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為驅除難,必先小黠。
漢明若斯,唐宋異說。
定亂之後,漢簡明察。
一意復古,封建滋弊。
猜忌功臣,二帝轍合。
韓彭自取,傅馮枉殺。
以此較之,洪武險軋。
一歲兩系,歷朝書法。
輯覽遵之,統正史札。
詩詞問答
問:《全韻詩上去入聲七十六首·其六十七·明太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四言詩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四言詩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十九
2. 去聲
參考注釋
驅除
驅逐;排除
驅除雜念
必先
(1). 唐 時應試舉子相互間的一種稱謂。謂其登第必在同輩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輕佻》:“ 鄭光業 常言及第之歲,策試夜,有一同人突入試鋪,為吳語謂 光業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業 為輟半鋪之地……居二日, 光業 狀元及第。”
(2).以稱下第的同人。 唐 韓儀 《記知聞近過試》詩:“短行軸了付三銓,休把新銜惱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詁箋三》:“ 韓儀 與關試後新人詩,有‘休把新銜惱必先’句,此必先又謂下第同人也。”
若斯
如此。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苟可貴其若斯,孰亦有雲而不珍。” 三國 魏 曹植 《公宴》詩:“飄颻放志意,千秋長若斯。”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異說
(1) 不同的主張或學說
(2) 邪說;怪誕的言論
定亂
平定禍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夫兵以定亂,莫敢自專。” 唐 柳宗元 《愈膏肓賦》:“非藥曷以愈疾?非兵胡以定亂?”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張娘心許》:“扶危定亂真吾願。”
之後
(1) 緊接在…時以後
作出安排之後,我們就照著辦
(2) 在…後面
房屋之後有棵大樟樹
(3) 然後
之後他又給我來過兩封信
漢簡
漢 代的竹、木簡。簡為古代書寫工具,竹片稱簡,木片稱札,統稱為簡。 漢 簡的長度,寫詔書律令的長三尺,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民間寫書信的長一尺。1930年在 內蒙 發現的 漢 代木簡,已編為《居延漢簡甲乙編》。 來新夏 《古典目錄學淺說》第一章第一節:“ 漢 簡上的字比較多,從現存實物看, 漢 簡有一面寫,還有二面寫的,每簡寫一至二行,也有上半大字一行,下半小字四行的,字型在楷隸之間。”
明察
明晰地看到;機警地發覺
明察秋毫
一意
(1).一個意思;同一意義。《荀子·正名》:“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朱子語類》卷一一七:“聖賢立言垂教,無非著實。如‘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如‘尊德性而道問學’……等類,皆一意也。”
(2).同心;齊心。《韓非子·存韓》:“昔 秦 、 韓 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漢書·翟方進傳》:“君有 孔子 之慮, 孟賁 之勇,朕嘉與君同心一意,庶幾有成。” 南朝 梁 沉約 《秋白紵詞》:“雙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專心致志。 漢 班固 《 * 通·三軍》:“大夫將兵,出必不御者,欲盛其威,使士卒一意繫心也。” 宋 曾鞏 《江都縣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誌》:“其夫嘆曰:‘我能一意自肆於官學,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兒女英雄傳》第二回:“家裡再留下兩個中用些家人支應門戶,我不過查查問問,便一意的用起功來。” 沙汀 《記賀龍》六:“ 賀龍 同志並不參加 周士第 周志和工兵負責同志的詳細問答,只一意上上下下地視察著。”
(4).猶執意,決心。 明 陳邦瞻 《宋史紀事本末·秦檜主和》:“若一意主和,則和戰常在彼。” 許地山 《命命鳥》:“你瞧我的父親多么固執,他一意要我去當和尚。”
(5).個人意志。 郭沫若 《騎士》:“我恨我不是有槍階級,假如我手裡有兵,由得我的一意,我要把那些傢伙殺得一乾二淨!”參見“ 一意孤行 ”。
復古
恢復古代的制度、風尚、觀念等:學習古代文化,不是為了~,而是古為今用。封建
(1) 一種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給宗室和功臣,讓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建國。歐洲中世紀也曾實行類似的制度
(2) 指封建主義社會形態
(3) 喻思想保守、泥古,不開放
這個人很封建
猜忌
猜疑忌妒
好猜忌人可不是好事情
功臣
舊指君主的有大功的臣子,現指對國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治淮功臣
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二帝
(1).指 唐堯 與 虞舜 。《書·大禹謨》“文命敷於四海,祗承於帝” 唐 孔穎達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陳於四海,又能敬承 堯 舜 ,外布四海,內承二帝,言其道周備。” 宋 范仲淹 《明堂賦》:“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明 袁宏道 《志別種山閣作》詩:“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
(2).指 晉懷帝 與 晉愍帝 。《文選·乾寶<晉紀總論>》:“二帝失尊,山陵無所。” 呂向 註:“二帝謂 愍 懷 。 懷帝 為 劉曜 所虜, 愍帝 為 劉粲 所虜。”
(3).指 宋徽宗 與 宋欽宗 。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紹興三十一年十月》:“八陵廢祀,可勝抔土之悲;二帝蒙塵,莫贖終天之痛。”
韓彭
漢 代名將 淮陰侯 韓信 與 建成侯 彭越 的並稱。《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昔 蕭 樊 囚縶, 韓 彭 葅醢。” 李善 注引《黥布傳》:“ 薛公 曰:‘前年醢 彭越 ,往年殺 韓信 。’”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 伊 呂 終難降, 韓 彭 不易呼。” 清 黃任 《彭城道中》詩:“當時何不憐功狗,留取 韓 彭 守四方。”
自取
(1).自己招致。《孟子·離婁上》:“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莊子·齊物論》:“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鹹其自取,怒者其誰耶?” 宋 梅堯臣 《寄永興招討夏太尉》詩:“二師覆敗乃自取,豈是廊廟謀不臧。” 明 王守仁 《瘞旅文》:“皆爾自取,謂之何哉。”
(2).謂自己取代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先主 ﹞謂 亮 曰:‘君才十倍 曹丕 ,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自娶。《史記·伍子胥列傳》:“ 秦 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
枉殺
(1).無罪而亂加殺害。《後漢書·宦官傳·孫程》:“又帝舅大將軍 耿寳 、皇后兄大鴻臚 閻顯 更相阿黨,遂枉殺太尉 楊震 。”《南史·檀道濟傳》:“可憐《白浮鳩》,枉殺 檀江州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我父昔年被郡守枉殺,求報數年未得。”
(2).白費,辜負。殺,極甚之義。 唐 李白 《醉後贈從甥高鎮》詩:“ 江 東風光不借人,枉殺落花空自春。” 宋 韓琦 《和袁陟節推龍興寺芍藥》:“似矯東君泛愛心,枉殺春風不肯嫁。”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公元1368—1398)。歷朝
所經過的各帝王或朝代
歷朝官制
書法
書寫藝術,特指用毛筆寫漢字的藝術
中國之畫與書法為緣,而多含文學之趣味。——蔡元培《圖畫》
正史
指官修的紀傳體史書,如《史記》、《漢書》等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