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

作者:朱用純 朝代:明代

洞山原文

傳聞林屋中,其事多不經。

古今足跡到,玉柱與金庭。

我亦無所取,披雲上翠屏。

不知自何代,忽然來六丁。

頑頑礦亂斧,片片堆空青。

舞伏非一勢,龍象各殊形。

玲瓏復突兀,巧匠袖手停。

或言懷襄時,漱擊成晶熒。

或言女媧遺,奇質故亭亭。

二者皆荒誕,天風忽寥冷。

山本號龍洞,龍去已沉冥。

直疑鱗甲蛻,錯落幾千齡。

至今滿苔1一1綠,風雨聞龍腥。

詩詞問答

問:洞山的作者是誰?答:朱用純
問:洞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徐崧、張大純輯《百城煙水》卷一《蘇州·洞山》

參考注釋

傳聞

(1) 聽到流傳

傳聞說你將同她結婚

(2) 通過多人才了解

(3) 輾轉流傳的訊息

傳聞多失

林屋

山名。道教十大洞天之一。在 江蘇 吳縣 洞庭西山 (古稱 包山 )。周圍四百里,號稱“元神幽虛之洞天”。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洞庭山 有宮五門,東通 林屋 ,西達 蛾眉 ,南接 羅浮 ,北連 岱嶽 。”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入林屋洞》:“知名十小天, 林屋 當第九。” 元 顧瑛 《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得洞庭湖》詩:“ 神禹 書藏 林屋 里,仙人詩刻石屏前。” 明 高啟 《洞庭山》詩:“中有 林屋 仙所都,銀房石室開金鋪。”

不經

(1).不合常法。《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蔡沉 集傳:“聖人之法有盡而心則無窮,故其用刑行賞,或有所疑,則常屈法以申恩。”

(2).謂不見於經典,沒有根據。《漢書·司馬遷傳贊》:“ 唐 、 虞 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故言 黃帝 、 顓頊 之事未可明也。” 顏師古 註:“非經典所説。”《魏書·禮志四》:“尚書以禮式不經,請訪議事,奉敕付臣,令加考決。”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或謂《禮記》皆 漢 儒傅會之説,語多不經,不必深辯。”

(3).謂近乎荒誕,不合常理。《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騶衍 ﹞乃深觀陰陽訊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其語閎大不經。”《後漢書·郭太傳》:“後之好事,或附益增張,故多華詞不經,又類卜相之書。”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器用》:“今祭器中畫雷,有作鬼神伐鼓之象,此甚不經。”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段公子》:“女好飲善談,稱神語怪,言多不經。” 孫犁 《秀露集·畫的夢》:“我聽來,他這些說法,有些不經,也就沒有去嘗試。”

(4).不禁;禁受不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這人家不經折的。” 諶容 《獨自怎生得黑》:“為什麼這么早就生暖氣?而且把溫度搞得這么高?怕我們這些老頭子不經凍。”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足跡

腳印

雪地上的足跡

玉柱

(1).石柱的美稱。 唐 杜甫 《朝享太廟賦》:“升降之際,見玉柱生芝。” 宋 王仲旉 《南都賦》:“金鋪絢日,玉柱凌煙。” 明 李夢陽 《秋懷》詩:“雕闌玉柱留天女,錦石秋花隱御舟。”

(2).玉制的弦柱。亦指代琴、瑟、箏等弦樂器。《文選·江淹<別賦>》:“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霑軾。” 李善 註:“琴有柱,以玉為之。” 唐 楊巨源 《雪中聽箏》詩:“玉柱泠泠對寒雪,清商怨徵聲何切。” 南唐 馮延巳 《蝶戀花》詞:“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燕子雙飛去。” 清 汪懋麟 《仲冬平山堂落成即席得五十韻》:“朱弦調玉柱,鐵撥轉檀槽。”

(3).指額上隆起的筋肉。《隋書·高祖記上》:“額上有玉柱入頂,目光外射。”

(4).筷子的美稱。 南朝 梁 庾肩吾 《長安有狹斜行》:“三子俱來宴,玉柱擊清甌。”

(5).指修道者死後鼻腔分泌物。據說這是成道的徵象。 元 無名氏 《度柳翠》第四折:“鼻竅中兩行玉柱,頭直上萬道金光。”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祖》:“更數日而往,則玉柱下垂,坐化已久。”《醒世姻緣傳》第二一回:“進去看他一看,只見他兩條玉柱拄在膝上,不知從幾時圓寂去了。”

(6).中指的別稱。

(7).山藥的別名。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四:“道人 沉天休 嘗言:‘頃年採藥其中,見一藤引蔓甚遠,而葉亦特大,疑其非也,乃共掘之,大如柱,長數尺,蓋亦山藥也,大莖可享半月,戲目為玉柱。其後玉柱之名稍著……鬻山藥者,利其易售,皆冒玉柱之名。’”

(8).饅頭的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飲食·饅頭》:“《匯苑詳註》: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

金庭

(1).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廬州郡 巢縣 (今 安徽省 巢湖市 ),別名 紫微山 。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見《雲笈七籤》卷二七。

(2).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越州郡 剡縣 (今 浙江省 嵊縣 ),周圍三百里,名曰 金庭崇妙天 。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見《雲笈七籤》卷二七。

(3).山名。道教稱為福地。在 會稽 東海 際之 桐柏山 中。 晉 陶弘景 《真誥·稽神樞四》:“ 金庭 有不死之鄉,在 桐柏 之中。” 南朝 梁 沉約 《桐柏山金庭館碑銘》:“啟基 桐柏 ,厥號 金庭 。”

(4).傳說中天上神仙所居之處。 唐 陳子昂 《題李三書齋》詩:“願與金庭會,將待玉書徵。” 宋 沉遘 《五言天台山送僧象微歸山》:“玉堂敞金庭,碧林列瑤圃。” 清 吳偉業 《聞台州警》詩之三:“天門中斷接危梁,玉館金庭跡渺茫。”

無所

(1).沒有地方;沒有處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唐 韓愈 《祭張給事文》:“上不負汝,為此不祥,將死無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柳》:“積數月,乞食無所,憔悴自歸。”

(2).表示否定不必明言或不可明言的人或事物。《周禮·考工記·輪人》:“無所取之,取諸圜也。” 鄭玄 註:“非有他也,圜使之然也。”《後漢書·杜喬傳》:“先是 李固 見廢,內外喪氣,羣臣側足而立,唯 喬 正色無所回橈。”《通典·食貨九》:“ 後魏 初至 太和 錢貨無所用也。” 明 陳文燭 《<少室山房筆叢>序》:“大哉 孔子 !博學無所成名。” 瞿秋白 《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漂亮是美,‘藝術的價值’也是美--抽象的美,無所附麗的美。”

披雲

(1).撥開雲層。 漢 徐幹 《中論·審大臣》:“ 文王 之識也,灼然若披雲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天吳踴躍於重淵, 王喬 披雲而下墜。” 明 文徵明 《寄許仲貽》詩:“幾回對月思 玄度 ,安得披雲見 士龍 。”按, 士龍 為 晉 陸雲 字, 雲間 人。因曾自稱“ 雲間 陸士龍 ”,故云。

(2).敬詞。猶言大駕光臨。比之自天而降,故云。《北史·隱逸傳·徐則》:“故遣使人,往彼延請……希能屈己,佇望披雲。”

(3).沖霄。亦以喻得志。 唐 薛逢 《席上酬東川嚴中丞敘舊見贈》詩:“昔記披雲日,今逾二十年。聲名俱是夢,思舊半歸泉。” 明 高明 《琵琶記·杏園春宴》:“錦韉燦爛披雲,銀鐙熒煌曜日。”

翠屏

(1).綠色屏風。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紫帷鉿匝,翠屏環合。” 後蜀 鹿虔扆 《思越人》詞:“翠屏欹,銀燭背,漏殘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叢。 宋 梅堯臣 《縣署叢竹》詩:“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巒排列的綠色山岩。《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踐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註:“翠屏,石橋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註:“有石屏風如壁立,橫絶橋上。” 唐 杜甫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詩:“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張居正 《和真一王孫八嶺山韻》:“仙城杳靄何因見,悵望青霄聳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詩:“中流砰訇兩山動,翠屏金碧當空開。”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忽然

突然地,動作、行為的發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天氣忽然冷了起來

六丁

道教認為六丁(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為陰神,為天帝所役使;道士則可用符籙召請,以供驅使。《後漢書·梁節王暢傳》:“從官 卞忌 自言能使六丁。” 李賢 註:“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若甲子旬中,則丁卯為神,甲寅旬中,則丁巳為神之類也。役使之法,先齋戒,然後其神至,可使致遠方物及知吉凶也。”參閱《無上九霄雷霆玉經》、《靈寶六丁秘法》。 唐 陳陶 《步虛引》:“赤城門閉六丁直,曉日已燒東海色。” 宋 陸游 《夜寒燃火有感》詩:“笑談縛三彭,指顧役六丁。” 元 無名氏 《馬陵道》第一折:“這八卦陣縱橫不窮,管七國江山著君王獨自統。便有六丁神,我敢也驅下天宮。”《西遊記》第十五回:“ 行者 道:‘既如此,不當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將與值日功曹和眾揭諦保守著我師父。等 老孫 尋那澗中的孽龍,教他還我馬來。’”

頑礦

亦作“ 頑鑛 ”。堅硬的礦石。 宋 蘇軾 《石炭》詩:“南山栗林漸可息,北山頑鑛何勞鍛。”亦泛指頑石。 明 高啟 《太湖石》詩:“不如頑礦世所棄,滿山長作牛羊眠。” 清 唐孫華 《石鼓歌》:“文詞幸得附頑礦,不隨 秦 燄騰鬱攸。”

空青

(1).孔雀石的一種。又名楊梅青。產於 川 贛 等地。隨銅礦生成,球形、中空,翠綠色。可作繪畫顏料,亦可入藥。《隋書·禮儀志五》:“其下施重層,以空青雕鏤為龍鳳象。”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拓寫》:“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綷。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四·空青》﹝集解﹞引 漢 劉向 《別錄》:“空青生 益州 山谷及 越巂山 有銅處,銅精熏則生空青,其腹中空。” 清 龔自珍 《送吳君序》:“怪鳥悲鳴,日暮冥冥,求所謂奇虬、巨鯨、大珠、空青,卒無有。”

(2).指青綠色。 清 劉大櫆 《縹碧軒記》:“右樹以桐,左植以蕉,吾父兀坐其間,幾席、衣袂,皆為空青、結緑之色。”

(3).指青色的天空。 唐 杜甫 《不離西閣》詩之二:“江雲飄素練,石壁斷空青。” 元 楊維楨 《與客登望海樓作》詩:“嫋嫋秋風起 洞庭 ,銀州宮闕渺空青。”

一勢

(1).謂一種形態。 南朝 陳 徐陵 《奉和山池》詩:“樓臺非一勢,臨玩自多奇。”

(2).一種威勢。

(3).方言。猶言一樣,同道。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小小子 也抽著菸捲兒,笑著對 大水 說:‘咱們都一勢啦!’”

龍象

(1).龍與象。水行中龍力大,陸行中象力大,故佛氏用以喻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大般涅槃經》卷二:“世尊,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

(2).指高僧。 唐 王勃 《四分律宗記序》:“二邊雲徹,方知實相之尊;十剎風行,乃識真如之貴。將使龍象緇服,維明克允。” 清 錢謙益 《<空一齋詩>序》:“ 紫柏大師 以法門龍象,唱道東南。”

(3).指羅漢像。 唐 羅隱 《甘露寺火後》詩:“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宋 蘇軾 《自海南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 * 阿羅漢·第十一羅怙羅尊者》:“龍象之姿,魚鳥所驚。” 清 顧炎武 《重登靈岩》詩:“山靜鼪猱棲佛地,堂空龍象散諸天。”

(4).象中體格壯健高大者。《維摩經·不思議品》:“譬如 迦葉 ,龍象蹴踏,非驢所堪。” 嘉祥 疏:“此言龍象者,只是一象耳,如好馬名龍馬,好象雲龍象也。”

(5).指皇帝。 五代 齊己 《寄吳國西供奉》詩:“瑤闕合陪龍象位,春山休記鷓鴣啼。” 宋 岳珂 《桯史·獻陵疏文》:“爰竭蚍蜉之誠,仰乾龍象之馭。”

殊形

(1).奇異的形狀。 漢 班固 《西都賦》:“殊形詭制,每各異觀。”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漸臺臨池,層曲九成。屹然特立,的爾殊形。”《三國志·蜀志·郤正傳》:“ 九方 考精於至貴, 秦牙 沉思於殊形。”

(2).不同的形狀。 漢 應劭 《<風俗通>序》:“故言語、歌謳異聲,鼓舞、動作殊形。” 康有為 《大同書》辛部第二章:“故有山谷、水源之殊形,都邑、村落之異狀。”

玲瓏

(1) 精巧細微

小巧玲瓏

(2) 靈活敏捷

嬌小玲瓏

(3)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突兀

(1) 突然變化的

平原過去了,面前山巒世界突兀而起

(2) 高聳的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突兀而已。——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蒼然突兀。——明· 顧炎武《復庵記》

突兀的山石

(3) 突然

事情來得這么突兀,使她不知所措

(4) 出乎意料

巧匠

技藝精巧的工匠

能工巧匠

袖手

(1).藏手於袖。表示閒逸的神態。 唐 韓愈 《石鼎聯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即袖手聳肩,倚北墻坐。” 元 無名氏 《村樂堂》第一折:“沒揣的兩鬢秋,爭如我便修身閒袖手。” 清 曹寅 《賀新郎·又昭序皇和詞甚美五迭前韻》詞:“此目楓亭閒袖手,瞥一雙遊刃騰空怕。擣虀具,且高掛。”

(2).藏手於袖。謂不能或不欲參與其事。《晉書·庾敳傳》:“參 東海王 越 太傅軍事,轉軍諮祭酒。時 越 府多雋異, 敳 在其中,常自袖手。” 宋 陸游 《書憤》詩之二:“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明 李介 《天香閣隨筆》卷一:“予謝曰:‘吾幸獲同舟,公等努力,而予袖手,獨不愧於心乎?’” 張天翼 《新生》:“他們不甘心袖手看著自己家鄉受糟踏。”

懷襄

見“ 懷山襄陵 ”。

晶熒

(1).明亮閃光。 唐 王起 《濁水求珠》詩:“的皪終難掩,晶熒願見收。”《紅樓夢》第六六回:“三姐兒看時,上面龍吞夔護,珠寶晶熒。”

(2).指光亮。 元 周砥 《夜坐懷孝常》詩:“天高玉露瀉,草木流晶熒。”

女媧

(1).神話傳說中的古帝名。參見“ 女媧氏 ”。

(2).相傳為 夏禹 之妃, 塗山氏 之女。《史記·夏本紀》“予娶 塗山 ” 司馬貞 索隱:“《系本》曰‘ 塗山氏 女名 女媧 ’,是 禹 娶 塗山氏 號 女媧 也。”亦稱“ 女嬌 ”、“ 女趫 ”。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禹 因娶 塗山 ,謂之 女嬌 。”《漢書·古今人表》:“ 女趫 , 禹 妃, 塗山氏 女,生 啟 。”

(3). 太行山 別名。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坤輿·山》:“《十道山川考》, 太行山 為天下之脊,一名 王母 ,一名 女媧 。”

亭亭

(1) 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淨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荒誕

虛妄而不可信

最荒誕的謠言

荒誕的情節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本號

(1).原來的官號。《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 永明 元年,進號衛將軍。二年,以本官領 丹楊 尹……四年,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餘悉如故。” 李善 註:“本號,衛將軍也。”

(2).店、鋪的自稱。

龍洞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碳酸氣的水溶解而部分消失後形成的

鱗甲

動物用以蔽護軀體的甲殼。泛指一切有鱗和甲的水生動物

錯落

交錯地排列

蒼松翠柏錯落其間

千齡

(1).猶千年、千歲。極言時間久長。《晉書·禮志上》:“方今天地更始,萬物權輿,盪近世之流弊,創千齡之英范。”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登封禮畢洛城酺宴》詩:“運與千齡合,歡將萬國同。”

(2).用作祝壽之語。《天雨花》第二十回:“當時同到書房去,千齡壽麵用完成。”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龍腥

(1).刀劍所帶的鐵腥味。 唐 李郢 《郢自街西醉歸》詩:“銛刀剪裁多鵲媚,細鞘揮拂帶龍腥。”

(2).水腥味。

(3).墨之氣味。墨稱龍賓,故稱。《剪燈餘話·武平靈怪錄》:“銅雀墜臺成鳳咮,玉蟾吐水帶龍腥。”參見“ 龍賓 ”。

詩詞推薦

洞山原文_洞山的賞析_古詩文