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五
參考注釋
晷度
在日晷儀上投射的日影長短的度數。一年之內夏至日影最短,一日之內正午日影最短。古人根據晷度變化測定時序時間,定一年的長度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同時認為晷度變化與人事變化相應,與吉凶休咎相聯繫。《後漢書·爰延傳》:“動靜以禮,則星辰順序;意有邪僻,則晷度錯違。”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晷度有昭回,哀哉人命微。” 黃節 注引《洛書緯·甄曜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度為千九百三十二里。” 南朝 梁 沉約 《明堂登歌》:“祁寒坼地,晷度迴天。” 元 王禎 《農書》卷一:“若夫遠近寒暖之漸殊,正閏常變之或異,又當推測晷度,斟酌先後。”
星火
(1) 由遠處大火飛來的火星或餘燼點著的火
(2) 流星一瞬即逝的光,比喻迫切、緊急
那燈剛一亮,就又像星火一樣泯滅了
蕤賓
(1).古樂十二律中之第七律。律分陰陽,奇數六為陽律,名曰六律;偶數六為陰律,名曰六呂。合稱律呂。蕤賓屬陽律。《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蕤賓,歌函鍾,舞大夏,以祭山川。”《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其音徵,律中蕤賓。” 鄭玄 註:“蕤賓者應鐘之所生,三分益一,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2).古人律歷相配,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適應,謂之律應。蕤賓位於午,在五月,故代指農曆五月。《國語·周語下》:“四曰蕤賓。” 韋昭 註:“五月,蕤賓。” 晉 陶潛 《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蕤賓五月中,清朝起南颸。不駛亦不遲,飄飄吹我衣。” 唐 盧照鄰 《對蜀父老問》:“龍集荒落,律紀蕤賓。”
(3).指代農曆五月端午節。《全元散曲·迎仙客·五月》:“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水滸傳》第十三回:“時逢端午,蕤賓節至, 梁中書 與 蔡夫人 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
雲極
雲地相接之處。極言其遠。《晉書·涼武昭王玄盛傳》:“江山悠隔,朝宗無階,延首雲極,翹企遐方。”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故從師而問道,冀幽路之或暘;測神宗之無緩,踐雲極之不賒。”
炎涼
熱和冷,比喻對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親熱,或者冷淡的不同態度
世態炎涼
盈虛
(1).盈滿或虛空。謂發展變化。《莊子·秋水》:“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材理》:“若夫天地氣化,盈虛損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釧影樓回憶錄·中落時代》:“一到大錢莊,即與今之銀行一般,有種種金融的事業,而範圍亦大,有盈虛消長之策在其中。”
(2).有餘與不足。《漢書·食貨志下》:“以調盈虛,以收奇羨。”《舊唐書·楊炎傳》:“豐儉盈虛,雖大臣不得知。” 宋 曾鞏 《賀轉運狀》:“豈止調盈虛於歲計,內足邦儲;方且知緩急於人情,下流主澤。”
(3).盛衰;成敗。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禍福交錯乎倚伏之間,興亡 * 乎盈虛之會。”
(4).指虛實。《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 邛 黎 之間有淺蠻焉……歲支 西川 衣賜三千分,俾其偵 雲南 動靜, 雲南 亦資其覘 成都 盈虛,持兩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圓缺。 唐 徐敞 《圓靈水鏡》詩:“明滅淪江水,盈虛逐砌蓂。”
羲經
《周易》的別稱。相傳 伏羲 始作八卦,故名。 宋 王珪 《除富弼西京留守制》:“不處成功,專 老氏 榮名之畏;其旋元吉,安羲經履道之終。”
四聖
(1).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顓頊 、 帝嚳 、 帝堯 、 帝舜 。《史記·太史公自序》:“維昔 黃帝 ,法天則地,四聖遵序,各成法度。”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 顓頊 、 帝嚳 、 堯 、 舜 。”
(2).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堯 、 舜 、 禹 、 湯 。 漢 焦贛 《易林·復之大過》:“ 堯 、 舜 、 禹 、 湯 ,四聖敦仁,允施德音,民安無窮,旅人相望,未同朝鄉。”
(3).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伏羲 、 軒轅 ( 黃帝 )、 高辛 ( 帝嚳 )、 禹 。《雲笈七籤》卷三:“ 伏羲 受圖, 軒轅 受符, 高辛 受天經, 夏禹 受《洛書》,四聖稟其神靈,五老現於河渚,故三墳五典,常道之教也。”
(4).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周公 、 太公 、 召公 、 史佚 。《大戴禮記·保傅》載, 成王 中立而聽朝, 周公 常立於前, 太公 常立於左, 召公 常立於右, 史佚 常立於後。“四聖維之,是以慮無失計,而舉無過事。”
(5).四位聖明的統治者。指 唐 代 肅宗 、 代宗 、 德宗 、 順宗 。 唐 韓愈 《平淮西碑》:“ 唐 承天命,遂臣萬邦。孰居近土,襲盜以狂。往在 玄宗 ,崇極而圮。 河 北悍驕, 河 南附起,四聖不宥,屢興師征,有不能尅,益戍以兵。”
(6).醫家稱 黃帝 、 岐伯 、 秦越人 ( 扁鵲 )、 張機 為“四聖”。 清 黃元御 著醫書有《四聖心源》、《四聖懸樞》等,見《清史稿·藝文志三》。
(7).佛教語。十界中,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界稱“四聖”。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稱“六凡”。
(8).佛教語。禪林稱 阿彌陀佛 、 觀世音菩薩 、 大勢至菩薩 、 大海眾菩薩 為“四聖”。
中心
(1)
(2) 跟四周距離相等的位置;中央
花園的中心有一個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區;某一方面的主要機構
商業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內心
我有嘉賓,中心喜之
怵然
害怕的樣子
怵然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